今天看到兩個有趣的研究,小弟在此一一分享給各位並講一講我的心得:
首先,在商業周刊前年11月時有一篇報導叫做《台灣房市泡沫化》裡頭提到了房市『泡沫指數』 一詞,下面是原文連結,請參閱:
http://www.nownews.com/2009/11/16/320-2532379.htm
而其中定義及當年指數的相關訊息引述如下:
『「房貸和投資者收入的比例」,我們簡稱為「泡沫指數」,最普遍的觀察指標,是將代表全體國民產值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做為分母,全體金融體系房屋貸款(包括自用住宅貸款、商用不動產、營建商建築貸款等)視為分子,房貸占GDP的比重越高、越有泡沫化現象。
許多國家將泡沫指數警戒線設為四○%,全體房貸不超過該國GDP四成。根據最新數據,香港、南韓、新加坡的房市泡沫指數,分別為三九%、三三%、三三%,雖還不到四成,已讓亞洲四小龍的三隻小龍,相當緊張。至於台灣的房市泡沫指數近四七%,不但是亞洲四小龍最高,也創下台灣有史以來新高紀錄。 』
其次,小弟看到有個長期觀察央行政策及目標的投資人在他的部落格裡寫了一篇文章《從房貸總額看投資與反饋》裡頭提到了『房貸總額相關訊息』,下面是原始連結,請參閱:
http://invest.hala01.com/2011/08/%E5%BE%9E%E6%88%BF%E8%B2%B8%E7%B8%BD%E9%A1%8D%E7%9C%8B%E6%8A%95%E8%B3%87%E8%88%87%E5%8F%8D%E9%A5%8B/
其中『從民國90年到今年間房貸總額的增長幅度』引述如下:
『參考中央銀行關於建築貸款餘額統計,民眾購置住宅貸款從民國90年的2.623兆到民國一百年的5.237兆,成長了2.614兆,幾乎成長了一倍. 』
綜合兩者觀點,以近兩年來房市的異常熱絡程度來當成基礎背景條件進一步觀察,我們可以推論,目前所謂的台灣房市泡沫指數很有可能已經超過五十%了!
對於這樣的指數觀察,當然買賣及投資三方都各自有所解讀,所以不曉得大家怎麼看?
2011/12/09 Update:
好久沒浮出水面了,一浮出來就是來分享國泰金融大老的新聞稿
http://tw.news.yahoo.com/憂心-蔡鎮宇-房市泡沫3至5成-014228871.html;_ylt=AgyowXwSWhJDliD9jK_7Y1puKdh_;_ylu=X3oDMTNzMDhuZnJzBG1pdANUb3BzdG9yeVJlYWxFc3RhdGUEcGtnA2IyYTc1YmQ5LTc4NDYtMzU3Mi1hZDBkLTU4MDAyNGU3NTZmMgRwb3MDMwRzZWMDdG9wX3N0b3J5BHZlcgNkMjc3YTE5MC0yMTNlLTExZTEtYmY5Zi00MjM5OTM4ZDdkOTY-;_ylg=X3oDMTI5bTAwNmlj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iyoee2k3zmiL_lnLDnlKIEcHQDc2VjdGlvbnMEdGVzdAM-;_ylv=3
其實十大指標中也指出了這位大老憂心之處,多空的爭辯永遠是不會停止的,不過指標的數據是實際的現象,給各位參考囉~

稍早又去找了相關的消息,今年一月有一篇舊聞稿叫做『房地產泡沫大不大?業者:今年不會、3年後會!』,裡頭提到了今年初的房貸及相關貸款的總額的狀況:『從台灣的房貸加修繕和建築貸款,金額已達7兆元,佔GDP的13兆多元逾5成,佔比已經過高,銀行的風險升高。』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43fa98e0-42f5-4ef0-8691-aba02812e0ed
所以看來先前推估已有資料證實其關連度了
另外,在一位部落客的地產舊聞中列出了淡江大學莊孟翰教授提出的『房市泡沫十大觀察指標』(http://tw.myblog.yahoo.com/page-1223/article?mid=1394),我們也能就目前的狀況再來評估一次十大指標的現狀:
1. 房價所得比: 目前的五都+桃園都已經超過合理的3~6倍
2. 房貸本息大於家庭收入1/3: 該網址寫台北市已超過,不過我想北部大部分也都超過
3. 房市泡沫化指數: 如上所述已經超越40%的警戒線
4. 房價年租金比: 雙北市早已超過20倍,而桃園新竹地區也不惶多讓
5. 房價vs租金: 由於奢侈稅效應,目前的確租屋市場熱絡,也許多便宜租的現象,非常符合評估原則的"上揚vs下跌"狀況
6. 房價漲幅 vs GDP成長率: 這已經是遠大於了
7. 房價短期漲幅: 以近兩年北部新建案的開價來看,的確房價漲幅已經超過表定的30%
8. 投資性需求: 目前尚無相關資訊,需要網友提供資訊討論
9. 空屋率: 目前尚無相關資訊,需要網友提供資訊討論
10. 開工率vs銷售率: 目前尚無相關資訊,需要網友提供資訊討論
台灣目前的狀況符合了上面最少七項,不知道這個評估方式客觀與否,希望無論是買方、賣方、投資客的大家熱烈討論囉!
難道這邊都沒有關心此議題的人願意發言嗎?

關於空屋率問題,稍早找到了偏自由時報在今年7/1的新聞稿,連結如下請參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l/1/today-o11.htm
我將重點部份轉貼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
『根據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的資料指出,民國七十九年,全台灣空屋率為十三.三%,到了八十九年,空屋率攀升到十七.六%,總餘屋數約為一二三萬戶。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截至民國一百年三月底,全台灣總人口為二三一六萬人,相較於八十九年底的二二二七萬人來說,增加了約八十九萬人;而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公布一百年第一季住宅資訊統計,全國住宅存量總計為七九二萬戶,相較於八十九年底的六九九萬戶而言,增加了九十三萬戶,也就是說,過去十年多來,台灣房地產增加的戶數還遠超過台灣人口增加數,年底要公布的空屋率再創新高幾乎已成定局』
所以空屋率的指標也已經超標(>10%~15%),如此一來,指標超標的部份已經高達八項.....
但是依目前的房價來看,只有繼續推升的趨勢,所以不免懷疑這10項指標是否真的有其參考價值? 剩下兩項指標也是尚無資訊所以無法討論,不曉得有沒有人對於這項議題有看法的?
Sunnision wrote:
看來到目前為止都還在...(恕刪)
S大,我來回應你的開文好了!
有時,買房不能太過理性!
一大堆理論和公式,都抵不過購屋自住的基本需求!
除非,你也想自住兼投資,或是純投資!
如果這麼在乎房價,或許法拍市場可以碰碰運氣~
買房跟買車一樣,有需求者購之!
有的人買雙B,有的人買國產新車,還有人買二手車或法拍車!
排氣量6000以上到1200任君選擇~端看個人觀點和財力!
若無長時間需求者不就租賃車或搭小黃~
買了就用它愛它,不用去比較誰的單子和配備如何.....
每天找一大堆業代比較單子及贈送配備.....
時間和精力不知花費多少......
一個想法:賺自己的專業!
建商、代銷和仲介賺他們的專業~
房價時代如此,買了住了自己爽了不就如此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