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屋前的「驗屋」環節更是不可輕忽!
驗屋能確保房屋狀況如預期,讓後續的室內設計與裝修工程能順利進行~
驗屋要注意什麼?該怎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這篇文章就帶你掌握新家交屋前的最後一道程序!

❇️驗屋的時間點
驗屋一般安排在「簽約後、交屋前」進行。
新屋(預售屋、新成屋)通常會於建商通知交屋的前幾日安排驗屋,不同類型房屋的驗屋時間略有差異:
💠預售屋(尚未完工即販售的房屋)
根據內政部規定,建商須於取得使用執照後 6 個月內通知交屋。
屋主應在建商取得使用執照後開始準備驗屋,依通知時間前往現場檢查。

💠新成屋(完工2年內、未售出且無人住過的房屋)
通常可在簽約後即安排驗屋,由買賣雙方依約定時間進行。
💠中古屋(已轉手過或已取得使用執照 3 年以上的房屋)
驗屋時間彈性,由買賣雙方協議即可。
中古屋若是屋齡老舊須特別注意結構老化、漏水、管線損壞等問題。

❇️驗屋的完整流程
無論是預售屋、新成屋還是中古屋,驗屋的基本流程大致相同。
可分為以下六個步驟:

1. 通知驗屋
新成屋與預售屋通常由建商通知屋主進行驗屋,並安排時間與建商人員一同進行檢查;若是中古屋,則需由買方與屋主或房仲協調合適時間進行。
2. 實際檢查
逐項檢查整體房屋狀況,包括結構、牆面、地板、窗戶、水電管線及附屬設備,確保無明顯瑕疵與潛在問題。
3. 列出缺失
如發現問題,應立即詳細記錄並拍照存證,整理出缺失清單交由建商或原屋主,並要求修繕。
4. 複驗確認
待修繕完成後,重新驗屋已確認所有缺失是否已修復,並檢查是否符合合約及規範要求。
5. 驗收完成
若驗屋無誤,買方便可支付尾款(通常為總價的 5%),並完成正式交屋程序。
6. 開始裝修
確認驗屋結束後,即可開始規劃室內設計與裝修工程,為入住做準備。

❇️驗屋方式有哪些?
目前常見的驗屋方式有三種,依據預算、專業程度與個人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設計師驗屋
若你已委託室內設計師,他們通常對結構與裝修細節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能提前發現影響日後裝潢的潛在問題。將驗屋與設計規劃同步進行,不僅效率高,也能避免重工。
不過記得事先與設計師確認,因為並非所有設計師都提供驗屋服務喔!
💠自行驗屋
如果未找設計師,自行驗屋是最省預算的選擇。但專業度不足夠的話,容易遺漏看不見的問題。
若入住後才發現瑕疵,可能面臨額外維修費用與裝修延誤,因此是否自行驗屋也需慎重評估。
💠找驗屋公司
若擔心漏看或沒有經驗,建議撥出部分預算請專業驗屋公司協助,尤其是預計長期自住的房子,由專業團隊檢查屋況,交屋前發現並修繕,讓入住後更有保障、更安心。

若購買的是高總價房屋,或是對細節要求較高,聘請專業驗屋公司是值得的投資。透過完整檢查與儀器輔助,能大吾降低入住後發現問題的風險。
若預算有限,且您本身具備一定驗屋知識與判斷力,選擇自行驗屋則相對經濟實惠。
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都務必拍照存證並詳細記錄問題,作為與建商或賣方後續溝通修繕的依據,保障自身權益!

❇️如何挑選值得信任的驗屋公司?
目前法規還未明定驗屋的相關資格規範,因此市面上並無官方核發的「驗屋師執照」。
換句話說,驗屋品質主要取決於驗屋公司本身的專業背景、實務經驗與設備配備。
但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個面向評估,選擇值得信賴的驗屋服務:
1. 是否具備相關證照與專業背景
專業的驗屋師通常具有水電、建築或室內裝修等領域的證照與工作經驗。由於單一驗屋師難以同時專精所有範疇,專業團隊通常由 2 ~ 4 人組成,分工合作、各自負責其專長領域,以利全面掌握問題根源。
2. 是否使用專業檢測儀器
僅靠肉眼檢查容易遺漏關鍵問題,專業儀器的使用可提供數據佐證,提升驗屋報告的可信度。常見設備如下:
🔹雷射水平儀:
透過儀器的水平和垂直參考線,檢測門窗、牆面是否垂直、地板是否水平,及天花板的平整度,快速測量多個點的高度差異。
🔹熱顯像儀:
沖水測試後,利用儀器檢視牆面、天花或地板,利用溫差判斷是否有滲漏水情形。
🔹空鼓檢測棒:
輕輕敲擊,透過聲音判斷牆面、樑柱、地面、天花板等處的磁磚、水泥砂漿等材料是否有空心及剝落風險。
🔹內視鏡:
檢查管道、排水孔是否有過多泥沙淤積或異物堵塞在管內,影響排水的順暢程度。
🔹相位電壓檢測器:
確認插座線路正確安裝、電壓正常,避免因接線錯誤導致跳電、短路或安全風險。
3. 是否提供完整驗屋報告
驗屋報告能直接反應驗屋公司的專業程度與服務細緻度。建議諮詢時請對方出示範本,觀察內容是否詳實、清楚記錄缺失重點與對應照片、標註時間與建議處理方式。
4. 是否具備實務與溝通能力
經驗豐富的驗屋公司通常能主動分享過往檢驗案例,甚至可提供同一建商其他建案的常見問題,供您參考潛在風險。此外,良好的溝通能力也很重要,能在驗屋過程中協助買方與建商有效協調、爭取修繕與權益。
❇️驗屋費用與時間
驗屋費用怎麼算?
驗屋常見的收費模式:
🔹坪數與房型:
一般以實際使用到的坪數「室內坪數 + 陽台坪數」合計計價,坪數越大、費用越高。
特殊房型如「打通兩戶」、「毛胚屋」等,也會依施工複雜度調整報價。
🔹地區與交通距離:
驗屋公司往返建案的距離也下影想爆價。
若驗屋地點偏遠或跨縣市(如:淡水沿岸地區),多數公司會酌收交通補貼或車馬費。
🔹費用是否包含複驗:
複驗費用通常為初驗金額的 30% ~ 50%。
有些公司會將一次複驗包含在初次報價內,保障完整性;
也有業者採「複驗另計」方式,讓買方依出驗結果再決定是否追加費用。
若屋況良好,可選擇自行檢查複驗項目,以節省預算。
💡小提醒:
諮詢時請驗屋公司詳細說明收費方式,最好是有報價單或是報價明細。若費用低於市場行情,需特別小心檢測的專業程度與報告品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驗屋服務,既能保障房屋品質,也能有效控管預算!
💵費用舉例參考:
以雙北地區 21~30 坪的新成屋為例,驗屋費用約在 $10,000 ~ $15,000;
若另加複驗,約再加收 $5,000 ~ $8,000。
好啦今天內容太多了><
下集再繼續跟大家分享,也可以直接去我們官網看完整內容喔👇
希望這次小編的整理可以幫到需要的小白,還有什麼想知道的主題歡迎在下面留言🤩
就這樣 ! 掰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