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塭仔圳 - 本地人的一些疑問

大直案在坍塌之前
一坪也只能換到0.7坪
不知道樓主哪來的自信可以換到1比1
說是限建二樓
但看街景圖
幾乎都是加蓋到四樓
換也只能換合法的二樓

而且你們社區給人的感覺就很難搞
哪個建商會去自討沒趣
更何況附近又有一堆又大又乾淨的素地可以開發
只能說你的鄰居害了你們
不能怪政府 也不能怪其他人
tenrivers

之前還掛布條抗議容積率太低,那我家也來掛布條為何容積率不拉到350%!

2023-09-23 8:12
vistac wrote:
在輔大醫院旁邊貴子路67...(恕刪)


台灣土地開發存在太多不公不義

土地在官員民代財團手上跟在升斗小民手上總是不一樣

舉個例,離塭仔圳不遠的五股垃圾山那塊地(現在叫夏綠地),為何幾10年來都沒辦法開發,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堤防不夠高,未達到200年洪水平原管制的標準,所以在加高堤防之前都無法進行開發

那他旁邊距離10公尺的洲子洋呢? 卻是重劃區內高樓林立,意思是如果會淹水水流到洲子洋會自動轉彎就對了,而且洲子洋還更靠近河口,這什麼道理?

這例子跟樓主的很像,明明相鄰的兩塊地,就因為地主身份不同,就受到天攘之別的待遇

所以我說! 台灣不公不義的事還少嗎?
vistac wrote:
為什麼連1:1都換不到?
如果建商連1:1都不願意換


因為塭仔圳開發完成,現地那麼多,建商有哪麼多素地可獵, 還不需要找到老屋談重建(還要挨家挨戶拜託)
如果你家是坐落在板橋新埔站民生路巷弄內老舊四樓公寓,
跟建商談的籌碼就多很多,
想要好條件談重建,可能再撐個20年等周遭素地用差不多,再看看建商的意願了
去查一下「都市土地分區」吧!
「住一」土地利用價值不高。

第一種住宅區(住一)
純住宅區,只能建造獨棟或雙併住宅,禁止非住宅使用。
頭前重劃區 或 副都心重劃區 都可以看到 排除重劃的區域
明顯可以發現重劃區漂亮新穎高樓聳立 排除重劃的區域則是老舊社區無法更新 似乎是2個世界
聽說塭仔圳重劃區有些被排除重劃的住戶後來後悔 合法房屋配合拆除領到的補償費很高





你想一下,你們這麼難搞,為啥建商要買你們的房子而不是買其他農地素地?塭仔圳整片幾百公頃,一堆投標就可以輕輕鬆鬆配到地,又大又方正,買你們的還要拆除、整合,你們這麼多戶不知道要搞幾十年,所以從頭到尾你們都沒搞清楚,你們的立場是沒什麼資格談高條件的那方。

都更想1:1本來就是天方夜譚,別看這次基泰大直建商可以1:1就以為建商都這麼佛,基泰建商其實是打算拿這個條件來塞住戶的嘴巴,不然光公關危機他們就不知道要損失多少錢了。

所以你們最佳解就是趕緊把房子賣了,快買塭仔圳的預售案才是對你們最佳的解法,不然都更談下去又幾十年跑不掉,最後如果又談失敗一場空,你老了就只能住在屋齡7.80年的破舊老房子後悔現在沒做決定。
ugogy wrote:
所以我說! 台灣不公不義的事還少嗎?

不然你以為大家擠破頭要選議員真的是想為民服務?

不就是可以知道和影響政府的開發計畫好提前插旗,

所以機捷才會搞了那麼久就是在喬土地開發.
chengjer wrote:
不就是可以知道和影響政府的開發計畫好提前插旗,

所以機捷才會搞了那麼久就是在喬土地開發.


這些地方民代真不是替地方著想的,只會角力到讓A5a離自己的地比較近
甚麼A5a叫輔大醫院站,應該在騙肖耶, 站點已經快靠近泰林路了,
距離輔大醫院差遠了,萬一以後真有病人搭到A5a,真的會累死在半路上
Sabrina111185 wrote:
去問新北市政府城鄉局...(恕刪)

請問繳代金是什麼意思
是繳了代金就可以解除限建?
我們就可以重蓋嗎?


Nat507 wrote:
只能說
早期都更政府...(恕刪)

c.c.namie wrote:
我無法回答歷史背景的...(恕刪)


你的說法就跟當初城鄉局回我的一樣
所謂的那些綠地、圖書館等
那是我的房子面積足夠以後我才會考慮的東西
請問我原本二三十坪的房子
縮到剩五坪時綠地、圖書館對我來說重要嗎?
房子是拿來住的 不是拿來炒的
要求跟原本一樣的居住空間
這樣算貪心嗎?
所謂1:1
也是在考慮只能參加都更的前提下
所提出來的條件
基本上
至少我家這一弄
很久以前就有談過自已重蓋了

不想搬離這裡
很大因素是感情
大學新村是父親來台北做工出師後
參與的第一個建案
當時他還小 買不起
(而且當時這裡住的全是外省人)
後來到我小學才搬到這裡來(租的)
再後來才買下來
從小在這裡長大
到我38歲時還清貸款
我以為我以後至少有房子了
而父親在世時
我們也在存錢準備改建的事情
誰知道
前兩年鄰居們討論改建的事才知道
改建的話 限建一樓

我的疑問在於
為什麼給建商蓋
就沒有容積率、限建的問題
而我們自已要重蓋
就是有這些問題
不想去佔建商便宜
但現在的政策看起來是
我們必需把自已的地交出去給建商
然後再花一筆錢把房子贖回來
一隻羊剝兩次皮?
為什麼一定要經過建商這一手
而且一定要把地皮交出去?

每年地價稅、增值稅都有繳
但政府卻可以透過調低容積率
逼你再繳一筆錢
說好的土地私有制
但看起來跟共產黨的公有制似乎沒有兩樣?
我只有房子的七十年使用權?
七十年後要再住
就再買一次?
tony0528

建商蓋也有一樣的容積率及建蔽率,只是建商一般都會去買公保地做容積移轉,這也是建商的成本,你如果覺得建商好賺,你也可以自己整合周邊的鄰居,自己找營造廠來蓋。

2023-09-24 17:20
壹貳參肆伍陸柒

容積都被你們用光了,你還要一坪換一坪,那建商白白幫你蓋新房子嗎,稍微動腦想一下就知道了。

2023-09-24 20:04
vistac wrote:
請問繳代金是什麼意思...(恕刪)


你繳納45%土地代金後 容積率會於115% 變成210% 實際金額可問地政局或城鄉局

當地目前大部分是蓋到3F or 4F
既使容積率變成210%, 拆掉改建的新屋室內面積很可能比目前房屋室內面積小 且拆掉改建 頂樓 鐵皮屋可能也無法再蓋回去.
大部分的人無法接受面積變小

所以許多人會用整修補強方式 不全棟拆掉重建.

若要重建, 地要夠大會較適合, 若你的土地只有20坪, 要挖地下室停車場很難. 重建較好的方式是聯合周圍房屋整合較大的地(如 100坪以上, 最好有200坪以上),
要挖地下室停車較可行. 但周圍的房屋願意繳代金嗎? 整合好, 找建商合建到房屋完成可能超過3年, 一般人可能不願意.

且當地道路狹小(除非臨貴子路), 房屋賣相不好, 建商可能也不是很願意要來合建, 合建的條件不會太好.


我個人認為最好的選擇是當時加入重劃, 可是要獲得大學新村多數屋主同意可能不高, 多數人只看眼前不要拆除搬遷是最好, 若放遠到將來可獲得重劃區大樓新屋, 有電梯, 有停車位, 好的居住品質, 對我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只是等待時間較長.

若當初整個大學新村不要抗爭去爭取排除重劃, 而是加入重劃, 多數地主自行整合然後申請合併配地(重劃後的地至少要200坪以上, 愈大愈好), 找建商合建, 建商不用整合一堆小地主意願會很高, 有可能可以分到不輸給現在室內面積新房屋並有地下室停車位, 且新屋街廓寬敞, 不會有目前巷弄停滿違停車, 所以新屋居住品質及賣相會比舊屋好很多, 聽說目前重劃區住宅區地主提供重劃後一坪土地約可換回2~3坪房屋外加停車位. 如加入重劃, 舊屋拆除還可以領高額補償費, 先拿這筆錢去租屋至分回合建新屋.但要整合那麼多屋主難度高. 且搬遷拆屋到新屋蓋好約要8~10年, 可能很多屋主無法接受.

所以大學新村將來可能會變成城中貧民窟, 每個屋主持有面積不大, 要整合去繳代金, 然後與建商合建新大樓難.

又塭仔圳土地也要繳地價稅 合法房屋也要繳房屋稅 甚至違章鐵皮屋也要繳房屋稅. 納入重劃都要分攤重劃費用(做馬路 公園 下水道 公共管線 學校 ....都要花錢及土地), 不會因為有繳稅就不用分攤重劃費用. 大學新村是因為合法房屋密集所以被排除重劃, 不代表不用負擔重劃費用, 若是大學新村不用分擔, 那對重劃區其他合法房屋或地主也不公平. 工業用地變更成住宅用地要回饋也是相同道理. 要享受重劃的好處, 地主及屋主都要分擔費用.

松江「都更孤樓」撐25年開價1.6億元求售!透天淪「夾心餅乾」有望做1用途

釘子戶後悔莫及... 獨自重建"夾縫求生"

【槓建商】釘子戶不妥協 下場10年賣不掉
壹貳參肆伍陸柒

塭仔的素地開發20年都用不完,應該不會有建商去碰這個,樓主可以放心整修,再戰下一個50年。

2023-09-24 20:09
  • 3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