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不知道哪時候才有機會老房子改建...

最近爛尾議題突然重出江湖,這幾年房市大熱的情況,爛尾樓彷彿已經是很久遠以前的事情了,看了一些資料才發現其實幾年前就開始有了。

上次大批爛尾樓潮應該是1990年,那時候人稱「台灣錢淹腳目」,股市上萬點,菜籃族大舉進入股市時代,當時我是還在媽媽砸摳,但1980-1990十年房價暴漲4倍,政府開始進入打房時代,建商氾濫投資以案養案槓桿過高,加上亞洲金融危機和科技泡沫金融,直接撂倒上百家建商。

走過十年的黑暗期地產又開始復甦,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烏俄戰爭造成的缺工缺料、疫情全球封鎖、通膨井噴所有東西都上漲,最後是平均地權條例,建商現在壓力應該也很大。這一波的打房潮,希望不是「目標打倒建商,但最後苦的都是想要成家安身立命的老百姓。」

除了預售屋還有一種是都更或是俗稱「危老」的建築,放眼雙北市,應該有超過一半的房子年紀都比我大,巷子的舊公寓就更不用說了,可能年紀都直逼我爸媽。但都更真的太難,光是整合住戶就能懷疑人生,可能整合好幾年都沒進度,整合人的溝通能力、都更條件都會影響很多。

現在危老建築有有另一種比較流行的模式,只要是符合危老或是海砂屋條件,由地主自主決定同意,有點類似自己小都更的概念,在大家的土地上重建房子,政府也有提供容積政策獎勵。

費用的部分也是分為兩種

【合建】
由建商出資並建設,重新改建後地主們只拿回部分比例的房地,剩下的交由建商做出售,獲利也歸建商所有。
–優點--地主不用自己出資,算是無痛換新房子。
–缺點-- 1.建商給地主的條件可能對建商較有優勢。2.建商蓋到一半沒錢可能爛尾。


【委建】
由地主出資,委託建商協助改建,改建完畢後,依照原本持份比例,地主拿回屬於自己的房地。
–優點-- 錢是地主自己出的,比較不會有爛尾的機會。
–缺點--1.建商的獲利空間不透明。2.持份比例可能分配不均。

我家附近就有一個地主委建的案子,年底好像要準備交屋了。這兩年看房子慢慢蓋好,其實這種模式我覺得滿好也有點羨慕。我家現在是老舊公寓,平常是爸媽在住,隨著他們年紀會越來越大,膝蓋其是承受不住頻繁上下樓(關節都有退化),加上老房子真的問題超多,廁所漏水抓漏抓到懷疑人生。
讀這些資料也是希望有一天可以說服爸媽還有其他附近的長輩,把房子外包出去重新建造~
2023-08-22 20:00 發佈
Dozee wrote:
最近爛尾議題突然重出...(恕刪)


我看很多台北市的人

都是把老公寓賣掉 去新北買新大樓

比較有錢的就是 老公寓租人 等都更 去外圍買新的

室內無法一比一 配車位 一毛錢都不出 實務上沒人要做


台北市 捷運站附近 老公寓 其實還是很搶手 尤其是 2~3樓

因為新北的小小二房+車位 也不見得 比老公寓好

而且老公寓 是屯房的好物
房屋稅才幾千塊 不用管理費

我覺得重點還是位置
Carter0625

老公寓 是屯房的好物

2023-08-23 13:31
胖海豹小秘書

自己不住可能才是囤房的好標地[大笑] 要自住房子各種毛病會蠻崩潰的

2023-08-30 9:49
中正區還有幾處日據時留下老房
現在大都作為餐廳使用但好像生意並沒很好
很想買下改建成獨棟住房
都除了地價很貴外
在附近高樓大廈區獨立一棟三層民房好像很怪!
老房都更很難很難
去看重劃區附近就好像兩個世界,一邊高樓林立人行道寬闊,一邊是低矮窄樓,違章建築雜亂無章.
這種的建設公司好像很少聽到,是新的建商嗎?
怕啥!
鬼島的房只會漲不會折舊
即便住持到死也不用擔心
而且成本低到比養車還省
即便地震颱風加斷層土液
頂多偶爾不預期出現天坑
恒大、碧桂園只是紙老虎的問題
maxwu123

雙北老公寓真的還再漲 重點是還有人買

2023-08-23 7:01
居然真的有這種委託成功的案例!
要一起有共識很難
地主可能真的受夠舊房子了,好奇樓主住在哪?
住的是滿滿的回憶跟感情啊~老人家都不在了 再來想吧
而且還是老公寓~那麼多人的持分阿 光是我阿嬤一小塊地 繼承的印章有 13個

像我老母 30年前自建的獨棟老厝 頂多加蓋個單人電梯~叫她搬電梯大樓 才不要咧
像我 8~10年就要換一間全新屋住的~都又換幾間了~去年剛自建完~下一間也在幻想中
最近又拿出動物森友會 繼續玩島嶼規劃 和室內布置
(不能再講了 又要被刪文了.......orz)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