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經驗分享-售後服務和物業管理很關鍵

對大多數人來說,一輩子買間房是畢生的夢想,買間好房,買個好鄰居,遇到好建商,更是需要運氣;但房子好壞與否,眼睛看的到,接觸的到,使用的到,所以這問題不至於太大;好鄰居真的就是看運氣了,社區的素質如同企業文化一樣,有賴社區住戶共同營造和支持,一旦有較難以配合的,又疏於管理的,通常社區就會開始變得鬆散,而狀況就每況愈下;建商的好壞,在售後服務上,至關重要,曾經聽聞有些建商對社區的服務是終身的,在一定的範圍內免費檢修,比方說在921大地震後,某些知名對於他們起造的建物,進行了一定的檢修和服務,但有些建商,交屋後就對住戶和社區避之惟恐不急,那種感覺相當的差勁,讓人不舒服。

我們在前年把淡水的房子賣了,去年中在三重買了間算是新成屋的預售屋,從看房到確定買房到交屋,其實花沒多長時間就定案了,接著開始裝修,邊裝修邊開始發現一些設計和使用上的不便,比方說預留的熱水器位置和外牆距離過遠,陽台門推開會撞到曬衣桿,隔音效果極差,在房裡能聽到電梯間的對話,高樓層風切風量及聲音過大等等,但整體施工品質還算良善,似乎也還能理解和接受。

另人好笑的是建商在成立管委會期間,透過一些管道和方式,得知年輕住戶為了避免建商把持首屆管委會,在進行串聯,對住戶的舉動感到無奈和失望,從而開始對社區的事物以一種消極的態度來面對,管委會成立後,更是以錙銖必較的方式來面對管委會和住戶,所有費用的結算直接以管委會成立為結算點,但管理權限並未直接移交,因工務及銷售中心亦尚未撤場,我印象中多數建商是會很大器的支援物業的部分到他們銷售中心撤場,或是和管委會協商個分割點,但這建商就默默地把發票給轉給管委會了,而且這段時間清潔人員無休假加班的費用也計算在管委會上,但實際使用者為誰,其實不用多想也知道,連這點小便宜都佔,也是讓人傻眼了,更遑論垃圾分攤費用等等。

公設點交的重頭戲,住戶希望以第三方驗證為基調,既可保護住戶,對建商的品質認證也是種認可,但建商始終反對,不願意贊助此筆費用(因費用相對高,有可能需要動用區權會表決)也就算了,對於與第三方公司的對應,也是極度消極;初驗過了,管委會希望先開放部分公設使用,以維護住戶權益,建商也是反對到底,擔憂開放後管委會就對點交不聞不問;的確在公設點交完成後,建商確實對社區就不聞不問了。

當然,點交後,社區和建商的關係結束了,這是事實也是必然的,但售後服務對於一間公司來說是口碑,是他商譽的累加,但至今看來,這建商對他的商譽也並沒有多重視,也或者他認為這些住戶對他不構成甚麼差評的威脅吧。

再來是物業的選擇,好的物業公司,能讓社區的價值整體往上一大步,可以讓管委會的成員,輕鬆面對,不好的物業公司,疏於管理,讓社區無法進步,讓社區每況愈下,無法主動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管委會成員無給職又必須要承擔責任,造成無人願意出面處理;物業公司多半在接觸時態度積極又熱心,簽約接案後,這熱心度大概就少了一半,交接完,熱心大概就沒了。

分享給各位要買房或是即將買房的人,除了看房看建材外,還要多留意售後服務和物業的搭配,預祝各位買到合意的好房。
我是Samp~~
2021-11-02 14:08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