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1970年板橋火車站週邊,板橋文化路到台北萬華商業區,絕對比剛蓋好的國父紀念館週邊熱鬧

背景說明 :
有位01的大大說: 突然想到一個故事,30幾年前唸大學時,暑假去住板橋的同學家玩(設定1988),他跟我們提到一個以前他爸爸購屋的往事(設定1970),那時候他爸爸買房有兩個選項,一個就是現在住的地方,另一個是國父紀念館那附近(當時當然沒有國父紀念館),他爸爸覺得那邊太荒涼,不如板橋熱鬧,於是選了板橋...同學感嘆到,一念之差,讓他沒了減少奮鬥20年的機會。 !! 所以我相信,板橋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就是熱鬧的地方了。

************************************************************************************

我是贊成上面的說法,但有 槓精八塊弟 愛抬槓不知原委 把古哥維基抄抄,瞎子摸象以為全懂就跑來抬槓

所以下面是我看到的發展進程,歡迎老台北人補充指教 !

本人五年級前段班,土生土長城中區人,幼稚園讀總統府旁貴陽街上的學校,小學在景美興隆路上(當年一學期$3000元)

早年台北市的經濟重心在西邊大稻埕,萬華這頭的大同,龍山,城中等區。
五六十時年前(1960-1970) 當年一條鐵路(縱貫鐵路)(走板橋),一條公路 台1線 (縱貫線) (走三重二重,新莊) 的沿線才是雙北區域經濟及人口集中的生命線

建於民國四十三年的板橋火車站(稱板橋舊站)原本位於現今捷運府中站一帶,由於位居交通樞紐,進出旅客眾多,人潮帶動經濟發展,當地逐漸形成「板橋後站商圈」,後因鐵路電氣化以及空間不敷使用,決定拆除板橋舊站,另於新板特區內興建「板橋新站」,新站體自民國八十八年啟用至今。

1970年板橋火車站週邊,板橋文化路到台北萬華商業區,絕對比剛蓋好的國父紀念館週邊熱鬧
板橋車站原本位於現今捷運府中站一帶,當年營運量全台第二,僅次於台北站。(記者郭顏慧翻攝)

1965在新埔 那裡 " 致理商專 " 成立 (高中時有個馬子是致理的) 週邊快速發展,1968華江橋完工。從西門町,萬華,江子翠,新埔,板橋連成一氣 !
開啟文化路一二段的黃金歲月
。江子翠新埔區域人口快速增加,又新建一所江翠國中因應,連後來的台北縣議會大樓也蓋在江子翠! (那年代有名的江子翠分屍案就在新埔江子翠地區)

看看當年板橋新站剛蓋好空照圖, 府中, 新埔,江子翠 的文化一二路沿線 四五樓老公寓住了多少人?
(那時還算是新公寓) (那年頭文化路兩旁店面可是搶手貨)
1970年板橋火車站週邊,板橋文化路到台北萬華商業區,絕對比剛蓋好的國父紀念館週邊熱鬧

***********************************************************************

台北信義計劃區基隆路以東在 50年前還是 44兵工廠,三張犁打靶 !
基隆路以西的國父紀念館 1972才剛蓋好。國父紀念館北邊是松山菸廠還在生產香菸,台鐵機場在修火車。
光復南路以西大陸大樓要到1973才完工 ,建築物稀疏,剛剛開始要發展階段,對面還有鄉下紅瓦老屋沒有拆 (如何和上面照片板橋新莊三重的密集人口比 ?) (八塊弟)
1970年板橋火車站週邊,板橋文化路到台北萬華商業區,絕對比剛蓋好的國父紀念館週邊熱鬧

東區要等到 1972 年新生南路加蓋後才開始發展。


八塊弟 別腦補 看看維基 就以為 1967年 忠孝東路全線就修好?
那時才剛開始要修!看看上面張哲生老台北人的圖 (忠孝新生那時那能跟板橋車站商圈來比 ?)

東區商業活動 是在1972 忠孝新生段 修好之後開始發展,從忠孝敦化頂好,香檳大樓週邊開始擴散。
那時頂好主婦商場賣外銷成衣打響第一砲 (我去買過)接著週邊開了好幾家都賣外銷成衣聚人潮..........

後來太平洋頂好商場名店城預售開賣 (裡面美景小吃抄手) 引爆周邊行情,接著是 SOGO 開幕 才開啟東區全面黃金年代 !

上面這段陳述身歷其境絕對經得起考驗,只要是老台北人都知道!
可不是八塊外地人 年輕人不要只是古哥維基抄抄就打嘴砲

我上面寫的發展歷史是維基沒有的

測試一下: 知道我念那一家幼稚園和小學嗎?

*************************************************************
01 有沒有年長一些土生土長的台北人?
應該要55歲以上才身歷其境有感受 !

八塊弟還沒開處 寫文開版過 ?
只是個愛到處蹭蹭蹭的槓精 ?
2020-08-12 10:18 發佈
板橋車站周邊真的差很多,以前到那裡的印象就是髒亂窄擠,想想也不過是近二十年的事,至於台北市府周邊發展更早,且不是從一個破敗之地開始建設,所以沒什麼驚喜的感覺
現在比較看好西區那附近,但指的是大稻埕一帶,感覺也是有在變好
我只知道板橋現在的道路規劃仍然很爛,特別是府中那邊超誇張的道路規劃,

不僅浪費土地還造成交通混亂,而且在那邊比熱鬧不熱鬧真的沒意義,

商圈和人潮都會轉移,現在的板橋都比台北市東區熱鬧了。
aa11zzxx wrote:
我只知道板橋現在的道路規劃仍然很爛,特別是府中那邊超誇張的道路規劃,


文化路一段二段 兩旁,以前熱鬧年代有很多四五十年的老公寓,臨路店面的都更整合比較容易。江子翠新埔文化路二段 整合重建的非常多 https://www.ur.org.tw/mynews/view/601

但是第二排及後巷的老舊公寓都更就很困難
文化路一段二段 兩旁,當年熱鬧1970年代,店面價值驚人
後來307開通更搶手
但是現在變成四五十年的老公寓
有沒有 經過都更,合建,價值差很大 !




只有第一排改建成功,後排四五十年老公寓困難度很高 !
aa11zzxx wrote:
我只知道板橋現在的道(恕刪)

目前新北週遭規劃,能取代的不多
府中這邊商圈,應還可穩坐不少時日...至於其它,反正做生意的,有錢賺就好
sunreal77 wrote:
背景說明 :有位01(恕刪)

很不錯的資訊解說
5分奉上
i.BD wrote:
很不錯的資訊解說
5分奉上


您看得懂,有理解力的才知道本篇主旨是什麼 !

不是 未開處八塊弟 和 現代龜帽哥 能夠瞭解的
這些林口黑酸客也非台北土生土長的,抄抄維基就昧著良心為反對而反對
那怎不說再古早一點時代的 繁榮地區 是一鹿二府三艋舺 呢 ?

背景說明已相當清楚:
某01大大同學的父親,早年買房(1970年代左右) 有兩個選項 !
那時的板橋及新埔江子翠周邊比國父紀念館周邊熱鬧繁榮,所以就買在板橋。

但是50年後的發展,卻是國父紀念館及信義計劃區的發展 超越 板橋及新埔江子翠。
該同學說到: 如果當年父親買在國父紀念館週邊新開發區,現在可減少奮鬥20年

千金難買早知道 !

**********************************************************
說到大同水上樂園,號稱遠東地區第一個水上熱園
那年代的台北人過華江橋經江子翠文化路雙十路 去玩水可熱鬧 ! (現為板南線江子翠站)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posts/10155590803054531/
1972年8月4日開幕的「大同水上樂園」,由大同育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釗炳所創辦,為台灣第一座主題樂園,號稱「第一樂園」,位於當時的台北縣板橋市江翠地區(舊地名為港仔嘴),西起雙十路、文聖街,東迄懷德街,南到萬板大橋引道,北達大同街,面積廣達3.1公頃,是全台灣第一個24小時開放溫水游泳池的遊樂場所。

入口處的「大同水上樂園」牌匾由前立法院長倪文亞題字。開幕時,園區內有桃花池、滑水板、人工溪流、兒童池和餐飲部。除了主園區(前樂園)外,還設有「第二樂園」(後樂園)。

1972年10月25日,園區內的「兒童世界遊樂場」啓用,裡頭建置了歡樂神龍、潛水艇、太空列車、月球飛盤等遊樂設施。

大同水上樂園的入場門票價格為新台幣250元,第一樂園內的每項設施還要另外收費(需購代幣),據悉當年營運的第一個月就已經把成本賺回來了!至於第二樂園的設施則是免費使用的,因此偶爾會有兒童闖越第二樂園後面的欄桿缺口,甚至直接從正門的旋轉門進入,前往第二樂園遊玩。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0286

*****************************************************************************
雙十路上四五十年的老公寓,當年一樓當店面都賺飽飽。現在就看能不能整合都更 !
(1970 前後 國父紀念館地點附近還一片空盪盪的 )

我也是板橋人
新板橋車站取代了我的母校...中山國中
畢業至今逾30年,記憶都模糊了
好懷念啊
我小時候有等過忠孝東路三張犂鐵路的平交道閃燈
以前過了三張犂鐵路就是郊區
國父紀念館、聯合報都是郊區,更不用說松山火車站
松山人都會說:「等一下我要去台北....」「我從台北下班回來了...」

東區一開始是頂好開幕
之後統領百貨明曜百貨夾著忠孝東路開幕
東區商圈才整個成形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