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哪一種,都是因為處不來。這也讓我們夫妻這對看房買房小白
逼著自己開始週末開始跑建案接待中心聽課。
婚後一直住在岳家名下的房子。雖然沒有跟岳父岳母一起住
但是因為錢的事情,和感受到的看不起,實在不少,也下定決心要努力存錢買自己的房子。
後來應徵到了一家政府養的大財團法人,雖然不是公務員,但是工作和薪水差不多也有四萬
而我太太大概是我的兩倍。終於在結婚三年多後,我們終於存夠當初一起立下的目標
大約三百萬。想用來做自備款。
因為老婆是桃園人,而我們婚後也一直住桃園,所以也有考慮中路和八德重劃區
但實在不想繼續每天通勤一個小時左右,所以開始往靠近台北找。
目標當然是離台北愈近愈好,然後交通方便。
傾向找比較容易吸引自住的建案和戶數少一點的。
也因為沒有小孩,所以覺得2房或2+1房就夠了。3房以上就太大不考慮。
桃園往台北走,國道下去最近的有一個三重的仁義重劃區。
我們在mobile01和網路上看到一些文,而其中「大亮時代」、「小品川」都滿常被一起問到
也從網上看起來滿符合我們的期待,所以這個週末就和老婆跑一趟三重仁義重劃區看看。
我們想先看小品川,因為它已經蓋好,有成品可以看。雖然591上面寫已完銷
但是我們不知道這代表著「連接待中心」都沒了。
我們開車在仁義重劃區繞了很久,就是沒看到小品川的布條、看板、或接待中心
連一點點字樣都沒有;當下還以為鬼遮掩@@。
後來把Google街景比對再比對,才確定小品川的位置,而看起來已經在做一樓收尾工程
所以原本的接待中心也拆了,但還看得到裡面擺著房屋模型。
我們也不敢進去問,所以只好去大亮時代的接待中心。
大亮時代的接待中心在仁義街上,而他們有個正在蓋的基地就在旁邊
而且正對面就有一家全聯看起來快要弄好開幕。
沒想到進了接待中心坐下來聽講,才知道:大亮時代在仁義重劃區已經有三期建案,而且都已經完售!@@
在全聯正對面的是「大亮時代No.2」。現在在推賣的是第四期。
然後我們才發現:「大亮時代」跟「小品川」是隔壁鄰居!
所以雖然沒聽到小品川的介紹,但是我和老婆回家後還是把兩個建案做了一下比較。
先講優點吧~
1.大小
大亮時代地上蓋了9樓,地下有6層,基地是大亮系列中最小的,
所以只有A、B兩棟。雖然有分AB棟,但其實是一體的建物,只是中間用梯廳分開前後。
A棟面向公園預定地,B棟則是隔著大概還有50公尺才是中山高。中山高到B棟之間也都是綠地和樹。
兩棟的格局是對稱而相同的,但是正面對公園的A棟就是比較貴
所以我和老婆就聚焦問B棟的23坪房型(2+1房)。再小一點則是20坪的(2房)
但是20坪房型因為被夾在兩戶23坪的中間,所以就不考慮了。

我們看的是上圖的B3,然後選的是2樓。除了愈高愈貴,另一個原因則是:B棟面對中山高
而B棟樓下種的樹大概會長到二樓的高度,所以多少可以起到遮蔽高速公路聲音和車燈的效果。
就如同接待中心給我們的平面圖,大亮時代一層只有6戶。
小品川一層是7戶。房型的話是22坪與28坪。一層戶數實在有點多了
雖然我們沒辦法在靠近台北市的地方買得起一層兩戶或三戶,但也不希望一層戶數太多跟學生宿舍一樣。
22坪的格局只有2房,要2+1房需要到28坪,但是我們暫時還不需要28坪
而且大亮時代23坪就能有2+1房。如果覺得「+1」的部分雞肋,接待人員說是可以「客變」,併入到主臥去。
小品川地面蓋了12層,地下比大亮時代少一層,不知道地震時或穩固性上會不會有影響...。
2.公設
我們忘記問大亮時代的公設比是多少了。但不像小品川還有一個花園。
對於這部份我會有比較深的感觸,就是因為我有一個中壢的朋友,買在一個只有66戶的小社區建案。
但是社區小歸小,還是有花園、水池、一堆公設。
戶數少,每戶要攤的管理費從交屋時的60元/坪一路漲到75元/坪。
我朋友他們光是每季修剪社區內花園和周邊所屬的灌木叢,管委會就要編每季15000。
所以我個人是很不喜歡小社區或小建案有比較多公設或花園類的。
在這點上,我覺得大亮時代或許是因為基地面積本來就不大,但是也正巧符合我和老婆的期待。
3.格局
雖然說「格局方正」這個想法,我們之前有在林口的一個建案被接待人員「軟電」過
(他說格局方正這種東西太見仁見智的),但多少還是會希望的。
大亮時代的平面圖,以我和老婆偏好的B3來說
小玄關之後就是整齊的規劃:一邊是客廳與廚房,另一邊就是臥室與浴室。
而且AB兩棟幾乎是完全對稱的。


我們也在網路上找了小品川的平面圖。可能因為一層要塞七戶,而7是單數,就不可能做到左右房型對稱,選擇困難比較容易發生。然後是看起來房子的格局和動線比較像進去之後呈現「L」型。
4.雨遮「不計坪不計價」
這是我們這回才知道的知識,但覺得很棒!
原來以前建案的坪數還會把外面放冷氣的「雨遮」平台算進去!@@。
大亮時代的雨遮是不會計算進賣給我們的坪數裡面的,也就是說:實際我們會住會使用的坪數才算錢。這點我們覺得理所當然。
後來我們也去找小品川的雨遮和坪數計算,發現小品川的實際坪數(就是我們人會住的坪數)還必須減掉「雨遮」。
網路上的看房專家專文說:小品川在三樓以上,因為需要另登記雨遮,其坪數為22.34坪
雖然文中有說二樓雖然較小但是沒有雨遮有「露台」
但是這給我感覺是跟公設一樣的:我們平常不會住在露台或睡在露台...。
5.蓋房實績與「一條龍服務」
說老實話,在今年五月開始認真看房子之前,我跟老婆大概只知道國泰、中悅(買不起)、竹成、寶佳等大建商。
蓋大亮時代的「維多利亞建設」和蓋小品川的「億青建設」都沒聽過。既然都沒聽過,就比較兩邊建設公司過去的案子。
大亮時代的建商是維多利亞集團,雖然旗下還有子品牌,但是大亮系列似乎是母公司親自下來操刀的。
雖然在接待中心看到的歷年建案很多,但是在官方網站上面放的建案數是17個。
小品川的建商是億青建設,它的母公司其實是亞青建設。亞青建設在網路上的資訊很少,官網上的建案只有12個。
但我覺得大亮在公司面讓我和老婆覺得不錯的,還是他主打「一條龍服務」,就是從「行銷」、「起造」、「管理」(物業保全)、到保固維修,都是自己公司的團隊
而且24小時專線專人服務,要找人不會找不到。
這點也是因為我那個住中壢66戶社區的朋友而讓我很有感:他們社區交屋後漏水問題不斷
但是建商要他們去找施工廠商;保全公司也換了三家,還跟其中一家搞到上法院...。
6、價格
這大概是最重要的。因為坪數較小、加上我們會選擇機械車位,所以總價比小品川的2+1房便宜
而且訂金只要10萬。目前從拿到的估價單來看,接待人員最多可以減價88萬賣,但我相信他們還是有賺不少。

====
換講缺點了。
整體來說,跟小品川比起來,我和老婆的確覺得大亮時代更符合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但是還是有其缺點。
1、每戶只有一套衛浴;小品川的28坪房型還有兩套衛浴。
如果以我和老婆屬意的B3房型,還必須客變後把主臥旁的的衛浴開門改掉
或者是客變後再花錢請設計師增做一間衛浴。不管哪個都很麻煩。
2、平面車位少,比較多的是機械車位。小品川75戶就有75個平面車位,但是大亮時代沒有。
平面車位好像只有27個,其他住戶只能選買機械車位(22個)。
雖然機械車位比平面車位便宜很多,但是我曾經被機械車位弄壞過車門,所以依然不是很喜歡機械車位...。
3、位置的生活機能比大亮123期差:大亮時代系列的前三期,以第2期位置最好
第1和第3期雖然門口沒有全聯,但是非常靠近五華商圈,買東西都很方便。
大亮時代在生活機能上只有靠近捷運站與交流道,但是離三重商圈、全聯都有段距離
而且目前也沒看到門口附近有公車站牌。
4、建商正反面消息都很多:相較於小品川的建商亞青建設在網路上的消息很少
再不然就是很多年以前的文章。大亮時代的建商維多利亞集團的網路消息就很多。
相關文章正面與負面的都有;我覺得樹大招風是一個原因
但是有較多的資訊參考總比很難查到評價與資訊來得好。
====
買房子是一大筆錢,也會背一大筆債。雖然我和老婆加起來的薪水可以負擔每個月三萬多的貸款
但是世事難料,還是必須小心謹慎、多看多比較。
因為這周去看和作比較的建案和建商都比較少、而且感覺網路上知名度不如大建商
所以就想寫一篇當作紀錄,也分享給想買靠近台北、新北地區的朋友。
如果有更多相關的消息,也很希望大家能夠多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