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案單價差距在未來成為中古屋後的可能變化?

最近在看大台北重劃區的建案,好奇一件事

在同一個重劃區內,勢必有些建案建商口碑好,位置相對好一些些,整體建案相較塑造比較優異的感覺,但也許建材等等並不是真的特別優異,就至少算不錯這樣

但單價開價可能就比周遭高個一截,實際成交也是高一截

不曉得若入手自住,可能十幾年後變中古屋,房市是有上漲的狀況,單價一樣會相較周遭建案比較高嗎?
還是會拉近甚至變得沒差距呢?

想跟大家請益一下,謝謝!
2020-05-14 16:51 發佈
覺得離捷運跟生活機能遠近第一重要,第二重要就是管委會。
有的管委會被省東省西的把持,不管外觀跟管理都變好差,這樣一定會跌。

henry6114 wrote:
在同一個重劃區內,勢必有些建案建商口碑好,位置相對好一些些,整體建案相較塑造比較優異的感覺,但也許建材等等並不是真的特別優異,就至少算不錯這樣
我認為不會,房價最終還是看地段還有公設比;實際上10~20年公設很難維持,以板橋文化路為例,新府路對面的百宸園(近30年SRC),109年01月成交60.44萬一坪。22年的昇陽立都(SRC 35F)和文化領袖(RC 12F),成交價差不多,就是因為地段。最差的是剛完工的"有富正旺",成交價竟差不多,因為買76.61坪(含車位),主建物才34.21坪,不到一半,前面還被一堆50年老公寓擋著,只露出一點點靠文化路,門面都沒了。"國家文化館"也是,竟然跌落6字頭,60.97坪 (含車位),主建物才31.82坪,因為雨遮可能就要花一台Model 3。
 
 
henry6114 wrote:
最近在看大台北重劃區...(恕刪)
北部都市人的習性應該是看地段 跟周邊機能 喜歡擁擠的地方
跟國外剛好相反
假設地段機能都差不多的情況,公設比也差不多
差在視野真相對周遭建案是好不少的,和建商口碑品質塑造出的價值下
造成的相對高價位

長年後這個價位優勢還會存在嗎?
henry6114 wrote:
假設地段機能都差不多(恕刪)


去找該建商二三十年的其他建案
去跟相近區域、格局、屋齡的建案比較就知道了

個人猜測應該還是會高一些吧
除非是管理方面爛掉了....
建商品牌保證吧
我一些有錢的長輩朋友每次劈頭就問
哪個建商?哪個營造公司?
品牌力實在太重要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