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成本估算, 來評斷施工品質?

偶然發現新北市政府可以查詢建案的造價,本人還在觀望房子,屬於第一次進場的小白兔,觀念錯誤還請指點

比方說這一個建案,一層一戶均值大戶。
每一戶之前詢問的行情,大概至少毛胚屋會賣在 4300萬左右。

根據下圖公開資料,算起來每一戶建造成本約 422萬。 不曉得這種成本,是否就是整個建案蓋好,包含公設本身裝潢,一直到毛胚屋的狀況。

當然房屋售價也要考慮到土地成本、資金流轉成本 以及我們看不到的隱形成本、賣不出去的也要算風險成本。
小弟只是好奇,利用建造成本,去推算這個建案的品質是否有參考性?
比方說今天這個建案每戶建造成本就是422萬
如果有其他條件類似的建案 , 沒超過16樓,均質大戶,毛胚屋賣在4000萬 看似售價便宜300萬 但是每戶建造成本只有220萬,是上個建案的一半建造成本,根據成本比例去計算,是否反而這種建案花一樣多的錢 相對的品質比較不好呢?

建商成本估算, 來評斷施工品質?
2019-12-26 2:12 發佈
批歐西 wrote:
偶然發現新北市政府可...(恕刪)

這價格只是官方版建築成本,非建商實際成本,要看比較實際一點的,要看該上市建商的公開資訊,會有發包承攬金額,稍微準確
沒錯!
建商成本主要有土地取得成本與發包建築成本,你沒說這個物件位置,不知道土地取得成本(這個佔大多數成本)

然後建築成本除了可照您的方法去看以外,在使照上似乎也有記載...因為我看過我目前這棟豪宅的使照

上面記載約6億6千萬,蓋了317戶

你估的422萬可能只是建築成本,並沒有加上土地取得成本
如果照您說的一棟賣4300萬的豪宅,一般建商的物件所有成本(包含土地取得成本)約在1000-1300萬左右,賣4300萬,也就是賣一間賺至少2...3間

至於品質喔?
每個建案都採最低標價格標,用了大量外勞,品質說真的都很粗
磁磚鋪一坪可能才500元,結果一堆空心要打針,還磁磚縫粗細不一,最後連麻吉攏尻掉重鋪
不過只要良率有6..7成,那還是比我們找的鋪一坪3000元還便宜
機電配管位置不準常常打石改管,套管沒預留要洗洞

沒看過現場不知道豪宅原來是這麼蓋的,知道就不敢買
跟如果看過外面小吃自助餐怎麼煮菜的,就不敢吃那家一樣道理

真要我說一個OK的建商那就是潤泰的案子,只是價格也稍微貴別人一點

0053 wrote:
這價格只是官方版建築(恕刪)
tzongtlin wrote:
沒錯!建商成本主要有(恕刪)


我們講的還是不一樣,我單指建築造價的部分,建照上面的是依照政府標準價去算,不是真實營造價格。

舉例達欣工程的某案:
新聞稿公開資訊

建照造價

有沒有發現,差很多??

建照的工程造價都是依照各地方政府的"建築執照工程造價標準表"去推算,每個地方政府都不同,該表也備註了"本工程造價標準係作為本府工務局收取建照規費及罰款之核算依據,其內容不包括水電及建築設備,總樓地板面積含騎樓"。

所以不能用建照的工程造價去算廠商建築成本,一定不對...
另外樓主只討論建築品質,跟土地成本就沒關聯,主要還是建築成本的投入(工法、建材...)跟建築品質比較有關聯
tzongtlin wrote:
沒看過現場不知道豪宅原來是這麼蓋的,知道就不敢買


真豪宅可以靠監工把品質硬堆起來, 蓋的人雖然一樣, 但得標價不同, 驗收監工要求不同. 三倍工地主任人數, 三方結構監工, 這就是一些平價建商, 偶而也可以推豪宅的案子, 建商在營造上的投入可以從50分到95分都可以, 就看這是不是該案賣點. 在北市社區"最小物件總價"沒有個六七千萬以上, 應該不能稱豪宅啦! 新北應該也要個四千萬左右. 是不是豪宅要看位置跟總價, 不能只看總價, 所以北市有很多高總價被一般人當作豪宅的假豪宅.

至於潤泰是投資多年於營造品質的穩定, 打個比方就是所有案子都能蓋出至少80分水準. 跟其他建商一般建案比, 會標榜營造品質傑出. 但如果是北市十大豪宅戶比的話, 潤泰的營造就重來都不是賣點, 建商願意下本錢的話, 國內幾家大型營造品質都可以高於潤泰平均.

舉個例好了, 潤泰最喜歡說嘴的一筆箍工法, 避免因為施工現場師傅綁鋼筋綁的品質不定, 透過定製的一筆箍減低人為施工的誤差. 但如果透過一跟一根柱子綁完監工驗收, 現場師傅綁的品質就可以控制, 當然人事成本也會上升, 甚至比一筆箍更高. 與其說潤弘精密營造強, 我比較傾向是潤泰集團長期投資在營造品質穩定的工法研發.


批歐西 wrote:
偶然發現新北市政府可...(恕刪)


至於樓主, 如果目標是新案子, 買個房子不用研究這麼多, 有預算抓品牌建商買就好. 研究很多後會發現, 就算知道成本(建商總經理自己說遛嘴), 你還是得造市價買. 沒預算更不用研究了, 找買得起的買.

舉個例, 某上市品牌建商老總自己講某案一坪營造砸重本, 成本每坪超過16萬, 工開資料建商分45%, 於是算出一坪建築土地成本合計36萬(不含管銷). 最後建商賣一坪56萬不二價, 想買還是得照這價吃下來. 決定建商要不要推案的是成本, 但決定建商賣多少價格的是當下市場狀況. 賣價跟成本的關係, 在推案的那瞬間就開始脫鉤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