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全台灣大發現】購買台灣的新建案要注意 雨遮計坪超級多!

水果式誇大悚慄的標題,破碎化,斷章取義,欺騙式,引導式....井觀天式..的圖文,然後快速全面發放到目標族群!
是1450 的專長!
"近十五年來" 全台灣全新建案不管大小,是不是都有雨遮呢 ?
現在才 "大"發現
雨遮功能見人見智,適者則珍
有人要大,有人要小!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

因此可以說成好像 只有某地區的建案有雨遮,而其它地方都沒有?
真是吳佩孚 !
下面可以玩接龍開箱文了 !

【全台灣"大"發現】購買全台灣的新建案要注意 雨遮計坪有夠多!

【信義區"大"發現】購買信義區的新建案要注意 雨遮計坪有夠多!

【板橋區"大"發現】購買板橋區的新建案要注意 雨遮計坪有夠多!

【桃園區"大"發現】購買桃園區的新建案要注意 雨遮計坪有夠多!

【 XX 區"大"發現】購買 XX 區的新建案要注意 雨遮計坪有夠多!

上網找找全台各新建案平面團,都有雨遮的

BTW 是豪宅一定設計有雨遮也大,因為整體外觀看上去會不一樣,如果是小資族精精計較室內面積,就去選小雨遮的唄

舉幾個例子
馥華雲頂
https://www.myhousing.com.tw/index.php?option=com_flexicontent&view=item&cid=220:220&id=48664:48664&Itemid=1063

潤泰敦峰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227004697-260410?chdtv

天母華固天鑄 https://realestates.pixnet.net/blog/post/182083770
2019-10-05 6:36 發佈
雨遮已經不能登記
sunreal77 wrote:
水果式誇大悚慄的標題...(恕刪)
一次看清楚,免得被誤導
2018年起雨遮新制上路,新取得建照的建築物 雨遮不可計坪不可計價
http://home.appledaily.com.tw/article/index/20171216/37875970/news/

IMO 管它實坪制,虛坪制,雨遮計不計價.........
換湯不換藥,羊毛出在羊身上
價格由供需決定 !
sunreal77 wrote:
一次看清楚,免得被誤...(恕刪)


喔不,大家想知道的是 扣除雨遮後的價格,說實話也就是實坪制,老話一句我不管你公設 雨遮 陽台 建坪成本,你建商自己加入進實坪裡面算即可,我認同像你說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我不認同一坪雨遮的成本跟室內建坪成本一樣。

所以就算不好算也不應該用雨遮一坪跟其它建坪一樣價錢來計算吧。
Jojoba323 wrote:
喔不,大家想知道的是...(恕刪)


請問雨遮面積 比後陽台大 合理嗎?








世界上沒有啥何不何理的事,只有適不適合你的
阿公要吃鹹,阿嬤要吃淡,.有人怕熱,有人怕冷..............

只能說那些建案都不適合你,繼續找吧 !
如果林口真的都是這類案子,那林口不適合你,去別地方找唄
(別的地方也不見得沒這樣的案子)

按法規
全台灣過去十幾年的新建案都有雨遮,也計坪計價
2018年起 "新取得建照的建築物" 雨遮不可計坪不可計價
自己去比較兩時期不同建案的價錢
*************************************************

此外要看懂文章精髓

全台灣,全台灣,全台灣<<過去十幾年的新建案都有雨遮,也計坪計價
適者則珍,適者則珍,適者則珍這是粗體字
翻成白話文 > 全台灣建案適合你的就珍貴

有人要大,有人要小!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

BTW 是豪宅一定設計有雨遮也大,因為整體外觀看上去會不一樣,
如果是小資族精精計較室內面積,就去選小雨遮的唄
sunreal77 wrote:
世界上沒有啥何不何理...(恕刪)


說了這麼多,還是請問

雨遮面積比後陽台大 合理嗎

現代年輕人的中文理解程度

這些"不合理的建案" 有人買嗎 ?
你認為買的那些人,覺得合不合理?

去算看看那些豪宅建案的雨遮和陽台比!
豪宅要看起來大氣不理坪數,合不合理?

TSM 價位多少才何理?
長程線商務艙價錢是經濟艙四-五倍,但是座位空間只兩倍大,合理嗎?
同性戀合理嗎? OMG
我認為蘋果手機太貴了不合理,你覺得呢?
............
.............
............
applepamina0334 wrote:
說了這麼多,還是請問...(恕刪)


反正現行不計價,多大都無所謂
而且2017年之前的法令有規定,並不是想做多大就多大

一、自窗戶或開口兩側外緣向外起算各50公分範圍內。
二、雨遮應位於外牆窗戶或開口上緣50公分範圍內,且不可超過直上層樓地板之下緣。

現制上雨遮深度以1公尺為限
雨遮是問題 但雨遮不計價後=實坪制? 公設才是最不透明的問題 先撇開公設成本與實用與否不說 真的有這麼大的占比? 買家有誰花錢去丈量確認過? 靠工務局? 別開玩笑了 許多台灣特有的建築現象 讓人嘆為觀止 在這裡極可能都會被合理化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