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設比一問 為啥新店 湯泉一期 跟 合還御璽 的公設比 可以低到20左右

想找新店 低公設比的社區 但差異真大 年分差不多 但有的 30% 有的 20%
想問問 公設比 是不是有啥眉角
合還建設蓋的 感覺公設比都相對低
2019-01-16 15:52 發佈


公設就是來自「建築技術規則」的「免計容積」,

這個「免計容積」設有上限,計算方式頗複雜,

其上限大概就是「允建容積」的0.55倍,

建商基於利潤極大化,當然是要蓋好蓋滿。


灌公設通常有三種途徑:

1.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

各式各樣的娛樂性公設(大廳、交誼廳、健身房...),

在正式建築圖中都叫做「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

依「技術規則162條」有規定上限,當然是蓋到滿。

2.地下室免計容積:

依照法規,地下室每設一個車位,就可免計12坪,

實務上,車位(含車道)只佔8坪,

所以多出來的4坪就劃到公設了,100個車位就能生出400坪公設,

也就是地下機房、B1垃圾回收室、B1卡拉OK、B1會議室...

3.車道的模糊地帶:

在高房價地區,同樣一條車道,

劃入「汽車位權狀」大約30萬/坪,劃入「房屋權狀公設」大約60~120萬/坪,

因為這條車道汽車、機車都在用,劃入哪邊都有理,是目前常見的模糊地帶。


最後介紹一個反例:去年的新成屋「潤泰雙子星」

它的公設比只有19%,為什麼?

因為它是12層海砂屋,重建成15層大樓,算是建商做功德「蓋還」給原住戶,

自然沒必要灌公設,畢竟公設也是要成本價的,沒必要白花錢。

從這個案例就知道,

某些建商在新聞上哀哀叫說「法規越來越嚴,導致公設增加」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想了解更多,可到線上坪數計算機自行算算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