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基本上都是安土重遷,大部分的人也一樣
會讓人離開原本居住或熟悉的地方, 都是有特別的原因
如:工作的需要,就學的需要,或負擔不起原本居住環境的居住成本,或者討厭不喜歡目前住的地方環境..等等
所以大部分的人,沒有特別的原因,
當他要換屋時,通常還是會選擇自己熟悉的環境,
住台北市的還是選擇台北市,
住高雄市的還是選擇高雄市
住中永和的還是選擇中永和
住三重板橋的還是選擇三重板橋
住桃園的還是選擇桃園附近
當你問他為什麼住這?
其他地方比你現在住的地方還好啊?
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
不會啊! 我現在住的地方很好啊!!
所以住高雄的會說一堆原因說高雄好
住台北的會說一些原因說台北好
住信義計畫區的也會說一些原因說他好
住中永和的也會說一些原因說中永和好
管他金屋銀屋,自己熟悉的狗屋最好!!
所以一個地方因為某些因素吸引某些人前來定居,
這些已定居的人要換屋時, 通常還是會選擇定居地附近的房子
所以當台北市因為種種原因(豐富的就業機會,政府機關,商業群聚),
可以持續吸引他地居民移入, 這些居民要換屋時, 通常還是找台北市附近的房子
全世界各大都會區都是這樣形成的!!
還有一些地方, 因為聲名遠播, 所以有些人雖然不熟悉此地, 還是會想移入!
如加拿大 溫哥華,美國舊金山灣區,中央公園, 台北市 信義計畫區,天母,大直水岸,台中 7期重劃區 …等等
這些令人嚮往的地方, 一開始可能不怎麼樣, 經過住過的人有過美好體驗
開始發揮引響力,口耳相傳,於是進入良性循環,然後而有今日之美譽!
言歸正傳!
當你沒吃過鼎泰豐或點水樓的小籠包,
你可能認為7-11或街口的小籠包店就不錯吃了!
當你沒看過尼加拉瀑布,
可能覺得烏來,十分瀑布也不錯
沒吃過山珍, 覺得野味也是珍饈
沒用過吸塵器, 敝帚也會自珍!
林口是一個移民地區,目前居民10萬6千人,持續增加中
居住超過20年的居民,大概只有5萬人
其他都是從外地移入的!(就是有吃過鼎泰豐和街頭小籠包的!)
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
林口新移民, 想搬回原居地的人請舉手(投票)
結果幾乎超過9成以上,都說回不去了!
都說熱愛林口!(若你是新移民, 是否也是呢?)
代表林口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當你嘗過之後,根本愛不釋手!!
吃過黯然消魂飯之後,
其他飯如何下嚥?
所以林口新移民,都好像發現新大陸,桃花源
迫不急待邀請親朋好友來家作客
事實上是想對好友說:
你看林口多棒啊!你們還不趕快來!!
可是如同上述所說, 人們還是習慣他原先居住的環境
除非有很大的原因,不然還不至於到趨之若鶩的狀態!
所以林口人口的增長,目前就還是依正常狀態口耳相傳增加中!
可是選手村,社會住宅將迅速改變此現況!!
他將迅速吸引原本非林口居民,大量居住至林口來!!
3000多戶約1萬人!
不過重點是他有期限,大部分的人6年後必須遷出
然後又有新一批1萬人入住,然後一直循環下去!
那這1萬人因緣際會住在這新移民都說回不去了的林口桃花源,
6年之後他若想買屋,會買在哪裡呢?
6年之後,林口已成為他的熟悉地了! 何況還是鼎泰豐,桃花源呢??
如此一直循環下去,每6年有多1萬人瞬間需求, 加上原本自然需求
大家發揮一下想像力吧!!
以後政策會怎麼走也很難講,況且換個面向來看,
六年後說不定社會宅多到不行,
那這些住過社會宅的說不定就回不去了,
又不是每個人住完六年就買得起,
也許就再找下一個社會宅住下去,
既然林口都住了,也許搬去別的地方的社會宅也不一定呀,
這樣去猜想是沒個準的,最重要還是能負擔得起,
住社會宅要省租金能買房只是個目標而已,
若是往後各縣市一堆社會宅供應的話,請問這目標對那些人會不會動搖呢?
一定會的,不是每個人的經濟能力都有機會的,或許買房是夢想,
轉貼一下
新北永和 秀朗青年社宅開放線上查詢,1月25日抽籤
城鄉局局長柳宏典表示,本案是全國首創與派出所共構的社會住宅,將原老舊的永和秀朗派出所拆除,重建為地下2層、地上9層的建物,1到4層提供作永和秀朗派出所使用,5至9層作為青年社會住宅向有需求的民眾招租,不只派出所建築設備翻新更保障社宅及周邊居民的安全。而且全棟納入無障礙通用化設計,獲得全國第一件「住居空間通用化標章候選證書」,住居空間的通用化就是要讓全齡通用皆可安心居住,對於居住安全及管理更是雙重保障。
可見政府想通了,其實要蓋社會宅的土地多的是,老舊公家機關拆了共構就多的是,新的公家機關共構也行,
安養長照中心也可以與青年宅共構,真正要擔心的是那些房東,越來越多的社會宅與越嚴的法規,
遲早會逼得那些房東要誠實報稅或加入政府租屋平台的,萬事起頭難,就跟電動機車一樣,現在gogoro不是開始滿街跑了,
你問他們回得去油車嗎?那換個角度想,住社會宅有得選繼續住下去回得去租那房東的房子,或是咬牙買那貴桑桑的房子嗎?
所以六年的時間會蓋多少的社會宅不曉得?但肯定的是若持續蓋下去,上述的方法蓋一堆,肯定的是能住的機率一定會高很多,
就跟電車佔比只會一直提高的道理是一樣。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