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林口社會宅開放入住之時,便揭開了林口房市另一波長多的序幕!

華人基本上都是安土重遷,大部分的人也一樣
會讓人離開原本居住或熟悉的地方, 都是有特別的原因
如:工作的需要,就學的需要,或負擔不起原本居住環境的居住成本,或者討厭不喜歡目前住的地方環境..等等

所以大部分的人,沒有特別的原因,
當他要換屋時,通常還是會選擇自己熟悉的環境,
住台北市的還是選擇台北市,
住高雄市的還是選擇高雄市
住中永和的還是選擇中永和
住三重板橋的還是選擇三重板橋
住桃園的還是選擇桃園附近
當你問他為什麼住這?
其他地方比你現在住的地方還好啊?
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
不會啊! 我現在住的地方很好啊!!
所以住高雄的會說一堆原因說高雄好
住台北的會說一些原因說台北好
住信義計畫區的也會說一些原因說他好
住中永和的也會說一些原因說中永和好

管他金屋銀屋,自己熟悉的狗屋最好!!

所以一個地方因為某些因素吸引某些人前來定居,
這些已定居的人要換屋時, 通常還是會選擇定居地附近的房子
所以當台北市因為種種原因(豐富的就業機會,政府機關,商業群聚),
可以持續吸引他地居民移入, 這些居民要換屋時, 通常還是找台北市附近的房子
全世界各大都會區都是這樣形成的!!

還有一些地方, 因為聲名遠播, 所以有些人雖然不熟悉此地, 還是會想移入!
如加拿大 溫哥華,美國舊金山灣區,中央公園, 台北市 信義計畫區,天母,大直水岸,台中 7期重劃區 …等等
這些令人嚮往的地方, 一開始可能不怎麼樣, 經過住過的人有過美好體驗
開始發揮引響力,口耳相傳,於是進入良性循環,然後而有今日之美譽!

言歸正傳!
當你沒吃過鼎泰豐或點水樓的小籠包,
你可能認為7-11或街口的小籠包店就不錯吃了!
當你沒看過尼加拉瀑布,
可能覺得烏來,十分瀑布也不錯
沒吃過山珍, 覺得野味也是珍饈
沒用過吸塵器, 敝帚也會自珍!

林口是一個移民地區,目前居民10萬6千人,持續增加中
居住超過20年的居民,大概只有5萬人
其他都是從外地移入的!(就是有吃過鼎泰豐和街頭小籠包的!)
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
林口新移民, 想搬回原居地的人請舉手(投票)
結果幾乎超過9成以上,都說回不去了!
都說熱愛林口!(若你是新移民, 是否也是呢?)

代表林口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當你嘗過之後,根本愛不釋手!!
吃過黯然消魂飯之後,
其他飯如何下嚥?

所以林口新移民,都好像發現新大陸,桃花源
迫不急待邀請親朋好友來家作客
事實上是想對好友說:
你看林口多棒啊!你們還不趕快來!!

可是如同上述所說, 人們還是習慣他原先居住的環境
除非有很大的原因,不然還不至於到趨之若鶩的狀態!
所以林口人口的增長,目前就還是依正常狀態口耳相傳增加中!

可是選手村,社會住宅將迅速改變此現況!!
他將迅速吸引原本非林口居民,大量居住至林口來!!
3000多戶約1萬人!
不過重點是他有期限,大部分的人6年後必須遷出
然後又有新一批1萬人入住,然後一直循環下去!

那這1萬人因緣際會住在這新移民都說回不去了的林口桃花源,
6年之後他若想買屋,會買在哪裡呢?
6年之後,林口已成為他的熟悉地了! 何況還是鼎泰豐,桃花源呢??

如此一直循環下去,每6年有多1萬人瞬間需求, 加上原本自然需求
大家發揮一下想像力吧!!

2018-01-24 8:36 發佈
我也覺得林口環境超棒,但是一想到交流道塞車的情況,馬上冷卻
樓主自己都說了:
""當你問他為什麼住這?
其他地方比你現在住的地方還好啊?
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
不會啊! 我現在住的地方很好啊!!""

那麼為何要開這個版面特地來討論林口,這心態是想引戰還是自卑心作祟呢?
提供另一角度看法

有人認為林口社會宅推出會造成林口房市崩壞

個人認為反而是長多!
以前林口的溼氣對老人家特別不友善
不知道現在好了沒
必須正視林口種種進步的事實,各種新建設和移民置入後。
這裡真的變得比較好!
但「比較」之下,這兒不但進步的可能性已經被降至極低,現實上依然有極多的「不足」。
就很像是那個名為副都心的新樓盤區域,貌似不差但不是尋常百姓人家住的可以舒服的。
如果要說好,那麼就說這類型態的地方,算是適合高水準的人士居住,不需要靠替老闆工作換取收入的人家是相對「比較」適合的,上述的「不足」對這些人而言是刻意選擇的自然就一切都無所謂囉。
林口很好啊~
就是上下班時段塞車跟房價比較差而已

我也是看好林口

【生活機能完善】
有影城、商場、餐廳且鄰近有長庚醫院
還有許多公園綠地,假日還可至森林步道健行

【地點位在交會處】
不管要去台北上班或回新竹老家、桃園機場都很近很方便
像我公司在台北內科
騎車上下班平均50分鐘
老婆則是在華亞科技園區上班,很近!

真要說缺點就是
1.因屬台地,所以氣溫較台北市低3度且常濕氣重、起霧(但聽說較不受地震影響)
2.交流道尖峰時刻較常塞車(但我想應該再過N年會有其他方法改善)
3.國民運動中心還沒建好、946公車很難搭、大賣場只有家樂福但很小

jackie0311 wrote:
華人基本上都是安土...(恕刪)

通常會想選原本住家附近的原因,
絕大多數是因為離親友近的關係,
如果沒親沒友的,到處都可以搬。
六年就要搬出去只是樓主看現行的規定,
以後政策會怎麼走也很難講,況且換個面向來看,
六年後說不定社會宅多到不行,
那這些住過社會宅的說不定就回不去了,
又不是每個人住完六年就買得起,
也許就再找下一個社會宅住下去,
既然林口都住了,也許搬去別的地方的社會宅也不一定呀,
這樣去猜想是沒個準的,最重要還是能負擔得起,
住社會宅要省租金能買房只是個目標而已,
若是往後各縣市一堆社會宅供應的話,請問這目標對那些人會不會動搖呢?
一定會的,不是每個人的經濟能力都有機會的,或許買房是夢想,


轉貼一下
新北永和 秀朗青年社宅開放線上查詢,1月25日抽籤
城鄉局局長柳宏典表示,本案是全國首創與派出所共構的社會住宅,將原老舊的永和秀朗派出所拆除,重建為地下2層、地上9層的建物,1到4層提供作永和秀朗派出所使用,5至9層作為青年社會住宅向有需求的民眾招租,不只派出所建築設備翻新更保障社宅及周邊居民的安全。而且全棟納入無障礙通用化設計,獲得全國第一件「住居空間通用化標章候選證書」,住居空間的通用化就是要讓全齡通用皆可安心居住,對於居住安全及管理更是雙重保障。

可見政府想通了,其實要蓋社會宅的土地多的是,老舊公家機關拆了共構就多的是,新的公家機關共構也行,
安養長照中心也可以與青年宅共構,真正要擔心的是那些房東,越來越多的社會宅與越嚴的法規,
遲早會逼得那些房東要誠實報稅或加入政府租屋平台的,萬事起頭難,就跟電動機車一樣,現在gogoro不是開始滿街跑了,
你問他們回得去油車嗎?那換個角度想,住社會宅有得選繼續住下去回得去租那房東的房子,或是咬牙買那貴桑桑的房子嗎?
所以六年的時間會蓋多少的社會宅不曉得?但肯定的是若持續蓋下去,上述的方法蓋一堆,肯定的是能住的機率一定會高很多,
就跟電車佔比只會一直提高的道理是一樣。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