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捷運局官網(以excel加以後製整理過)藍紅兩線目前仍包辦了前十名,扣掉共有的台北車站,藍線在前十名內仍是壓倒性的多數.橘線的頂溪往前十挺進,差距甚微.劍潭站的進出人次有不斷下滑的趨勢,幾年前尚為第六第七名的大站,目前已跌至第十名.過些時日,頂溪有望為橘線在前十名搶下一席之地.至於溪北的橘線各站,清一色全數落於60名外.一條橘線,溪北溪南的運量截然不同.再以三重站為例,依靠雙捷運交會的題材,在機捷通車後,能否擺拖將掉出100名的頹勢,仍待觀察.
不知樓主po的用意為何?不過進出人數明顯與房價無關?難道淡水比象山周邊貴? 其實現在買新北市的房,出價真的不難,直接查實價登錄,從當地代表的建案2-3年前最高均價,直接打八折,再看你想買的建案與這代表建案的價差,這樣差不多就知道行情在哪?附上依據:土城、林口、新莊、板橋、中永和與新店都一樣。
雖然跟房價不一定成正相關,但如果是開店面就有關。看淡水站進出人數排那麼前面就知道,這就是為什麼之前有報導淡水店面殖利率在雙北最高。所以說淡海輕軌蓋好沒人坐我也不信,光是直接連到漁人碼頭這段就吸引一堆人過去了。
原來住在象山周邊的消費強度比住海山站差囉! 我今天真是長見識了,我的同事普遍是口袋越淺的住離市區越遠!大家雖住新北市,還是希望小孩唸台北市好的國中小,畢竟新北市的國中小程度太差,所以還是離市中心近比較方便接送! 不過沒錢也只能住遠一點,靠捷運了!
Chocky wrote:原來住在象山周邊的...(恕刪) 我前面已經寫的很清楚了,捷運站週遭商圈消費力道可能強度的參考.那種豪宅群聚的地方自然又是另一個光景,事實上這些人搞不好連捷運都不搭.你舉的例很容易想一想就知道不是這樣推論的.象山站週遭最近的商圈在哪,屬於哪一站,消費力道如何?應該不用多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