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
買家不買最大,是為了房價可以降到何理範圍。
然而,賣家不賣最大是存什麼心態?有道理嗎?
問題二:
再醜的車都有人開,再爛再貴的房子都有人買,
各有各的需求我不予置評,但買貴買爛了還
可以稱讚房子好、CP值高、建商好⋯,
我已經分不清到底是真聰明?真傻子?真盤子?
房價緩降或不降了,是不是該歸功這群財力雄厚的貸款者?
*最近感觸1件事,也許真的有錢人會買高價房也是為了買鄰居,
格調不同,對事對物對人的想法與見解都有所不同吧?
很多人遲遲不敢進場就是怕...買到非最低點
然而,賣方深怕賣便宜。而選擇乾脆不賣
如果賣方不缺錢,買方買不到這間。你可以去其他地方買吧?
若要賣方賣你,自己加價&說服賣方才有機會可能買到這間
再說,何必強迫自己一定要買這間?
2.買東西,最重要的是不要後悔
房價的高低,對於居住戶其實沒有很大的差異
有影響的是買賣雙方而已,因為那多少會影響成交的價格
如果你不需要房子,何必在意房價高低?
就像不開車的婆婆媽媽,根本不會在意油價高低
因為油價對他們來說,是根本沒相關的事情
他們在意的是菜價,因為他們會去買菜 瞭嗎?
任何東西都有一個價格
在交易時,都是由賣方先丟出一個價格
買方有興趣,才會跟賣方再來討論價格
絕對不可能會由買方在主導價格,就算是大量採購也不會誇張的降價
以可口可樂為例
一瓶600CC瓶裝可樂成本不到$5,在便利超商賣$29
量販店平均賣$27
忽然想喝,去比量販店還貴$2的便利商店買是盤子的行為?
你有沒有想過,可口可樂他賣$10就有賺錢了 那為啥他不賣$10就好?
然而為何在COSTCO花$20買個杯子,卻可以讓你無限暢飲多種飲料?
至於買貴的房子,是為了買好鄰居這點我持保留態度
應該要說...找一個跟自己擁有相同消費能力的鄰居,基本上會跟你的經濟、教育水品會相類似
畢竟,好的鄰居讓你住的開心
不好的鄰居則會讓你住的擔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