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蛋黃區往溪北地區靠攏對未來區域性房價影響深遠

今天在下想談關於未來蛋黃區將整個往西北方向移動
對溪北地區房價所帶來的影響 以及其他有可能衰敗的地區作討論
以下列出三大因素供各位參考

1.台北市中心西移
2.新北副都心發展成熟
3.新北市政府計畫打造溪北地區為產業創新中心

將來新莊三重蘆洲的房價肯定會頂天
雖然現在已經是天價了
但只會越漲越高 這是趨勢...

房價漲福總是一體兩面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也因為蛋黃區位置的變化 其他目前的受惠區域當然就萬劫不復了
像是永和一定是首當其衝
早期不經規劃導致的街道零亂問題 住民結構沒有經濟爆發力的問題
住民結構年齡老化問題 都可能是造成目前永和房價停滯不前的原因

將來又沒有靠近北市這項唯一優勢 這絕對會成為永和大崩盤的致命因子
2014-07-06 23:19 發佈


ZZZZZ

EGJD wrote:
今天在下想談關於未來...(恕刪)
我預期三蘆會漲到每坪500萬,各位還沒下手的還不趕快去掃貨,晚了就來不及囉!
EGJD wrote:
今天在下想談關於未來...(恕刪)
EGJD wrote:
今天在下想談關於未來蛋黃區將整個往西北方向移動...(恕刪)


第一句話的"願景"可能要30~50年後才會成真
而最近最夯的話題"北北基合併"已要求坐下來談並制訂時間表
這些被瞧不起的"北市近鄰"出路就很有彈性了

北北基合併整體來看結果都將大大不同
實際一點,西區翻轉不是只靠口號,要看實際進度.
市府/中工的雙子星的新約都還沒簽,台北市中心西移連1步都沒踏出去.只有願景口號,沒實質進度.
能串聯溪北發展的機捷和西環+北環也都沒通.
讓溪北能串聯北區的北環捷運甚至"連審核都還沒過",最快10幾年後才有機會通車.
西區重要的290公頃社子島開發案(以及蘆社大橋)也不是10年內能搞定的.

這未來其實還很遠,蛋黃區的位移往往是20年以上的過程,最快也要2035~2040年.
只能說長遠的藍圖隱約看的到西區的翻轉契機,但就算下一任甚至下下一任雙北市長畢業,
也不可能達成這些目標,需要4-5任期的持續努力.
溪北10年內頂多能逐漸脫離郊區的定位,把工業區轉型,引進大型商業設施,以重劃改善居住環境,
就算成功發展了,先把第一步踏穩再說.

房價和發展是否能成正比則不一定,目前房價是受資金驅動,
這一波美日歐接力擴大寬鬆,能否持續下去,只有上帝知道.
溪北定為產業交通核心...所以應該是生產倉儲重鎮,方便連接桃園機場與台北港。
溪南則將培養為新北商業核心...

那張圖的三都心的分類有用義,但不用太認真照字面上意義來看.
人文商務也是有產業創新的行業,以及部分的政經,
國家政經中樞也是有人文商務和產業創新.
產業創新也是有人文商務的行業以及部分的政經.
企業廠商也不會照這張圖去,而是哪邊有機會就去哪邊...

市府放那張圖只是講個未來偏向的糢糊大方向,而不是0%和100%的明確分類.
51%也是大於49%. 但其實只是比例上的差異.
溪北被設定偏重生產物流,是因為國道以及近台北港與桃園機場,
所以未來五股新市鎮有半數要當物流園區.
而溪南人口多於溪北是傳統人口密集區有現成的商業規劃,自然被設定偏重人文商務.
但不會說溪北就一定是生產物流研發, 或溪南就一定是人文商務服務,未來都是混雜配置的.
只是某方面多幾%,某方面少幾%的差別,若不是相關行業的人,其實差異也感覺不明顯.

比喻來說,有點像全家和7-11的商品各有偏重的優勢,但實際上差異不會很絕對.
不會因為全家的冰淇淋稍強勢,就認為7-11的冰淇淋沒人吃.
不管趨勢是什麼,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自身建設齊備或建設越多的區域永遠是強勢區域,老把過橋就有掛在嘴邊,自身乏善可陳的區域才需要擔心。

另外,即便北市蛋黃區往西移,也看不出對永和有何影響,現在永和到北車本來就頗快的。
台灣歷史上建設都是跟著地方首長走的
在任一種做法卸任換別人又是另一種做法
除非是中央已核定的項目
中央沒有核定的除非首長任內能完成
不然討論"遠期發展"都是多餘
倒是北北基合併在最近也許有快速推動的契機
一旦成為事實"結果將完全不同"
台北市`新北市將來有一天
將會合併一起為大台北區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