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北市建商比較聰明,工業住宅都沒事,台北市建商該轉轉彎了...

台北市建管處針對內湖五、南港工業區違法工業住宅,去年成立專案稽察小組,2013年4月至9月共稽察10座社區,並祭出單一社區30萬元罰金,去年10月因屆滿改善期限,首次採「一層一罰」,總罰金高達3180萬元;今年2月台北市都發局則發佈「類違規住宅」繳納保證金制度,但僅適用新申請建照者。 針對已經遭列管的內湖五期、南港工業區10座社區,要求各樓層恢復為廁所、機電集中放置,建管處最新稽查發現,其中5個建案有部分違規樓層尚未改善,包括「興富發領袖」有13個違規樓層、「新潤悅峰」有11個樓層、「遠雄藝朗」及南港「鼎峰」各有3個樓層、「世界心」則有1個樓層未改善。 因此建管處針對31層違規樓層,仍採「按層處罰」,每層罰金30萬元,共祭出930萬元罰金,換句話說去年至今已針對內湖五期、南港工業區祭出4410萬元總罰金,建管處更預計將在6月底再次稽查。至於近期也受關注的大直美麗華周邊娛樂、商業區違規住宅,建管處也將採同一標準調查處置。

像華中橋的"世界V1"就聰明的多,公廁保留不動,要自家廁所的就在自家辦公空間隔間蓋廁所就解啦~~
2014-05-13 11:17 發佈
工業住宅非法變更為住家使用跟販賣
這就跟警察局轄區內的酒店一樣
誰都知道,就只有政府裝作不知道

我覺得政府反正也只是隨便做做樣子而已
沒有真的要取締或管理

而我一眼卻看不完 wrote:
工業住宅非法變更為住...(恕刪)


首次採「一層一罰」,總罰金高達3180萬元;...... 因此建管處針對31層違規樓層,仍採「按層處罰」,每層罰金30萬元,共祭出930萬元罰金,換句話說去年至今已針對內湖五期、南港工業區祭出4410萬元總罰金,建管處更預計將在6月底再次稽查。.....

政府沒管理???

我覺得應該是要修法啦
公務員基本上是依法行政,要他用道德觀點去稽查,難上加難.

光看一堆北市建案都有二次施工就知道了
台北市重慶南路 一境


工業住宅比較新的
中和 元氣大鎮.,第五大道 紐約. ....
淡水 比佛利
新莊 .....

早期還不敢這麼大剌剌的廣告,或是蓋很多戶.
上述這幾個建案.可厲害的.有的甚至上千戶.

建商在這種事情的態度感就像是嫖客被抓到.罰小錢了事.
警察抓個意思,建管處或是工務課,作作樣子,繼續二次施工

最好笑的是查無行銷住宅使用事實.看到鬼,路上一堆傳單,當年連水果日報都有登廣告
還強調生活機能近學區.....工廠近學區是要幹嘛.


tomliu36 wrote:
首次採「一層一罰」,...(恕刪)

罰有用嗎?建商賺的這麼大.且罰款會不會繳都還不知道...
台灣很多事情都是先放任不管.後來再做做樣子.
要嘛當時就該稽查.且在賣的時候也很好抓了.再來就是重罰喝止想購買當住家的人.像現在有人會怕買違規的工業宅嗎?
難怪現在都蓋乙工宅.大家也都買單.
這樣改格局還有違反室內裝修辦法的問題, 但新北市府都能搞代金就地合法了,當然不會處理,朱市長的政治「實力」也因此更強大了,連媒體都擺得平。

goethe0214 wrote:
這樣改格局還有違反室內裝修辦法的問題, 但新北市府都能搞代金就地合法了,當然不會處理,朱市長的政治「實力」也因此更強大了,連媒體都擺得平。...(恕刪)




很久以前新北的工業住宅就不斷送件要變更為一般住宅.
都是新北市府過了,到內政部就被打回...因為工業地取得價錢跟預期使用項目就不是住宅.
如果開了這方便門,將來大家都用工業地蓋住宅就好了,整個都市計劃也不用計畫了.

為何現在心北視自己就可以用代金就地合法了?
內政部不用管了?
被罰的都是把應該設在公共區域的洗手間封起來, 或是改門讓鄰近的單位使用, 當然是會被查到

只要乖乖的把公廁留好就好了

只是會犧牲一些公設比

辦公室內部自己要做洗手間跟廚房是管不到的
calvin0122 wrote:
被罰的都是把應該設在...(恕刪)


但是我又想到公廁不動,而把廁所跟廚房自行另外施作在辦公室內,管線的部分就不知道要怎樣拉了,有可能 需要洗樑穿孔,以後樓上或是自家漏水的問題會不會機會較大?畢竟這些管線不是建商一開始就施作的,廁所跟廚房的位置大家也都不一樣,不知道自己規劃的主臥頭上會不會是糞管??
認同如影隨形大的說法...

罰個4000萬會痛嗎?
你一坪多賺20萬 4000萬只要多賣200坪就回來了
你是建商你會痛嗎?

其次 被罰了可以像遠通一樣提起行政訴訟再賴 又不是非繳不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