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兩人年收入大約130萬,應該算是一般,不算高也不算低,
看屋看了大半年,還是下不了手,
因為中古屋格局屋況好一點的,大概都要1600-1800萬之間,
我們若硬要買,也是可以買的起
但可能就不敢生小孩了,而且生活品質會變得非常差
以之前我很喜歡的元氣大鎮來說,聽說七八月成交的都要41~42萬了,
也看過一些新成屋,新莊蘆洲,但是大概單價都要45-55萬之間,
坪數大多在48-60坪,還有更大坪數的我跳過不看了,這樣總價大概要2300-3000萬之間,
也去北大看過,北大那理成交價現在一坪都要30幾萬了
這樣的總價,若長輩沒資助,一般家庭怎麼買呢?
台灣人的工作收入並沒有成長啊,薪資反而倒退20年了
而且又有少子化的問題,去年新生兒人數只有17萬不到(過去新生兒最多的一年是40萬)
建商到底要賣給誰?可能是投資客吧
以及政府到底在幹甚麼? 為何我們薪資沒漲,房價卻漲成這樣?
未來人口變少(新生兒少以及台灣進入老年化),薪資我覺得也很難再成長了,
那麼房價有無可能在5-10年內崩盤呢?
正妹Lisa wrote:我10年前首購買房,個人收入跟你們兩人差不多,購屋總支出大約850萬(貸款560萬,利率2.3),同時期也有一些同學同事首購買房,總支出也都差不多在這附近。
我們兩人年收入大約1...(恕刪)
當然我是比較保守的,因為我是用個人收入去計算,雙薪家庭自然收入會更多,不過總支出還是應壓在一千萬以內,以樓主來說,兩人加起來130萬,還是不要超過800萬比較保險,畢竟每年還是要有一些結餘才行。
人的慾望無窮,但是預算有限,勢必要有所取捨,樓主看的那些房子,應該都是蠻新的大樓吧,恕我直言,我心中只浮現了四個字:眼高手低,我們收入比你們多的,當初房價低,但是買房子也是只看舊公寓而已,唯一一個買新大樓的是買在桃園,現在房價高漲,怎麼你們反而只看新大樓?
正妹Lisa wrote:賣給買的起的人。
建商到底要賣給誰?
我們兩人年收入大約130萬,應該算是一般,不算高也不算低,
以在台北而言,算是偏低了
很多家庭一人的年收入就高於你們兩人的年收入了
看屋看了大半年,還是下不了手,
因為中古屋格局屋況好一點的,大概都要1600-1800萬之間,
我們若硬要買,也是可以買的起
但可能就不敢生小孩了,而且生活品質會變得非常差
我想要請問以你們的收入
怎麼買的起1600萬的房子?
除非自備款有1000萬
貸600萬,每個月還3萬才有可能吧?
以之前我很喜歡的元氣大鎮來說,聽說七八月成交的都要41~42萬了,
也看過一些新成屋,新莊蘆洲,但是大概單價都要45-55萬之間,
坪數大多在48-60坪,還有更大坪數的我跳過不看了,這樣總價大概要2300-3000萬之間,
也去北大看過,北大那理成交價現在一坪都要30幾萬了
既然這種房價你沒辦法負擔了
是否去看屋齡舊一點,更外圍一點
而不要眼高手低?
換個立場
你現在買一間1600萬的房子
以後也會希望能漲到2300~3000萬吧
這樣你才有辦法換屋,不是嗎?
這樣的總價,若長輩沒資助,一般家庭怎麼買呢?
還是有人買的起阿
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不靠父母的
很多做生意的,往往都很低調
建商到底要賣給誰?可能是投資客吧
建商除了賣投資客外
還有換屋族,置產客
有些人很早就買屋了
他住起年後,房價有漲了,且也存了些錢
他就可以賣掉原本住的房子,去買新屋
而有些華僑,也會在台置產
這種房價對他們來說算很便宜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