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剛剛發在別處的文章轉來這裡似乎比較適合
嚴格說起來,我是從今年一月開始看房子
前半段的時間我主要是選擇中永和捷運線前三站這塊區域
因為與家長住的距離比較近
而且附近的生活環境機能也是我所熟悉的
但是兩三個月看下來,這些地區的房價實在是令人乍舌
中永和什麼樣詭異的房子都有
很多環境條件、地段很不像話的竟然也都開價55萬/坪
一看也知道是投資客的案件
也遇過比上述更糟的案件
屋齡超過35權狀22開價1050
然後在我表明不喜歡之後房仲立刻砍了200問我要不要的情況
之後由於考量到上班的因素
所以索性就將區域鎖定在林口
近兩三個月從預售屋 新成屋 新古屋 到中古屋
看了遠超過50間的物件
原本以為
相同的預算在林口可以輕輕鬆鬆找到條件不錯的房子
但是事實證明 我錯了
確實,便宜的房子不少
但是環境 生活機能 地段 屋況等等的條件綜合之下
目前有興趣的而且有出價意願的頂多3間
在預售與新成屋方面
看了三家有小坪數規劃的建案
力璞勤 & 峰閣 & 法國四季
先說力璞勤
位在重劃區前中段 訴求扶輪公園豪宅區的小豪宅
開價35 總價落在1498
開價之硬 前所未見(林口區啦)
峰閣
位在前段 躍世紀正後方
我在淺銷期進去問的
只剩2樓 & 4樓也就是所謂的滯銷樓層
開34 總價落在1400
但由於當時連跟樁子都沒打
我很難看見代銷說的那個未來= =
聽房仲說 他比我晚一個禮拜去問
就開到37 = = (吃神嗎?)
最後一間
法國四季
位在很後段,是已經交屋的新成屋
聽說蓋屋特快的建商 林口區的第10期建案
開28 代銷給24 總價落在1150
之後聽父母說 代銷透漏還有3萬/坪的議價空間
高樓層 很吸引人 但是看他格局空間圖就覺得這間建商實在是很皮
簡單說就是兩個字 "二工"
恁伯出錢 違建責任也是恁伯擔
我知道林口應該有8成的建案是有這個情形
但是感覺就是不爽
所以也沒再談下去
新古屋&中古屋方面
上述所說50間裡面能符合理想的就三間真的不誇張
第一間在家樂福樓上 某大建商的造鎮社區
面大馬路視野幾乎無限
(但是這一兩天才知道原本無限視野的綠地現在被規劃為選手村預定)
但是由於我出價的價格遠低於屋主的底價
所以連斡旋金都沒收就被打槍了
之後聽說賣掉了,為那個新屋主開心~
因為未來無限視野的綠地會插一根20層樓的選手村= =+
第二間靠近扶輪公園
文化三路裡面
小社區 可惜房間大小被父母打槍
殘念
第三間 也是我現在正在周旋 呃...斡旋的一間
也是在扶輪公園周遭 靠近文化二路
雖然屋況不是很好
但前後看了三次大家都很喜歡
就與房仲談斡旋的事情
我參考了房仲自己的實價登錄價格
我挑選了該區域的平均價格來談
但是跟屋主還是有著接近100的價差
前前後後的洽談
我增加了30 也超過了家裡可以接受的價位上限
同時與我競爭的還有一位但是聽說上限也跟我一樣
因此現在就等仲介的回答
雖然很喜歡 但我還是看開了
不過讓我感冒的是 我已經釋出誠意了 卻看不到賣方的誠意
沒有就從頭來過 畢竟我不想鬧家庭革命去硬買
總結
中永和什麼奇奇怪怪的案件都有
像整棟都是投資客的指標建案 新時代
到客廳開窗開在樓梯間的詭異格局老華夏
房子整體感覺來說 遠遠不如林口
巷弄什麼都也沒林口這麼整齊寬敞
但是光是位置與生活機能就打死整片林口
但是林口的生活機能也在漸漸成熟中
馬路也很大條車很少 空地很多 會起大霧
其中有一點給我的感覺很像美國 就是去哪都要開車
不過希望里程計費快點實施
不然走個五六公里就40塊 很傷啊!
每個地方有各自的優缺點啦
林口這個區域是我近年工作之後才接觸的
文化 一 二 三路現在看來真的路很大(相較中永和) 車也不多
再加上離高速公路又近
在五楊通車前 林口往南往北都會塞
現在通車之後 很少看到塞車 反倒是新莊五股路段還是沒有改善
再加上日後的里程計費 這些因素更加讓我覺得林口是個可以選擇的地區
冬天冷 起大霧 潮濕 衣服難乾 這些都還可以用一些家電來克服
只有附近周遭生活機能是需要時間來成熟
算是一種賭博
之前看某房仲給的資料
林口近兩年的人口已經從5萬增加到8萬
(上述資料我沒有查證 也懶得查了)
這種成長速率相當驚人
我很好奇林口人有沒有感覺人變多了
現在假日及平日晚上逛下來
發現林口的空屋率還是很高
(評定的標準是 冷氣的室外機+窗簾+有無曬衣物+晚上點燈)
很好奇如果建案一個一個蓋好加上如房仲說的 自住客買盤多
納在人口持續增加之下
只靠這幾條大馬路 真的有辦法消化上下班人潮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