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淡海新市鎮將提供1.1萬戶的合宜住宅

淡海新市鎮再開發!營建署修正淡海新市鎮開發計畫,先鎖定2期第1區的登輝大道以西土地,面積為655.24公頃,設立產業專區、商業區以及住宅區,開發經費約720億元,預計明年可望先動工整地。

 經建會昨(4)日通過營建署提出「修訂淡海新市鎮開發執行計畫」方案,該方案原先是3期,營建署修正為2期2區,總土地面積高達1,613公頃。不過營建署準備先開發登輝大道以西的第1區,至於登輝大道以東的第2區,面積有512.52公頃,暫時不開發。

 營建署副署長許文龍表示,配合政府提供合宜住宅或社會住宅,以紓解大台北都會區高房價,同時,也為協助產業發展,因此匡列土地,設立產業專用區,作為台商回台的儲備土地。

 根據營建署的規劃,目前淡水登輝大道以西的土地,面積約655公頃,不過大部份為私人土地,依據法令,地主取得40%、公共設施40%與政府20%。

 因此營建署可以規劃的土地面積為130公頃,當中會有62公頃劃作產業專用區,47公頃為商業區,剩餘22公頃為住宅區。

 許文龍表示,1公頃提供400~500住戶來推算,22公頃將可容納1.1萬戶。至於產業專用區,優先讓六大新興產業與四大智慧型產業進駐。

 許文龍說,依據法規,未來產專區的土地,租售均可以,但如果屆時試算當地行情價,採用租賃模式較划得來,也不排除將採出租方式。

 他進一步說 ,目前粗估1公頃開發費用高達1億元,儘管營建署有新市鎮開發基金可以支應,但是多數經費還是需向銀行團借款,整體開發經費達720億元。

 而用來聯結淡水與台北市中心的淡海輕軌,則是在民國107年完成,將作為淡海新市鎮二度開發的聯外交通。

 現階段淡海新市鎮再開發計畫,仍需經由內政部都市計劃委員會以及環評審查通過,預估明年將先動工整地,並在民國108年徵收完畢。
2013-02-05 18:27 發佈
交通可否先搞好

i need 淡江大橋
我也是認為 淡江大橋 +1
現在只靠關渡橋很容易塞車~
淡江大橋 +1...
規劃了20幾年了.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真是大有為的政府阿..
已經給了快速道路了,我猜短時間政府不會再碰淡江大橋了.
政府 :淡江大橋??不要輕視下一代人的智慧, 留給下一代解決吧
只有蓋淡江大橋才能有限的紓解淡水車流
然而 要蓋淡江大橋 有個很大的前提
就是八里的挖子尾聚落和保護區 走入歷史
另外淡水端沙崙路勢必要拆掉一堆中古大樓
不拆的話就得另外徵收大面積土地作迴旋匝道
難度不低
光是環評就可以吵翻天
偏偏這幾年 淡水人口還會繼續移入
因此 淡江大橋沒蓋 卻拼命蓋屋
淡海新市鎮勢必天天噩夢
加上淡水台北就那麼一條路
哪天台2線變停車場也不令人意外了
淡江大橋作隧道式才有需要徵收一堆大樓吧,是否搞錯了?
對於中正東路紓解最有益的是淡北道路,不是淡江大橋,
想想往哪個方向的車流會比較多,就知道了。

gishileh wrote:
只有蓋淡江大橋才能有...(恕刪)
HI,BABY
我的看法和pdsl前輩不一樣,我認為淡江大橋效益比較大,如果有淡江大橋的話,
新市鎮或其他淡水舊市區要往南可以走淡江大橋接台64縣直接上中山高,
要往新店、板橋、樹林等也可從淡江大橋接64號,往五股、泰山也不一定要走關渡大橋,
反觀淡北道路只有對於往台北市的人比較有利,可是關渡大橋的塞車問題並不會解決,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台64縣有可能會塞得更嚴重~~
不過現在講這些也沒多大用處,淡北也暫停了,淡江大橋根本沒動靜~~

pds1 wrote:
對於中正東路紓解最有益的是淡北道路,不是淡江大橋,
想想往哪個方向的車流會比較多,就知道了(恕刪)
你沒有做公共事務服公職 不知道我們現在做事有多難 光是要擺平一堆利害關係不同的個人與團體 就要費九牛十虎之力了 民粹 民意 環保 各方明的暗的角力互鬥 不斷激盪 如何做事呢

做事要抓重點抓要害 從容易的先下手 現在重點不是淡江大橋或淡北道路那一種效益高 而是淡北道路比較容易達成 多少可以紓解當地的交通擁塞現象 這樣閣下懂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