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捷運宅(共構捷運宅) 是有使用年限有限制

買捷運宅(共構捷運宅)還會有“地板小震動“一點點問題



以免有人或被不非不肖仲介化詐
-------------------------------------------------
所謂【 捷運宅,是沒有產權的持份土地住宅】
捷運宅一般是約50年住權後,就要拆掉或歸還給政府




2012-03-07 17:09 發佈
shinse98 wrote:
我說的五、六分鐘,只...(恕刪)

專家是誰?
捷運宅就是捷運共構宅,其他的都不算捷運宅~ (仲介的話術聽聽就好)

另捷運宅都是SRC蓋出來的,防震強度高很多整個建築物也比較不偷料,光SRC這一點就贏過RC不知多少

再說台北區的捷運宅量很少,有錢真的可買一間來當收藏品

捷運宅,一般坐車民眾是上不去的,門禁走道都是分開的而且都管理的不錯,另地下化也無震動的問題

光想坐捷運直接到市府站吃吃喝喝逛逛,也不用管天氣好不好,車好不好停,還帶什麼傘,這一點就值啦

wayne111 wrote:
捷運宅就是捷運共構宅...(恕刪)


SRC 跟 RC做得好不偷工減料的話防震都很不錯.

當然RC通常不會蓋很高10樓就差不多了.

防震的理念也是不同的.
wayne111 wrote:
捷運共構宅捷運宅就是捷運共構宅,其他的都不算捷運宅~...(恕刪)




現在房仲的話術都是這樣的,說自己的案子離捷運10分內可抵達算是捷運宅唷,以為這樣就可以把價格

給加了上去,真的是想太多了,捷運共構宅才是真的捷運宅嚕!

其他的都是拿來加價用滴~

shinse98 wrote:
純捷運宅--就是捷運站體樓上,但會噪音 連用手靠地板就會感覺地下有列車通過,這樣很少人會買這吧~且出入份子很亂,雖時可跑到你家樓頂去逛逛--且現看到大多是商業大樓,或是套房產品


我住過兩間純捷運宅 都沒有你說的問題

第一,地板並不會震動 也聽不到車廂進站的聲音
第二,人潮很多,但我住過的兩戶管控都很嚴格,自己忘記帶門禁卡還近不去,更遑論有人會晃去你家頂樓 比一般公寓產品安全太多了

至於優點,光下雨天完全不會淋到雨這一點就讓我覺得我離不開捷運宅了(笑)

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囉!
其實這種魚目混珠的現象, 在很多地方都有 :

夾層跟樓中樓明明就不一樣, 一個是非法 (權狀上沒有登記), 一個是合法的; 房仲最喜歡用....
新古車 : 原本是指業代為了衝業績, 找人頭先領牌, 之後再慢慢賣; 這種掛牌車, 里程數卻跟新車差不多 (一般約在 100 km 以內).... 現在網路上一堆兩三年的車, 里程數千, 也敢號稱新古車....

另外, 新竹捷運是什麼 ? 連台鐵的網站都把那些站叫做高架通勤捷運站了 (http://www.railway.gov.tw/tw/CP.aspx?sn=3734&n=6872), 所以新竹就有捷運了, 呵, 四,五個站捷運....

唉 ~~

cavapasnon wrote:
我住過兩間純捷運宅 ...(恕刪)


現在新的捷運宅門禁有些已經導入指靜脈或視網膜辨識了,不用擔心忘了帶卡進不去...

shinse98 wrote:
純捷運宅--就是捷運站體樓上,但會噪音 連用手靠地板就會感覺地下有列車通過,這樣很少人會買這吧~且出入份子很亂,雖時可跑到你家樓頂去逛逛--且現看到大多是商業大樓,或是套房產品

上面這段話,我建議你換個專家,這個專家就像台北現在很多的"假"豪宅一樣,是個不專業的"假"專家。
事實請參考一下cavapasnon寫的。
cavapasnon wrote:
我住過兩間純捷運宅 ...(恕刪)


shinse98 wrote:
A級捷運宅--能走路十分鐘內到家者,且週邊生活機能很優、又完善的,如有各式大賣場、近公車乘車站等---這才是正統捷運宅,專家說的捷運宅都是離開捷運站體的公寓、大樓等,不論新屋、中古屋等,有上述地理條件優位者就算是了


上面這段話,要再加一個條件,從這個捷運宅走到捷運入口,全程都要有騎樓遮風避雨避太陽,沒有人願意一早走去上班,雨天要撐傘,夏天要撐傘的,所以才是個A+級捷運宅。

報告完畢!
走十分鐘才到捷運站對我來說太遠了,我覺得大概走路5分鐘以內才真正配稱的上"近捷運"這3個字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