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蘋果-板橋區房市研究報告 2011年7月第4週
綜合7月份市場觀察現況:售屋相對減少,價格不跌反漲。
自住型買方需要購屋,而市場選擇太少。游資太多,游資買方觀察奢侈稅實施後的情況,價格也沒有反轉下跌的情況,所以會開始認同現況緩慢上漲的價格。
<最新板橋區成交行情>
千禧園2房成交 每坪43萬,屋況有整理,買方投資客。
溫哥華成交 每坪43萬。
非常歐洲成交 每坪41萬。
正隆廣場高樓層成交 每坪35.56萬。
江翠區原貌屋頂加 每坪37萬斡旋中。
史丹佛高樓層 買方出價每坪60萬,賣方惜售。
「如何讓您的房子賣高價?」
有房仲前輩教導過小弟,一間房子如果要在短期內高價成交,主要影響的有四個因素。經過小弟從業五年的實際印証,的確是很高明的分析,細項的部分小弟再加強補充。
四個因素:「地點、屋形、價格、屋主」
首先是「地點」,地點是買方最主要的需求屬性。
如果您是屋主,如果您的房子是在好的地點,就會變成您選擇要賣給誰,而不是等誰來買。
在板橋,十個買方裡面有九個找捷運站附近,另外一個找學校旁邊。
地點也會影響後續房子的增值性。基本上「強者恆強」是較安全的選擇。
在房市明顯看漲的時候,熱門地點會帶頭向上漲,而當房市下修的時候,熱門地點的抗跌性也會明顯表現出來。
「屋形」則會影響買方的接受度。
正方形的屋形,隔局明顯的會比狹長的房子好規畫,更別說是「三角形」之類的房子了。
「地點」和「屋形」是屬於很難變動的因素。除非都更變更地點,或是利用「增建」變更屋形。
「價格」影響買方的看屋意願。
房仲有一句玩笑話:「沒有賣不掉的房子,只有賣不掉的價格。」,這句話很直覺簡單。
但如果您是屋主想要賣高價的話,就要思考讓「房子的價值大過於價格」。
「價格」想要賣高,就必須要思考如何讓買方認同房子的「價值」。
當買方對房子的認同價值上昇,自然房子的價格也會上昇。
「價值」的簡單增加方法,包括屋況的清潔、環境的綠化、室內明亮度的改善等…
更專業的手法,可以請教適合的房仲人員。(例如小弟曾經賣過新埔的一間公寓,成交每坪29萬,當時平均成交的行情是約23、24萬。)
「屋主」影響售屋的速度和交屋的順利度。
如果您是自售,那麼最好您要對行情很有概念,再加上對「談生意」有經驗。不然很容易越賣越煩。
當您對行情不熟悉,就算買方出價合理,您當時也不見得願意賣,就會變成「拿錢換經驗」…
有些屋主很久沒有房屋買賣的經驗,自然對現在房仲常見的「斡旋」、「安全交易」(屋主拿到買方款項的時間點和一般房屋買賣有相當的差異),不見得能接受,自然就會影響交屋的順利度。
一些從業心得,希望對您有幫助。
小弟目前是板橋房地產市場的第一線從業人員,有幸常常接觸仲介店東、建商、開發公司前輩,有鑑於一般民眾太容易隨媒體起舞,買高賣低,所以將業界前輩及個人觀察心得整理出來,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下一週,我們來研究「如何將房子高價出售? 實戰篇-地點」,敬請期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