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591上有個大坪數條件還不錯的房子,可是卻用一張以前我曾經看過的小坪數客廳照片充數,我好奇打過去問,該仲介回說抱歉、照片放錯了,而且如我所料該案件賣方目前暫時不賣(或已經賣出),接著詢問我的購屋需求為何,他可以介紹其他類似的案件.....
這種丟一些餌料到網海中,等著大魚上鉤,算是房仲業常見的手法。
我常在想,難道這一行就真的需要練就一身扯謊的功夫才可以生存嗎?
其實我一直認為房仲業的服務費慣例趴數極不合理,什麼賣方4、買方2....,就算是賣方2、買方1,我都覺得太貴太貴!!想想看,一個一千萬的房子,就算以『超便宜』賣2買1的服務費計算,就要多付30萬給仲介(有賣過房子的都知道,什麼賣方買方,仲介費都是買方全買單的啦....)!這已經不是服務費的本質,
而是跟屋主變相索取『分紅』。可憐的是,台灣的民眾早已被教育成買賣房子還是要找仲介,理由是:交易比較安全、售後比較有保固、比較能賣好價錢、自己賣很困難.....。唉!
交易比較安全:找個合法代書、屢約保證做好就很安全的啦!(前幾天還有離職仲介拿斡旋金跑路的新聞)
售後保固:別扯了,還跟你保固喔?妳當作是3C產品到府收送?
比較能賣好價錢:現在資訊發達,能賣多少自行拿捏,還沒接到你的案子就說你家絕對可以賣多少多少,接了之後就跟你說現在情況不明,這價錢可以了啦還是入袋為安...,想要等到盤子來買可遇不可求啦~
自己賣很困難:因為都是一堆仲介打來要你給他們賣...(因為買家都被教育成買房就該找仲介)
現在的確有像591的網路平台,讓買賣雙方有可接觸的平台,但是也僅止於給雙方聯絡的資訊(它就只賺刊登費),而傳統仲介雖然也有網路看屋,但他不可能給妳買家資訊(想當然爾),因為他要收取買賣雙方的幾趴幾趴重介費(正確的說法是要收買家的高額仲介費),會不會有一個這樣的結合網路瀏覽物件,帶看,處理房子買賣流程服務,重要的是收取平價的服務費?(實在很難接受,已經負了高額的仲介費,連代書費都要買賣雙方平攤,所以我說這幾十萬不是服務費,是分紅)
我真的認為如果有一個有遠見的人(企業家),決定要在台灣的房仲業注入一個新思維,是有機會成功的!如果他把這種不合理的『分紅』收費,真正回歸為『服務費』,不以房子的總價趴數收費,而以區域單一物件定額收費,例如大台北區小坪數套房收多少服務費,中坪數收多少等透明合理收費,利用網路資源,讓民眾知道這是家真正做房屋買賣平台服務的公司,相信會吸引眾多賣家與買家加入,因為比起其他傳統仲介收費少了很多,也就更有意願考慮,加入的賣家越多,就越會吸引買家瀏覽,媒和機會也大幅提昇,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其他維持傳統分紅制的仲介業,進而思考如何調整收費與服務方式,這樣一來,台灣長久以來的房仲亂象也會逐步改善。
其實我自己的房子還是找仲介買的,還能怎樣?會自己上網PO賣的賣家還是少之又少,幸好遇到還算不錯的小仲介(非市面上的大品牌仲介),也順利買到合理價位的房子。但我之前的兩間房子最後都是自己賣出去的,賣的價錢跟我給仲介的底價一樣,只是我替買方省了大筆仲介費,皆大歡喜。其實後來我又想在附近買第一間小坪數,也是找之前的小仲介帶看,感覺還不錯,回家後上591看看附近還有沒有其他房子,正巧讓我看到早上仲介帶看的房子,屋主自己有在賣,打電話過去詢問,聊一聊之後就敲定了,算一算這個上網逛逛的動作,讓我整整省了40萬元!(後來只好跟那位可愛的小仲介說抱歉,實在不是我刻意自己去找屋主,是他自己也有在PO文賣,怪不得我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