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記錄我的第二個家~W丰上

拖了一整個星期的病直到今天回來印度之後好像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了,所以就迫不及待的放上丰上目前的施工照片^^


記錄我的第二個家~W丰上
在濱海路公司田溪旁的休閒步道做的差不多了,只差路燈還沒裝上去而已,今天我就從這裏近距離的看看我的新家吧


記錄我的第二個家~W丰上
一開始當然是先看我買的區域囉,安全措施做的還不錯,而且可以看到樓板的支撐架並沒有馬上拆除,對建物的強度有了一定的保障。
再仔細一看,模板都是新的,而且混凝土的完成面也做的不錯,應該有確實的震動和澆置唷


記錄我的第二個家~W丰上
記錄我的第二個家~W丰上
記錄我的第二個家~W丰上

如果從外部來看,施作過程都還中規中矩的,至少到目前為止可以放心施工品質唷^^

這次回去正在蓋第三樓,下次回去大概會蓋到六樓吧^^希望住在丰上的好朋友有空的話也可以一起來蓋大樓唷^^
2011-04-26 14:15 發佈
我以為是從房子開始記錄~~
結果是從新大樓開始!!
哈哈~
那要記錄很久!

期待你的新房子。
放心
我們會把這個建案品質顧好的
有你的肯定
我們團隊會更好
感謝

ayu520298 wrote:
放心我們會把這個建案...(恕刪)

您是這個建築團隊的人啊^^
那就麻煩您們囉。
因為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的外觀施工品質和工地管理的狀況,是可以挺放心的,
希望你們可以帶給我們一個漂亮的、舒適的、安全的家^^
大家好,我也是丰上的居民哦..我想請問一下 丰上的位置是不是比週違房子地勢低??是什麼原因呢
^^ 丰上應該不會比附近的地勢要低喔,記得我去"巡視"工地的時候,係延著公司田溪走進去的,相對於公司田溪的地勢,他處的位置是相對較高的。
另外,曾經做過功課及現場會諶,整個地形記得是從丰上往台北灣方向低下去的。所以才不擔心公司田溪的另一頭如果有新建案會對丰上的影響,好像甜水郡就在旁邊,丰上目前的基地記得也比那個方向高一點呢。
不過如果看過新市鎮樓高限制及地勢圖的話,應該對新市鎮的樓高、棟距等將來的影響可以放心的。

不過很開心有人可以一起來建這個大樓,希望不要沉的太快才好,因為我常年在國外,還希望許多朋友可以持續分享目前的施工及附近的狀況呢^^
三個星期前還在三樓的組模,剛有網友傳訊息給我說已經在蓋5樓了,我想也許是把一樓多算了一層了,呵呵(一樓為六米高,我剛去數樓層的時候也數錯了呢)因為算算時間,我可不希望進度這麼快呀。
希望在大家的共同督下,我們可以有一個美麗的、品質信賴的好環境、好家園^^
最近綠色能源的議題這麼夯,不曉得丰上空中花園的遮陽版有沒有太陽能發電的功能啊^^
如果有的話,至少公共用電就可以省下來了呢^^

太陽能若要穩定供應用電供工業活動使用的,其它版談了很多了,在技術提昇和運用上還需要一段時間,可是如果是套用在綠色建築的概念的話,半半自己自足的可行性應該會比較高的。

記得淡水的日照時數和天數和全台灣比起來都還在中上的水準,加上丰上本身就有空中花園的設計概念了,所以不知道現在可不可行,或是在將來可以經由管委會管理的方式來設置呢。

所以如果沒有考慮的話,不曉得購買丰上的其它朋友,會不會也期望有這樣的設計呢
買了之後一直沒有去工地看過,從這還可看到照片,真是謝謝您分享呀。

claire96 wrote:
買了之後一直沒有去工...(恕刪)


其實我還蠻希望有其他的朋友可以幫我繼續蓋大樓呢^^因為這只是我一點點拋磚引玉的小小的私心啦^^

因為我常年在國外,每三到四個月才會回去一次,可以因為那是我個人的第一間房子,所以在興奮之餘,更特別想要關心目前的進度和狀況。

不過至少已經得到部份的朋友和施工單位的友善而熱情的回應囉,相信這棟大樓會愈蓋愈有人情味的,呵呵
issacwu0924 wrote:
最近綠色能源的議題這...(恕刪)


根據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64 期"台灣太陽能設計用標準日射量之研究"(103~118 頁,2008 年6月):"北部地區年平均日射量約為9,630kJ/m2day,換算發電量為每天每kW裝置容量可發電1.9度(1.9kWh/kW/day)。"

目前台灣的裝置成本,每1KW太陽能發電,約需20-30萬(含所有的裝置),每KW需要有10平方公尺的面積,有興趣的話可以算算需要多少度的電,就可以知道需要多少建置成本和面積(1度電=1KWh,例:800W的電鍋累積用了1小時,就等於用了0.8度的電)
先來試算一下好了:假設想弄個太陽能給警衛室的冷氣用,冷氣算1000W吧(算耗電了),大一點的警衛室還不只,1小時用1度電,若用太陽能,就要15萬(500Wh,目前約壽命20年),若用市電,一整天都開,要24度,算貴一點,1度5元,一天120元,每年開5-9月,153天x120=18360元,20年要367200元,看起來太陽能拿來給冷氣用還比較划算(夏季日射量夠高),不過還沒有算儲電設備的費用,算進去太陽能20年應該會多花約10萬。

除了太陽能發電較為一般人熟知其限制,小弟對所謂綠色能源之一的風力發電提供一些經驗供參:
風力發電的設備可分為垂直軸與水平軸二種,水平軸就是在石門核電廠看到的那種,垂直軸的長相比較有不同,丰上隔壁甜水郡樓頂的就是其一,水平軸的效率較好,不過不適合一般住宅使用,住宅若使用垂直軸的,雖然都標榜1公尺的風速就可以轉,但是問題不在低風速而在強風,若風速過大,長時間以滿載運轉,系統很容易燒掉,觀察甜水郡的設備,在冬季強風天常常沒有在轉就是一例(水公園的地面圍牆也有幾支,沒這情形,一直轉得很快樂,應該是裝好看的,沒有真的在發電),所以這東西就變成,弱風發的電不夠力,強風又不能轉,未來看技術上會不會有所改變,才能真正減少對石化及核能發電的依賴。

另外一個共同問題,太陽不是天天有,風也不是天天吹,有太陽有風時,發的電不一定正好要用到,多餘的電就要透過儲存系統-電池,來給沒發電時用,這裡就是問題之所在,電池這東西,現在的成本還是很高的,看看汽車電瓶,小小一顆就要2~3千多,用個2年左右就要換掉,如果是給一個社區用,就算只用公電吧,要多少電池才夠,以前面那例子來說,晚上沒太陽時,要多少電池才夠給一台冷氣用?

所以綠色能源絕對是該走的路,但是一般社區現在適不適合切入做為輔助發電系統之一,還值得思考。
  • 5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