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網上文章及市場的房市走向
不論北市或新北市 都有很多利多的論點
居住區成交房價節節上揚
許多人常常暗自高興
而利多走向理由大多是什麼
交通便利
生括機能優
學區優
增值空間高....
以上這些理由
請問放在北市新北市
幾乎放之四海皆準
這也是房價不斷被房仲及投資客墊高的原因
不過小弟認為房價墊高只是紙上富貴
不用天天暗爽
對於受薪階級而言早己負擔不了房價
現有者除非想住南搬離北市或新北市
不然此區的房價全都墊高
換房幾成不可能
更加嚴重的是下一代
不是沒有好爸媽
只是怕爸媽也無能為力了
.....................
而是真實的富貴
3000萬的房子,當初貸款8成2400萬
大台北的房子2010平均漲幅20-25%
過了1年,現在漲到3750萬了
你難道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增貸"或轉貸嗎?
3750萬的資產...就算銀行只重估3500萬...但是可貸8成...也就是總共可向銀行貸2800萬
也就是光過了1年,你又可用這間房子,再向銀行套出現金2800-2400=400萬
這樣一來,等於原本3000萬的資產,你已經從銀行搬走2400+400=2800萬
明年再來搬一次...幾乎你就等於把本金全都拿回來了..跟100%銀行貸款一樣
而你今年新貸的400萬...就可以再去投資個500-600萬的小套房
然後小套房再租人..用租金養房
這等於就是銀行與租客在出錢幫你買房子
你還會說這只是紙上富貴嗎?
誰在跟你搞什麼換屋啊?大台北地段好的房子你看過有貶值的嗎?40年的老公寓還不是要賣你高價
增貸這個規則對台北長期增值的地區最有利啊
這還只是一年的可增貸金額
更何況是那些2005就買房子的...早就不知道可以從銀行套出多少現金了...
一般人都以為房價漲對自住沒影響...
你們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嗎?
只要你有本事,台灣政府目前的租稅政策與銀行的貸放遊戲規則是對房地產超級有利的
大台北的房子長期都是往上的,所以每隔一陣子就可以增貸一次
又多一間房子!!!
這是紙上富貴嗎?
民生社區的房子
2005年如果買3000萬...現在應該都有6000萬了吧
當初還可以全貸耶
ok..就算只貸8成...當初貸款2400萬
現在拿房子去轉貸或增貸...可向銀行貸款4800萬
4800-2400=2400萬
哇..我又可以從銀行合法的搬走2400萬...隨便去買個中山區1坪80萬的小套房也爽
今年如果再漲...原本的房子賺...小套房也賺...
錢滾錢..房滾房...多頭市場的遊戲就是這樣玩的!!!
你一定會想房價崩盤了怎麼辦?

台灣的破產政策對有錢人也是超有利的...你看過孫道存跟你一起搭公車嗎?
其他資產都不是我名下的..照樣過我的五星生活
這個遊戲就是這樣玩的...很現實很無情....但這是事實!!!
不要再喊什麼不公平的..投資客賺走上班族20年薪水之類的
拜託..台灣租稅政策..銀行貸放...什麼都是對房地產投資客有利
敢賭的..敢玩的...人家早就賺走了
個案一
買價每坪 18萬 買40坪
花720萬
自備 216萬(30%)
現在新屋漲到35萬 但原房子可以賣掉每坪26萬
賣舊房子可以拿回 320萬+216萬= 536萬
新屋 總價 1400萬 自備3成 420萬
536萬-420萬 還可以有116萬可以用
而買新屋賣舊屋 應該在收入有增加情況下吧 不然有何條件換屋??
(所以 還是OK吧 當然 每月支出增加了 但別忘了是住新屋)
個案二
買價每坪18萬 買40坪
總價720萬
自備 360萬(50%)
新屋不漲 但舊屋已跌到 一坪10萬
賣出只能拿回40萬
(360-8*40=40)
但新屋不漲 一坪還是18萬
你還要多準備 216-40=176萬 (貸7成 自備三成) 來買屋
多準備176萬的頭期款會比較輕鬆嗎??
(更何況 原來只貸款360萬 新屋貸款貸7成更高)
....................
你也不要認為這個案是我編的
這是 REAL CASE
一在台北 一在高雄而已
你覺得哪個比較好??
然後累積頭期款..買房娶妻生子..退休養老的時代了
可是大部份的人..還是停留在父執輩那時的印像
總覺得憑什麼我努力工作,還是買不起房
安份守己的上班..1年...10年...20年的薪水...就算一年加薪10%
我都可以算出一輩子能賺多少錢...
安份工作..風險小..但相對報酬也小
投機炒作,風險大..但相對報酬也大...在嘲笑他人樓崩之時,至少他風光過
要什麼樣的人生...自己都可以選擇
祖父母那輩多的是務農為生
也有認為安份在家務農就好..但我們的父執輩來到城市工作或創業
每隔20-30年..生活型態與獲利模式就會轉變
10年前,誰想到到google或facebook賺的了那麼多錢
房地產遲早會崩
但有的人選擇加入這場遊戲...從中拿走他那一票
有的人選擇看他漲再看他跌,一切好像沒發生過一樣
都沒有對錯...這只是人生的不同選擇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