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1 板上逛了很久.對未來的房市看多跟看壞的人都不少....我有些想法跟大家分享,純粹個人見解.也歡迎大家發表意見,但千萬不要打筆戰喔.尊重不同的意見是民主社會的修養....
其實回想一下 過去這些年房地產經歷過了幾次上下震盪 如早一些的台海飛彈危機(在早的就有點年代久遠了.就不舉例了).林肯大郡.1999年的亞洲金融風爆.921.911.SARS.雷曼兄弟(美國次級房貸)......這些時機都是房市有比較明顯下跌的時間.但這些時機那一個不是突發性的天災人禍.若把這些突發事件拿掉.房市何時跌過了?
剛剛我回頭看了看房市板最前面的留言.2008年的討論文.一堆人說房市會跌.次及房貸時也一堆人說在觀望....結果呢?
從SARS之後房市就一去不回頭,多少人因此扼腕.當時看壞沒買.那些人有的到現在還在看壞,到現在還在說房市會跌(不要懷疑,我身邊的親友就有人是這樣)
現在很多人在說"A擱發"也有不少人持反面的看法.當然"A擱發"對台灣一定不可能是全然正面的.能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也待觀察.但不可否認的對國外的大企業而言.台灣已經成為進軍大陸市場的最加跳板.從台灣跟大陸最生意關稅上的優惠.距離上的優勢.語言人文上的溝通.還有台灣本身就具備的經濟實力.不要說做對岸的生意.光做這些外資的生意.台灣不動產就註定要邁向國際化了.更別題台灣不動產的特色對對岸富人的吸引力.台灣土地可以自有化.大陸不行.在對案不管你在有錢.不動產最終還是國家的.另外他們在台灣的資產在對岸查不到.台灣的不動產會是他們避稅很好的選擇 .....台灣不動產如何能跌?
其實我也很矛盾.我還是個無殼蝸牛.正在為買自己的房子努力.我當然希望房市能跌.而且是崩盤大跌最好.但感性不能戰勝理性.買房是大事.理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不然過幾年等那些外資.陸資都進來台灣後.可能又要扼腕一次了
另外~其實我不太理會為來的漲跌的.我是要自住.是否買的起,環境是否我滿意,房子是否符合需求.比未來如何更重要.反正我買了住下了一定不可能只住短期的.那又何必擔心呢?在大台北區除非我是買在深山或真的很郊區的地方.不然有可能10年都不發展的嗎?真有可能10後年房價會比現在差?
其實長期來看....房市只有修正沒有下跌.房價的曲線永遠都是往上走的.若是自住.又何必擔心那短期的修正呢?
oilrogertw wrote:
是嗎?要不要來彰化看...(恕刪)
我在板上有提到~以大台北地區.而且我說的是一個趨勢.一個大方向.但不是全面的.不同的區域還是有他個自的考量點,就以我在的淡水好了.淡水這幾年並不是全部都漲.市區還是有些地方這5~6年還是維持差不多的價.只是一樣的價6年前買新成屋.現在買中古屋.所以以大整體而言.淡水的房價還是漲呀
彰化我不熟悉.無法回應你的問題.但房地產中有個理論有人說蛋黃理論.也有人說燭火效益.就是有個中心核心.在慢慢的對外擴散.台北市一定是個中心核心,所以房價一定第一個漲.也漲的最高.漲了也跌不下來.在括往第二圈(如文山.內湖.南港或台北縣的板橋.中永和.新店....等地)在來第三圈(如林口.三峽...)
另外房市需要話題支撐.那個區域公共工程話題最多.短期內那個區域一定會成為房地產的熱區
此文無任何優悅感的意識.還請不要誤會只是彰化是農業縣.本來就不是房地產的熱區.所以當地房價就很單純的取決於當地的供需的市場.而無太多其他的外來因素,所以會有些不同
liaokp wrote:
辛苦了買不買房你管別...(恕刪)
這是討論區,不就是要大家多發言這裡才會熱鬧.才有存在的價值,不是嗎? 那大大也可以當我比較雞婆比較熱心囉

我還是無殼蝸牛.正在努力買自己的房子.其實我在85年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880萬在木柵政大重劃區.結果在1999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自己的公司垮了我用660萬認賠殺出.賠了220萬.還背了不少債.這幾年都在還債.一直到現在才有能力好好考慮買房子的事.但前沒多久回去看看那裡現在完全不同了,當初那個社區(基泰柏克萊二期).同樣規格要價到1200以上.你說我當初買那的決定是對還是錯?其實是對的.只是自己後來的經濟狀況讓我不能繼續這個決定罷了.我曾有過切身之痛.但我仍要說"感性的期望不能贏過理性的判斷"
買房子不是隨便買.雖然趨勢往上.但也要評估呀~我說的是個大方向.但產品的選擇還是要呀~股票大漲會不會有跌的?一定有~若不幸買到跌的也不能說股票是跌呀~只是自己選錯了
我舉個遠一點的地方好了~現在去三芝買房子.十年後會不會賺?這我可不感說.畢竟三芝的房價要大漲不太可能.在說房子會折舊.10年後也不太容易賺.但若是在三芝市區買建地呢?我想10年後應該會賺不少吧.土地不會折舊.10年中該區一定會有需求量,土地自然有價值了.這就是品項選擇的差別了.但若在台北市區買一個中古屋.又會擔心10後會賠錢嗎?應該不會吧......若要投資房地產.地段.跟品項都要考慮
但若是自己要住.....以上皆可拋.在自己可負擔的能力範圍中找一間是自己真的喜歡的房子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做好功課.了解該區行情讓自己不要買到比行情高的價格就度了\
要見高點有困難~ 但不是沒有徵兆~ 提供下例看法給大家參考~!
假設後ECFA的台灣時代及低利率時代 and 通膨的增長 情況下:
1.二年內亞洲熱錢資金過剩..央行調升利率 避免泡沬發生
2.利率漸漸調升後開始嚴重影響到出口...
3.貨幣開始緊縮....M1B 及 M1A 開始發生變化
4.最後關鍵點=>股市開始莫名其妙急跌
以上四點都是抄作結束!房市進入崩盤...開始大跌的情形....
但台灣現在才在第一項階段...才剛開始抄而已...
而且最有效支撐房價的就是政府支出夠力...有重大建設及題材在每年各個地區反應....
所以我大膽的判斷...各縣市中心的房價易漲難跌....還會持續幾年...但不會再大漲了...除非台股又有資金行情
攻上萬點....那我只能說....貧富差距更明顯~房價還會再噴出去~
然後繼續我以上四點的步驟進入蕭條!
結論:不管房市漲或跌~一般人民都還是買不起房子~漲的時候錢不夠多可去購買~跌的時候沒錢生活.景氣太差.買不起.~只好跟著輪迴重蹈覆轍~ 所以買房子是很長遠的規劃,至少要5年以上的計劃去執行,千萬不要依當下的市場氣氛來影響情緒.來影響判斷. (千萬不要用漲多必跌,跌多必漲的心態來做投資~一切都看數據及証據來做判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