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新莊的各位有注意到嗎?最近環河路(河堤內),過大漢橋之後,開始狂塞車,一直要塞到菜市場,然後忽然通了
怎會這樣呢?因為那裡的堤防挖了一各開口,據說做碼頭??
這樣堤防功用可以發揮嗎?還是馬上變成無效設施呢?
然後小小路上給他又裝了紅綠燈,然後大....塞車
想問新莊市長是怎樣呢?升格了,不用選了就這樣玩嗎?
可以方便環河路與堤外便道連結
但因為此處產生車流交會
所以導致原本環河路車行速度變慢~
新莊老街堤防水門開 媽祖重新望見大漢溪
2010/03/15 18:44
台北縣新莊老街今天(15號)鑼鼓炮竹齊鳴,慶祝新莊廟街慈祐宮媽祖廟對面的堤防水門,正式落成啟用。新莊廟街為老新莊發展重鎮,往昔大漢溪過盡千帆,卻在民國70年代受堤防阻隔。經過地方鄉親多年爭取,不僅設置8公尺水門,讓媽祖可以看見潺潺溪水,並且將疏浚航道,設置行船碼頭。
台北縣新莊市的發展,除了捷運即將逐段通車,副都心和頭前重劃區以新市鎮型態規劃之外,人口稠密的新莊老街周邊,希望重現早期千帆進駐的榮景。新莊以淡水河行舟集散貨物之便,開發比艋舺更早。後續才因為大漢溪淤積,台北盆地開始發展才逐漸式微。新莊老街又稱新莊廟街,包括有二級古蹟廣福宮、三級古蹟武聖廟、慈祐宮,和鄰近的文昌祠等。其中慈祐宮正對著利濟街,利濟街的盡頭,就是大漢溪,兩百多年前繁華的新莊碼頭就位於此。不過後續因為興建防洪堤防,4米多高度的水泥堤防阻隔了老街和大漢溪,連帶堤防內、外的道路也要相隔老遠才有越堤道相通。老街發展委員會從十多年前開始建議在堤防上開水門,活絡交通,並且讓慈佑宮的媽祖可以重新再見到大漢溪。而這個願望終於在加強堤防結構之後實現。台北縣長周錫瑋表示,未來配河大漢溪疏浚將會重建新莊碼頭,讓藍色公路的船舶交通可以延伸到新莊。
15號新莊老街有請千里眼、順風耳等神明助陣,正式開啟利濟橫移門。未來一旦發布陸上颱風警訊,也將配合防汛而關閉水門。
克保 wrote:
利濟街阿...這個還...(恕刪)
高灘地河濱公園會配合新莊碼頭一起規劃設計
新莊堤外單車道 更便利更安全
更新日期:2010/03/16 16:35 台北縣新莊環河路車流眾多,其中利濟街口堤防橫移門日前完工通行,提供民眾利用堤外高灘地更便利的路徑,而為了保障此處來往的行人以及自行車族的安全,台北縣交通局表示,他們設置了臺北縣第一座「自行車倒數計時燈」,讓自行車過馬路更安心,同時配合降低行車速限以及實施人車分道等措施,確保行人通過橫移門前的路口時,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李書璇報導)
新莊堤防利濟街口橫移門工程歷經8年的爭取,終於在日前完工,除了可以紓解周邊停車問題外,也讓單車族更便利;台北縣交通局表示,往返樹林、三重的自行車道是許多單車族假日及夜騎的熱門路線,利濟街橫移門的開通,也讓單車族行經這一段8公里的自行車道中間,多了一處可以吃喝玩樂休閒的好地方。而交通局也同時設置了臺北縣第一座「自行車倒數計時燈」,交通局說,單車族可利用這個號誌燈,與行人同時通過環河路口,不必再和環河路車輛爭道,歡迎自行車族多加利用。
交通局也說,目前已經規劃在接近橫移門120公尺處,將速限降為40公里,希望駕駛人行經時都能配合減速慢行,加上同時交通局也規劃人車分道及行人保護相等措施,希望確保行人通過這個路口時的安全。而利濟橫移門的工程完成後,水利局表示,將可提供一處穿越新莊堤防到重新堤外便道的連絡道路,同時這個工程在堤外便道旁規劃有停車場,可紓解周邊停車的問題;未來也將配合新莊碼頭及高灘地營造等相關建設計劃,提供市民一個新的休閒娛樂場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