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縣升格區域重劃 29鄉鎮市可能裁併近半
==============以下新聞僅摘錄部分==============
根據行政院最新核定的「台北縣改制計畫」,就要求北縣改制後,應以20萬人到30萬人為1 區原則,進行區的整併,以建立行政區域的合理規模。
在兼顧縣議員選舉及區域人口數,若採現行區域選區作為基本切割的藍圖,縣府認為是可參酌的方向,即板橋、中和、永和、土城、「樹鶯三(三峽)」、「三蘆」、新莊、「泰五林」、「八淡三石」、「汐金萬」、「瑞雙貢平」、新店、「深石坪」,再加上落實原住民自治,「烏來鄉」單獨改制為區,新北市的行政區可能僅剩14區。
縣府內部指出,行政區劃雖應符合「生活圈」概念,但若人數過多的區,仍應進行部分切割,例如板橋及新莊可能切割部分給樹林,中和可能切割部分給永和,至於整併後的「區」名,也待與地方溝通協調。
==========================================
上面是比較近期的消息(2009/10),假設單純以現有區域整併,那麼會變成如下圖: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劃分雖然還可以,
但是可以多參考一些地形地理上的區隔調整,
比方說把「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併成一區,改名「北海區」(北海道?)
然後把「八里、五股、林口以及部分泰山地區」併成一區,改名「左岸區」(可以認真經營賣咖啡)
以淡水河將兩岸分成不同區域。
另外二重疏洪道以東的三重蘆洲地區就合併成一區,
疏洪道以西的二重地區跟部分新莊、部分泰山地區合併成一區,
或是新店安坑地區可以考慮是否跟中和地區合併,
用一些地形來區分,也會比較清楚。
PS.根據我目前在網路上看到的相關資料,有一些人建議以立委選區劃分,下圖是立委選區圖:

我個人覺得,如果照著立委選區來分區,那麼區域面積的差異會太大,所以我認為不適合。
行政區域重劃可能在幾年內就會施行,
先遑論對房價有沒有影響,
我覺得光是「整併後的區名,也待與地方溝通協調」這件事情,
就是現階段台北縣民可以開始認真思考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