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 是造成少子化與傷害經濟的主因 .
一般人買了房子 大半輩子都在繳房貸一繳就是10年20年.這樣的結構很少人.還有剩餘50%的錢去用力消費刺激經濟.
如果房屋800萬自備款要160萬貸款利率2.5% 每月都還要繳33914元 這樣的日子剛好還要過20年這還要保證20年內利率不漲才是33914元不然房貸可能飆破4萬.以雙薪家庭等於一個繳房貸一個養家..另外一個讓你月薪35000元好了繳水電管理費食衣住行可能還要分成5 份或10份來用試問小孩你敢生幾個小孩.以新加坡而言 當地政府在捷運沿線 壓低房價.主要是想工作跟須要打拼的人住的.本地政府好像在幫倒忙.住在這塊土地這種政策人會比房子多才怪.
標題很吸引人,但是內容卻是令人有點搖頭.特別是立論邏輯....
假設經濟表現沒有成長,那麼房價從哪裡來漲起??如果大家口袋
裡面的現金都在減少,哪哪來的錢去撐住房價??
房價高升,導致現在年輕人都把錢拿去繳房貸,以致於不敢生小孩,
因為已經沒有錢再去付帳單了!?!?這個問題就複雜一點<如果你
舉的例子,新加坡政府有它的政策去壓低房價,但是他們的生育率
有上升嗎??以或者像日本,從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開始,房價就像
泡沫破掉一般,一直向下掉,那麼他們的生育率是---屢破新低!!!
好的,樓主所提的三個題目,任何一個都是很大的題目<很難用
三言兩語可以描述,只是在論述的方向應該倒過來,經濟成長導致
房價高升與少子化,第一個,大家收入上升,才有可能把房屋成交價格
拉高吧,但是這裡不用太多的人收入上升,少部分的人收入大增就可以
把房價提高一些,所以房價太高應該是整各社會財富分配的問題,畢竟
大家收入都同時增加, 那麼房價的提高就比較不容易造成大家的壓力,
少子化,應該就是大家的收入增加,導致生小孩的機會成本大幅提高,這
也大致上有可能解釋台灣的現況,學歷(收入)越高的媽媽一搬來說,生的
小孩比較少,兩個,甚至只有一個(還有一堆是不結婚不生的),但是社經
地位普遍來說比較弱勢的新住民媽媽,往往是從兩個起跳,甚至三個四個
小孩,為什麼,相對的損失比較低而已
要想解決高房價??首先要先處理一件事情,房價低對於這個社會有什麼
幫助??年輕人買房比較輕鬆??這有什麼好處?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因為
如果只是討論都會區的房價,哪各都會區的房價是走低的??? 除了金融海嘯
下的美國出現過前二十大都會區的房價同時下跌一年之外,也沒有這麼慘
的事情發生,大概就只有前汽車之都--底特律而已,人口在20年之內少了四成
,房價當然不會升.,為什麼??就是區域經濟景氣不好嗎!! 這應該不是大家所
樂意看到的,那麼既然全世界的都會區只要經濟是有點往上走,市中心的房價
都會繼續向上升,那台灣有什麼問題??沒關係啊,反正全世界大都市中心的
房子都不是給年輕人買的,如果是的話,那個地區的經濟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那應該怎麼作,嗯,既然不能增加市中心的土地供給,那麼就擴大市中心的範圍
啦,增加交通建設,讓郊區變成城市邊緣,讓遙遠的鄉村變成郊區,這樣不就大家
都有房子住了!!! 所以,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建設太糟了,捷運不夠多,蓋好了
又有通車品質的問題,有做過內湖線的朋友就知道,這樣的建設怎麼可能讓大家
安心往郊區搬家呢?? 跟大家分享一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