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一起來討論台北西區未來發展

從一開始台北車站一直扮演著台北的交通中樞神經
尤其在最近台北全新交九開始營運後
未來五鐵共構的台北車站更是奠定不可撼動的地位
但是台北車站周圍附近,由於政府開發的早,社區老舊的問題一直是這邊房價最大的殺手

近年來由於政府積極的開發信義區後,將信義區整頓成台北最高級地段
101大樓更是這個地區的指標,許多國外來的觀光朋友都一定要來這邊走走
但是在政府與建商努力開發的這幾年,台北東區也逐漸呈現飽和狀態
一坪百萬的身價,在台北這種國民所得下,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了

很明顯的最近政府有意思,將發展重心又移回西區
交九只是第一站,之後的雙子星大樓,更是有意取代101成為台北最重要的指標
機場捷運的開工,更是讓這邊成為外國人來台的第一站
環繞著台北車站的周圍開始就要呈現不同的風貌了
許多的都市更新案也已經在規畫當中

當然我也認為整各發展,要有個雛形絕對要來個七八年跑不掉
不過如果能夠跟著政府的發展走向,好好慎選未來落腳的地方
對於之後小孩的發展也是有很好的幫助

希望大家能一起來討論看看,如果真的台北車站又重新發展了起來
附近周圍哪邊是一定會受惠到的,而現在的房價尚在台北市的低標中
個人是認為萬華區,靠近西門町至龍山寺這帶
由於社區老舊加上流鶯及流浪漢的加持下
此區一直給予台北人素質不好的印象,但相對於房價就會比較親民一些
那在之後政府強力的發展西區之後,我相信這邊的情形一定會改善
所以是不是考慮這邊來自住的方向會有不錯的投資報酬率呢?
2009-09-05 12: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北西區 發展
你現在才發現嗎?

當101決標之時,政府建商早已準備下一個炒作標的.
我们永遠是房市的後知後覺者.

西區能不能投資?
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是永遠不變的投資法則.
但西區房價你真的能低價買進嗎?
你實際用心投入去接觸.
你會發現,
那種20幾萬 /P 的,你不會買的.連都更都不可能.
像樣點的,你乾脆過橋去買新屋.
值得投資的,輪不到你小戶插手.

那為何放出低價,沒落,........等消息.
利於建商收購改建啊!!

大家都看多看好,如何收購啊?
以前的計劃開發區(信義,南港..)主要是大空地的新開發.
西區是已開發區的再開發.
情況不同.

等到建商佈局完成.
那些流鶯及流浪漢會 " 自然 " 不見喔.
政府建商不會讓那顆屎壞了他的粥.

大理街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研究一下,你就會懂.
想分一杯羹嗎?
別傻了,前二年而已,已經一個黑道老大被殺了.
這種錢不是我們小散戶能玩的.

就稅收來說
西區房屋很多都是老屋,房屋稅很低.
甚至不用繳房屋稅.
且不交易,就沒有增值稅.
享受台北市生活機能,稅收貢獻低.
政府不會放過西區的.

我注意萬華5年了.













記得"元大一品苑"在銷售時提過"東富西貴"這個(行銷)概念:

以信義計劃區為首的新經濟、國際資本堆砌出來的東區象徵金錢上的富裕,而知名學府林立與人文歷史環繞的中正博愛特區則有一種較屬於歷史厚度的貴氣!

西區有西區更深厚的文化底蘊,相較於近幾年來被哄抬過度的大安區以東,個人反倒覺得西區有它更多的隱含價值,包括被膚淺之輩污名化的萬華...尤其將來北縣市合併後,所謂的西區在地理上根本才是最中心,更不用說中正博愛特區原本就是中樞。

萬華、大同區緊臨的淡水河系應該是城市都會發展重點中的重點!
Behonest wrote:
記得"元大一品苑"在...(恕刪)


以足夠長的時間和足夠多樣本數量來看城市發展
台北市的城市發展充分顯現了台灣人急功好利的炒作個性.
放棄舊城區將全力發展建設新開發區.
連大陸都不會這樣幹.
浦東建設了浦西沒落了嗎?
而且沒有人會拿浦東浦西相比.
二個不一樣的東西啊.
傳統與創新該同時被重視.
歷史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該被尊重.

若政府要將西區套用東區模式
那真是一個懶惰的政府
就像拆萬華那些巴洛克老宅去建豪宅一樣膚淺.

法國左岸是在新城區嗎?
義大利名店街是在新城區嗎?
看過老外拆古蹟建大樓嗎?
有人笑米蘭大教堂老舊嗎?但卻批評龍山寺.
到荷蘭必逛紅燈區,對萬華的流鶯卻嗤之以鼻.

有膚淺的市民就有怎麼樣的政府

城市沒有歷史文化做內涵.
和暴發戶拿LV包沒啥二樣


去年在大理街警局對面看到二樓平房被拿出來賣,
那時想說大理街不是要都更嗎,不會是屋主缺錢急售吧,
如果不超過二千萬還真想談看看,後來沒多久出售的板子就拿下來了,
自己的房產也有一間在大理街,希望D6,D7快點談好動工吧.

大理街和大同區一些地區被政府標上特一和特二的標籤,
就和當初計劃區一樣,這二個地區會用特殊的方法將之重建.

附上一些政府畫的大餅,河堤邊地區的重建不知有生之年看不看的到,








kuso00 wrote:
去年在大理街警局對面...(恕刪)


政府的建設藍圖
是規劃30年後為發展目標
願景會實現
只是不知道還看不看得到

萬華很多地方
土地使用地目已悄悄變更
我住家五年前已由住三變為商三特
畢竟政府和建商
在完成規劃前
是鴨子划水的進行
台北東區也逐漸呈現飽和狀態
????
前天去夜店brown sugar
有去附近逛逛
感覺信義區沒有飽和啊
還一堆空地呢
感覺很優閒
像是在逛天母
不過地理位置更中心的天母
這就是信義區的價值
優閒的感覺
西區再怎麼督更都無法超越的
relenna wrote:
政府的建設藍圖是規劃...(恕刪)


住三變為商三特

住變商的容積率將有條件放寬,基地面積必須達2000平方公尺以上,容積率才能由225%拉高到560%,
在此規模以下仍維持原來225%。

基地600坪以上,沒有還是住三。
說穿了
東西區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差異
西區有日本文化的影子
東區是朝著美式文化發展

現在雖是以美式文化當道
但不代表不走美式文化就是落伍,沒落

很多人喜歡說,西區沒落了.....
到底是沒落在哪裡?
是如何沒落?
東區有的西區30年前就有了.

除101,shopping mall 和炒作高價的大樓外
東區還剩什麼
若用金錢短時間堆砌出的產品就叫品味和文化
那還真是個膚淺的城市

重視城市歷史文化再創新
才能有進步的城市
西區的價值也在此
龍山寺,西門町還是觀光客必訪之地


否則
以新大樓,購物中心為城市進步指標
四川成都 都贏過台北市
以房價為指標的話
在亞洲都還敬陪末座


台北的房地產貴嗎?看看下面這個數字,你可能會嚇一跳!根據經建會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台北平均房價為家庭所得的八.九倍,也就是台北人買一戶房子平均須用掉八.九年的所得。全亞洲人平均是十一.三年,香港人十九年,上海人是二十四年才買得起一戶,結論是台北房價在亞洲相對便宜............ 商業周刊 第964期 / 吳修辰
三年前(2006)如果懂得抓住機會到西區買預售屋的人,
現在增值幅度應該都已經近50%了...

原因很簡單, 西區的地理位置跟生活機能,文化深度等,還是具有優勢,
房屋老舊是因為歷史與一些現實條件的因素而造成,這是任何都市都會遭遇到的問題

一味跟著媒體起舞去投資房市的人, 是沒有辦理獲取先機的...

等到雙子星大樓, 機場捷運等開通以後, 帶來人潮, 自然台北火車站附近區域就會帶動漲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