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大台北購屋, 會讓人成為M型社會的左端還是右端.

大台北地區的房地產(含台北縣)已經成為M型社會右端收割全民生產力的重要工具

以新成屋來說, 一般家庭(4~5人)所需要的三房產品普遍價格早已突破千萬.
自備200萬, 每月得繳57000的銀行貸款, 萬一利率調高負擔還會加重....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大概是一般受薪階級忍受的極限了... )

一個月五萬七耶? 還得搭上兩百萬自備款.

一個人一輩子最精華的二十幾年(200萬也得存一陣子)幾乎都奉獻給靠房地產致富的那群人
最後只換來一戶屋齡二十年以上的房子.

房子一買, 幾乎就代表今後二十年與之前幾年的人生被M型右端的人掠奪.

投資股票的預算被排擠
上館子的預算被排擠
買新衣的預算被排擠
看電影的預算被排擠
換新車的預算被排擠
帶家人出國的預算被排擠
讓自己放長假充電的預算被排擠

一切就因為有房貸要繳...

更悲慘的是二十年的房子就會開始要錢了, 電梯是一定要維修的, 水電管路也是跑不掉的
上下左右的鄰居總會開始敲敲打打, 幾乎找不到一個月是全體住戶都沒在修房子的..

年輕時繳房貸, 退休後修房子?這就是大台北地區中產階級的人生??

怪不得會有M型社會, 怪不得中產階級會被消滅.

因為中產階級買了房子之後就變成M形左端的那群人了(剛打錯了...)

大家要不要考慮租房子啊, 每月花個兩萬可以租到千萬房子, 花個三萬可以租到將近三千萬的房子.
那些投資客要的是買房子的冤大頭, 多些人租房子就會多掛掉幾個投資客...
而且越多人不買房就會逼的投資客不得不把房子租出去.. 這對大家都好.

尤其是現在這種全民炒房的環境, 只要買氣消退投資客就會被即將來到的通膨壓死(可留意最近的油價, 糧價.)
大家合作憋個一兩年, 投資客應該就會少到不危害社會的地步了...

共勉之.





2009-08-19 15:22 發佈
台灣生育率,在全球排名超級低
有人是懶的帶小孩,更多人是養不起小孩
沒錢
沒錢的也買不起房子
買的起房子也繳的吃力

我相信買房子後移到M左端的,會比原地不動的更多
(買房子怎麼可能往右移,除非他是投資並且保證獲利)

其實要看你買在哪,各個國家的首都市,一定是那個國家最貴到爆的
台灣也不例外
出了台北市,就有很多選擇,台北縣很多縣市,要找一坪2x的很多,甚至1x的或許也有

一定要10分鐘到台北市嗎?30分鐘或是40分鐘到,也ok,那就有更多選擇了
I trust everyone,but I don't trust the devil inside of them!
恩阿
沒人叫你一定要買在台北市
有多少屁股吃多少瀉藥

台北市精華區是給高收入戶買的
一間動輒3-5千萬

你錢沒賺到那個水準
想去買
只會越買越心酸

先學習如何變成M形右邊在去買
而不是買了以後才想變成M形右邊

其實很多時候變右邊並不是一門艱深的學問
你看看有錢人通常是做什麼職業或是什麼事情
其實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創新之前先模仿吧
有很多自傳可以看的

例如:
很多有錢人是以股票房地產起家
那你第一步就想辦法先從股票市場裡賺到第一個千萬吧
一步一步來才不會亂
nanno wrote:
房地產已經成為M型社...(恕刪)



一針見血....認同+1.而且口才比我好很多.

翻了你的舊文,<況且多數人家裡都會留下一兩戶舊房子, 真的非要拿下半輩子去換一堆石頭..
我選擇租別人的石頭, 舊了再換租金更低的新石頭..>...說的好極了,不但有生活品質,手頭資金多可以運用靈活....房子想住多新有多新,而且誰說這20年內我不能買房子.(資金運用良好的話,還可以減少未來的負擔)
20~30年前 房價會漲

是因為月薪從3~5000元 一直漲到一般的3萬 高階的6~10萬UP

房價從50萬~100萬漲到 1千多萬


這是相對的抗通膨 保值作法

6~7年級 從出生率3X萬 一直跌到20萬不到


房價可以比照2~30年東京 泡沫化+少子化 也是一直不振

現在起薪多少 +年資多少的薪水可以頂的住房價嗎?

跟股票一樣 融資買 本金利息付不起 就是斷頭(法拍)

價量關西 會得到修正


覺得太貴 用自己買的起的價位在買 不要硬撐

租房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很同意先想辦法變成M型的右端,

再來買,

但是看了樓主的發言,真的好心酸。



Brad.Little.Liu
除非您是民國77年左右購入台北中山,大安,松山,內湖,木柵等區的新舊房舍
當時股市大漲
仁愛路的房子一天三價天天漲
現在想買低高賣似乎有些困難
板橋新站,南港靠內湖端及內湖路,成功路,金湖路的房子
也應該是sars期間至4年前購入才有翻倍的可能
其實買賣房子有時是緣份
有計畫有錢,當時沒有合適的標的或沒建商新蓋
沒預算或沒想到時卻有些時點或地點或好標的

有身價的人用的車住的房是呈正比
地下室的車有八成賓士屬基本款,少數寶馬,勞斯萊斯及純跑車兩三輛
沒見過住高單價房子天天吃泡麵騎機車(或許光管理費就是您一個月的薪水)

如果您能戰勝股市或許您可以住在右邊 ^^
何必管左邊還右邊
快樂就好
而且我們家還是年薪不到百萬的中低收入戶耶
nanno wrote:
房地產已經成為M型社...(恕刪)


台北市以外的地方也是可以住人的

就像找工作 也不是第一份工作就可以年薪百萬對吧?

要是月薪兩萬五的人也買的起台北市的房子 那有錢人住哪裡?
供需決定價格

和股票一樣~房子要漲、首先就要有人願意用更貴的價格來買
人民的收入不提高,房價的極限能漲到哪裡

靠幾個爛財團在那邊玩你賣我買炒地皮的遊戲,貨倒不到百姓身上都是白玩
反正人口趨勢未來只會越來越少


一堆房子給鬼住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