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北的商辦?!

我把這則新聞,闡釋解釋一下,並且拿來作為借鏡。。。如果管理員認為是浪費資源,可以跟我說,我會把他給修正!

大陸主要城市 商辦過剩問題嚴重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大陸住房市場近來快速反彈,但商辦仍不樂觀。知名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近日發布「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重現曙光了嗎?」指出,大陸寫字樓供給過剩嚴重,在世邦魏理仕所涵蓋的15個城市當中,由於大肆興建,許多寫字樓已經空置了一段頗長的時間。

其中情況最嚴重的是北京、瀋陽、西安、南京及寧波,寫字樓(就是我們台灣所謂的商辦!!!!)空置率於第一季末已高達20%以上。至於天津、瀋陽、杭州、成都及重慶等城市的空置率,預計至2010年底,將增加至80%以上。「也就是說,十間房子會有八間以上都沒有人租。。或者買!!」

【2009/05/23 聯合晚報】

我比較想問一下。。。對於陸資來說,資金進入台灣然後到時候要出來比較方便呢,還是他們直接在北京買房子然後到時候想辦法賣房子再來轉換資金比較方便?

台北vs北京,想問問,對於陸資來說,哪邊對他們的影響力比較大?哪邊對他們而言,會是很重要的地區?如果真要捨棄某個地方的商辦,會捨棄那一邊?如果真的非要在一個地方買商辦,哪個地方又是必須要得?如果一個區域,最重要的都市,能夠有20%的空屋率,為何會這樣?如果一個地方的空屋率都超過20%,那怎能要求別人去另一個相對於他們而言,重要性比不上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地方去置產?
2009-05-25 14: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北 商辦
之前我開始指出 中國許多大城市 商品房的空置率相當高 光中國首都北京就 16 %

現在台灣媒體終於開始 正視這個問題 中國房地產本身問題就很嚴重 還能有多少餘力來台灣?? 不用期待太高 倒是台灣媒體的口水比較夠力

房地產空置率高 是很不好的現象 代表房地產充滿炒作 假性需求太多 或是 景氣很差 對於房子需求不振 一旦 長時間 租不出去 賣不掉 就很容易變成不良債權 成為市場價格破壞者

你這篇新聞相當不錯 可讓台灣散戶 在目前炒作風又起的台北房市 冷靜一下 醒醒 而不會迷失在短線之中
陸資外資在台北市若是實質需求買商辦無仿
若只是資金進來炒作當房東然後轉手賣出那不歡迎
目前台灣股市房市可以炒作的一大因素
就是2000年後較為偏低的漲幅和絕對價格
也不能拿香港高於台北市四倍以上的商辦價格來看
兩地
各方面條件皆不同

房市高手 wrote:
之前我開始指出 中國許多大城市 商品房的空置率相當高 光中國首都北京就 16 %

現在台灣媒體終於開始 正視這個問題 中國房地產本身問題就很嚴重 還能有多少餘力來台灣?? 不用期待太高 倒是台灣媒體的口水比較夠力

房地產空置率高 是很不好的現象 代表房地產充滿炒作 假性需求太多 或是 景氣很差 對於房子需求不振 一旦 長時間 租不出去 賣不掉 就很容易變成不良債權 成為市場價格破壞者

你這篇新聞相當不錯 可讓台灣散戶 在目前炒作風又起的台北房市 冷靜一下 醒醒 而不會迷失在短線之中


事實上,對我來說,說這些東西,是有點浪費時間,只是看到身邊一些朋友在去年受傷很慘重,那種感覺很不好。。尤其是當你很早之前就先說出未來可能的變化,但是對方卻還是走進失敗的循環裡面,那種感覺超爛的。。。

我覺得,房子,不是不能買,只是要以合理的想法跟預算去買賣,房貸,當然很多人可能七八年就全部搞定,但是要看看自己的能力,還要考慮家人,畢竟很多人買房子,是因為要成立家庭,或者是要換大房子以迎接新的家庭成員。我不認為賣高價是錯的,只是在考量要去買房子的時候,想想自己的能力,畢竟買賣這個東西,沒有人拿著槍去抵著你的頭,強迫你去買賣!只要希望你能想想未來有多少可能會因為這個決定而受到影響!?尤其沒有新的殺手級產業出現,之前沒有所謂的產業轉型,未來台灣產業轉型又要花好幾年才能做好,這段期間你會不會受到影響?買房,不買也不會怎樣,了不起繼續租房子。。但是,如果買了,未來繳交房帶出問題,要多久時間銀行會把你的房子變成法拍屋?在那時候,你辛苦繳交的$,那麼多年,就這樣一瞬間化為烏有。。。你,甘願嗎?失去的生活品質,時間,金錢,換來一場空,願意嗎?

不能否認,還是有很多好得標的,也有很多好得價格。。。只是希望大家能夠冷靜去思考。。。量力而為。。知索取捨,捨得=有捨才有得!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商辦是富人的遊戲
既是富人 就不必用一般人的思路去看待

當成風向指標觀察即可
商辦不僅僅要看供給面,而且還需要看需求面!

高級商辦要有高營利的公司聘請高收入的雇員。

很難想像公司花二、三百萬月租101商辦,請的都是二、三萬月薪的員工!

看不到台灣這樣高營利的公司和高收入的雇員有增加的趨勢!

GOD希 wrote:事實上,對我來說,說這些東西,是有點浪費時間,只是看到身邊一些朋友在去年受傷很慘重,那種感覺很不好。。尤其是當你很早之前就先說出未來可能的變化,但是對方卻還是走進失敗的循環裡面,那種感覺超爛的。。。


不要這樣想 去年我在高檔時 強力看空 (那時在智邦) 也被許多多頭圍腳 甚至什麼人身攻擊的言語都出籠 結果房地產這一年 如我所預測 慘兮兮 真理並不取決於多數

我常覺得 面對財大起粗 現在又有政府撐腰的房地產眾炒家 結合媒體 聲勢浩大 還是需要一些冷靜且洞燭先機的人 出來平衡一下

先不論成果如何 以前的還會花腦筋想個兩兆雙星產業來發展 賺外匯 提昇科技 現在只剩發展 最不用腦 不會增加財富 只是大家轉來轉去 且歐美已炒作失敗 現在嚐苦果的房地產產業

可悲啊 台灣前景很不樂觀

只要看看今年畢業的大學生,
能不能都找到月薪三萬元的工作,
就知道未來房市的消費力基本面好不好啦

六三三政策

失業率百分之六
三十歲之前月薪不到三萬
三十歲後月薪還是不到三萬

台灣房屋自有率超過百分之九十
許多獨生子女未來都有父母親與祖父母各留一間房屋
供給遠大於需求
沒失業大學畢業生月薪又低落
台灣房市未來怎樣很清楚

Seediq Bale wrote:
只要看看今年畢業的大...(恕刪)


+1

非常認同偉大的馬先生的「633」政策
非常後悔我去年投下的那一票...
應該投廢票才對的...
Seediq Bale wrote:
只要看看今年畢業的大...(恕刪)


抱歉,我30歲出頭薪水超過三萬頗多.
有車有房.
看起來我的發展比一般人好蠻多的.
打嘴砲 練身體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