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dualceleron wrote:
以沿海地區的淡海新市鎮為例,一旦海平面上升,完全淹沒周遭低窪地區,新市鎮將成為孤島...(恕刪)

孤島?
孤島總比沉在湖底好吧...
教授搞不清楚重點...
rugbysamz wrote:
孤島?孤島總比沉在...(恕刪)


問題是當真的變孤島,所有機能都斷了,沒有石油、電力就沒有一切(預設核一二2018起退役,協和2017退役)...淡江大橋也在湖中...淡水地區無法自給自足

上升20公尺模擬...




不過這想得很遠很遠~看看就好
真要想這麼遠,林口桃園台中優先考慮

0936010 wrote:
問題是當真的變孤島...(恕刪)

從這個圖來看,能變孤島還算不錯,其他的不是變成湖,就是變成海了.
新市鎮島主是?

dualceleron wrote:
全球暖化對台灣的衝擊...(恕刪)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
新市鎮島主是?...(恕刪)

看樣子
放在澳底的双座水上摩托車
可以騎回淡水家裡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在你可以騎到基隆去,吃個營養三明治,還有奶油蟹


但基隆營養三明治不好吃又貴,

要吃七堵的35元比較好吃
不長眼 wrote:
看樣子
放在澳底的双...(恕刪)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
在你可以騎到基隆去,吃個營養三明治,還有奶油蟹


但基隆營養三明治不好吃又貴,

要吃七堵的35元比較好吃...(恕刪)


那些又不在海邊..
頂多只能在金山萬里那邊喝喝咖啡而已..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待淡海新市鎮後期2次環評
於105年初完成並送環評大會審查通過

1、淡海輕軌機廠加速配合完成
2、G7站旁之安置住宅及(社會住宅)加速配合推動
3、加速推動後期淡海產業園區(G9站及G10站)
4、三芝延伸線之規劃
5、淡金路以西之後期工程建設推動
6、濱海公園商業區及住宅區(G11站)
7、(G12站)聖約翰大學站


********************************



********************************








淡海新市鎮第2期1區大眾運輸系統規劃構想圖
〈台北都會〉淡北道路二階環評 拓寬台二線列替代案

| 2015-04-23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該拓寬台二線或是蓋全新的淡北道路?

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簡稱淡北道路)在前年九月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去年十二月最高行政法院駁回新北市政府、環保署上訴。環保署今年一月召開環評大會決議要求此案進行二階環評。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目前籌辦公開說明會,但反對興建的一方主張替代方案拓寬、整頓台二線。

廣告

淡金路口是淡北道路和淡海輕軌共構工程執行處,目前淡北道路工程停止中,淡海輕軌工程持續作業。(記者李雅雯攝)

淡北道路路線圖

淡北道路大事紀
根據新北市政府的評估,淡北道路興建工程包括私人土地徵收費用約為四十五億元;台二線拓寬也涉及私人土地徵收,民國九十八年公路總局就曾估算約需經費八十八億元,其中,拆遷及徵收土地費占六十億元,以目前市價估算,保守估計拓寬台二線費用逾百億。

「蓋了淡江大橋後,淡水人直接走橋接快速道路,就不會再走台二線」,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表示,台二線當年的建築線都已退後,被劃為道路用地待徵收,政府卻遲未執行,對於當地居民不公平,淡北道路的成本在數字上比台二線拓寬來得少,實際上許多環境成本是無法量化評估在內。「金錢是個考量的因素,金錢不能代表所有,很多無法量化彰顯在數字上頭」,張勝雄認為台二線拓寬可行,政府現在不徵收,日後成本只會更高。

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總工程司王益翔表示,已委託專業單位進行相關調查和研究。幾項替代方案中有拓寬台二線,屆時會以具體研究數據報告呈現徵收私人土地所需金額、對於周邊交通可能的衝擊、預計所需的施工時間等項,藉此說明可行性。

綠黨發言人王鐘銘,也是淡水居民,他認為檢討台二線不要只談拓寬,市府應從交通號誌管理、流量制度建立等面向將路段擴大到路網做整合性的討論。王鐘銘說,淡水的土地承載力有限,「別為了這案子過,講得好像除了淡北道路外沒有其他方案」。

環保署依據最高行政法院判決,要求新北市政府在二階環評必須提供「本案開發對紅樹林生態可能影響」、「建立各方參與生態監督之機制」、「將『國家重要濕地保護計畫』、『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納入評估說明」、「補充文化資產可能影響評估及因應對策」。目前淡北道路是停工狀態,土地徵收作業也暫停。


~~

替代方案就是替代方案
stocklee wrote:
〈台北都會〉淡北道...(恕刪)


拓寬基本問題就幾點...
1.竹圍、紅樹林的人行空間真的很小很小,拓寬之後要怎麼走路??
2.主要塞車的竹圍、關渡大橋匝道還是無法繞過去,拓寬有用?
3.之前有提過高架,高架被環評打槍,且現有交通狀況允許封路施工??綠團還提高架及拓寬??
4.基本上臺二線要施工,淡江大橋就要做起來,有了第二條路才能談臺二線封路施工,但是環團也是檔淡江大橋!!

可能某些人是不用出淡水,所以沒想到這麼多...這些人除了反對,自己才應該提出有效正確的替代方案才是,不是故步自封。

淡北道路理念就像分流一般,避開竹圍、關渡大橋,讓要去北市的人直接走這條到大度路上銜接洲美或是其他道路,然後原本的台二線就可以把人行空間讓出來,並栽種路樹,這是原本的規劃。

文附前王市議員參選人的獄中自白

【獄中來函】王鐘銘:談淡北道路和中科擴建二案環評

1月6日我向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報到前,綠黨在台北看守所外舉辦記者會。發言時,我稱此會是「勝訴入獄記者會」,因為淡北道路環評行政訴訟和江翠護樹妨礙公務刑事訴訟,時間都在去年底二審定讞,前者判我們勝訴,後者判我入獄。

1月29日我在獄中讀報,得知前一日環保署召開會議重啟淡北道路案,新北市政府主動表態願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環評委員會做出結論進二階。

接下來淡北道路的二階環評裡,除了生態、交通等評估內容一定要求詳細調查之外,我更關心替代方案。

不管是過去的台北縣政府,現在的新北市政府,還是中央的交通部,對淡水交通的問題,一直都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態度做破碎思考,無法全面從都市發展的檢討和交通網絡的彼此支援,做更具高度的規劃。這種思考缺陷在各交通案的評估中,呈現出一個可笑的共通點:每個案子都把自己說成獨門解藥,非此不可,捨此無它,而替代方案的章節總是敷衍了事,甚至乾脆交白卷。

替代方案是環境影響評估法明文規定的主要項目之一,卻因為缺乏適當的督導而無法有效提出。這中間有一矛盾:為求過關,開發單位勢必要強調開發案的必要性,自然不願費心提出可行的替代方案。替代方案和必要性是彼此競爭的概念,如何要求同一個單位好好做呢?

由於淡水交通案的特性和環評制度的通病,淡北道路的二階環評如果沒有在範疇界定會議中針對替代方案做出具體明確的設定,可以預想進入審議的環評報告書又會是老樣子。

2月7日我讀到另一項環評的報導,中科擴建案四度闖關,在環評大會終於過關。這個開發案的主要進駐廠商是台積電,地點在大度山彈藥庫。以我以前與會的經驗,它不進二階逕行通過是站不住腳的。如果台中市民為了健康和環保決定訴願和訴訟,我想有一定得勝算。

去年環保署定了調,一階環評應先以評估是否進入二階為主,而非准駁與否。中科擴建案有十足理由進二階,環保署讓它直接過關,是在自打嘴巴。

之前環保署在行政訴訟屢屢敗訴,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在於,行政法院認為,要不要進二階,是要看開發行為對環境有沒有重大影響之虞,而這個「虞」看的是開發案的本質,不能以減輕措施的計畫來取代。對未來的承諾,不能當作不進二階的理由,行政法院三申五令,環保署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學不乖。

台積電被形容是台灣非常守規矩的模範生,又做了許多承諾,甚至保證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這些條件在准駁與否的衡量上當然有意義,但是拿來考慮進不進二階就有一定程度的危險。在我看來,台積電在環評結果出爐前所發佈的新聞稿,反而成了「呈堂證供」。環保署和中科管理局沒有把這個道理跟廠商說明、溝通,恐怕是害慘了他們,欲速則不達。

寫於台北看守所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