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看來淡水真的是愈來愈有人注意了,
從「有沒有人要來淡水住」到「輕軌運量充不充足」的問題,WOW!!!

甚至已經討論到若有18萬人進住的話(第一期),淡水輕軌夠不夠用的問題了!
若以區域的發展來看的話,是值得開心的。

不過以下幾點供參考:

。會有18萬人嗎?
。若有18萬人,每個人都要上下班嗎?(數字)
。離峰時間是否好一些呢?
。若要上下班的話,開車的族群有多少呢?(數字)
。搭乘公眾運輸工具的人選擇性只有輕軌嗎?(數字)
。若到時真的不夠用,是否可以增加公車的班次來補足?目前市市鎮內好像只有幾班車。

城市的發展有時也是政治的問題,總有不同的意見,做了決定,有好有壞,不便的是市民,便利的也是市民。

若淡水的發展路徑走到向台北市一樣,塞人、塞車、塞捷運的話,
好消息:恭喜啊,發展起來了!
壞消息:淨土就要要消失了!









loshihjen wrote:
是政府說的淡海要以3...(恕刪)


你的假設是有問題的! 如同柯P與護樹團體執疑的巨蛋連通道80公尺寬一樣搞笑...
人潮是流動的,如同流水一樣,哪壓力小往哪流,不會全擠在同一路徑! 除非路徑只有一條!!!
沒輕軌的現今大家怎麼上班?
有人騎機車去淡水捷運站轉乘 (機車月租300塊),有人搭公車到紅樹林或淡水捷運站轉乘捷運!
有人搭公車到台北或板橋上班,有人開車,有人騎機車!
輕軌只是多了一個選項,不是必選! 只是選項增多對在地居民來講愈方便。


已換算過了
一班次最多載265人次
5分鐘一班
只要9000人
要搭輕軌綠山線
去紅樹林換乘
就要花3個小時才能
載運完畢

我當然如上大大所說
蓋完輕軌
我還是開車
騎車
或坐公車
去上班

甚至我走路都還比較快
那這樣東西給我們
說要給淡海居民方便上班?
說要改善這裡的交通?

是規劃錯了?
還是數字給錯了?


loshihjen wrote:
已換算過了一班次最多...(恕刪)


這個問題 我之前已經質疑過了

所以 到底是這個政府豬頭
沒有考慮到新市鎮未來人口 可能有10萬以上

還是 這個政府 務實
知道 輕運量就足夠 (反正也沒多少人會坐)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不過 說個題外話
會不會 連輕運量都面臨載客數不足 , 結果面臨虧損啊



如你假設最差情況一列車除了終點紅樹林站外,其餘只上不下,那一列塞滿265人次,
上班時間3小時內班距5分鐘消化完9000人沒錯!
但你的疑慮包含了2大假設
1. 新市鎮未來有30萬人口
2. 30萬人口中的上班族群工作都不在淡水
其實這假設太絕對,離現實必定有不小差距,且1和2互為部分矛盾關係,為何?
如果新市鎮就業人口都不在淡水,在地沒有就業機會! 那新市鎮應該無法吸引30萬人口入住!
這也是為何新市鎮發展目標包含了在地產業引入的部分...

另外網站所列最小班距其實定義有誤,
傳統鐵路最小班距寫較長,且尖離峰差很大 => 這是人為設定,非技術上最小班距,其實有誤導民眾的意圖,也為了美化輕軌
而輕軌最小班距寫5分鐘 => 這也是人為設定,非技術上最小班距,除非C型路權才會受限於交通狀況! 但以綠山線半A半B路權設定,
班距應能再縮小不少才是

其實是輕軌或重軌的考量,不同角度一定有不同角度,沒有絕對! 執著也沒用,因為沒人一定對,千金難買早知道...
但至少有建設進度對新市鎮就是好事! 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不過瓶頸依然在紅樹林到關渡之間塞車路段,目前依舊無解! 期待今年底大橋能依進度簽約發包


loshihjen wrote:
已換算過了一班次最多...(恕刪)


怎麼我看到投票網頁上寫一班最多載400人?
淡江大橋國際競圖 4月30日截止投標
2015年02月24日 18:59
李鋅銅


公路總局今天表示,「淡江大橋及連絡道路新建工程(第3標)補充測量、地質探查、設計、監造(含碳足跡盤查輔導及查證)等委託服務工作」,從本月17日起公告招標,到4月30日截止投標。有投標意願廠商可上網至政府電子採購網(http://web.pcc.gov.tw)或本案競圖網站(http://www.DJcomp.com.tw)下載。

淡江大橋跨越北台灣淡水河河口,完工後為連結新北市淡水區與八里區的跨河大橋,為台灣第一座輕軌運輸系統與公路共構橋梁,主橋設計將力求融合淡水夕照美景,提供休憩功能空間,並串聯淡水河兩岸鄰近遊憩景點,發展成為北海岸旅遊活動遊憩據點之一。

淡江大橋工程國際競圖已完成國內2場與國外3場 (德國漢堡、日本東京及美國舊金山)招商說明會,預訂5月依據「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規劃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專案成立之「淡江大橋橋型評選委員會」審查橋型樣品,通過審查且合格者入選採購評選,預定於8月間由採購評選委員會決選出優勝者廠商。

~~~~~~~~~~~~~~~~
燒不燒 不知道
至少現在天氣有點冷

還缺水 希望多下一些在水庫吧

別再口水了!!
到今天為止
政府對淡水的工程
不論中間的種種

前二個月發生北側停工
現在輕軌的載客在尖峰又如此不足
那更不要提會有座位了!
連紅樹林的人為了早上
上班可以有座位,都會先坐到淡水總站!

當然我在此居住的居民
心理一定不舒服

我自己個人自私的心態是希望淡水
成為一個慢活的城市
淡海就目前人口,也不要再成長
輕軌慢慢開,班班有坐位,反正輕軌賠錢又不是賠我的!
假日沒人來,馬路空盪盪!

但如果發展不是這樣
是淡水人口增加
交通不能負荷
那到時受苦又是我們!

所以希望政府在輕軌完工後
如淡水人口也確實年年成長
在尖峰期間必須視上班人口
做載運增加的調配規劃!

◎淡海輕軌打造淡水便捷交通網

淡水居民期待已久的淡海輕軌,終於在去年底正式開工,這也是繼高雄輕軌後,北台灣第一的輕軌,不僅是捷運延伸重要的里程碑,也預計會大大提升新北市交通的便利性。

有別於台灣,其實輕軌在其他國家城市交通中早有舉足輕重的份量,例如美國舊金山、法國巴黎、德國慕尼黑,具指標意義的都會城市都有輕軌,不僅完整了城市的大眾交通運輸網,更讓旅人出外旅行的時候,也能感受到異國不一樣的文化氣息。
許多人對輕軌一知半解,輕軌列車是以電力驅動,有自己專用的軌道系統,以架空線供應電力而運轉,通常考量便利性和輕軌本身的定義是要具備混行能力,路軌的建造是沿著道路鋪設;除了性能,在設計上,各國都會融入不一樣的特色,讓輕軌也成為妝點城市的另一種點綴。

淡海輕軌搭配在地好山好水特色,接軌新北捷運,自淡水線紅樹林站,沿途經過淡海新市鎮、捷運淡水站、紅毛城、古蹟園區、漁人碼頭、沙崙文化創意園區等著名觀光景點,完整環狀路線串聯眾多知名景點,讓旅人們的輕旅行又多了一種交通體驗的新選擇。

而目前規劃的各個車站距離適中,預估每5分鐘就可有一班車、每班車可載高達500人,無論在舒適度、載客量或是速度上,輕軌都會是未來民眾和旅客,造訪觀光聖地的最佳選擇。

新北市捷運工程處更樂觀表示,未來搭乘輕軌,單向旅行時間將不超過25分鐘,節省不少時間成本,相對深具經濟效益,對於預計遷移至淡海新市鎮居住的民眾而言,更打了一劑強心針。

為了讓全民都能一起參與及見證淡海輕軌的成長歷程,新北市府邀請全國民眾一起為淡海輕軌車輛外型打造新面孔,開放民眾網路共同票選出未來淡海輕軌外型,讓未來的淡海輕軌更有看頭!

~~~~

預估每5分鐘就可有一班車、每班車可載高達500人
也有一說 是一班次256人~~
倒底是幾人 為何有這樣差別 其實 解釋原因

但是不想解釋 因為就算五百人
嫌輕軌的沒用還是會說 每小時載運6000人 (這裡幾十萬計畫人口)
嫌輕軌的白做還是會說 每小時載運600人 也太多(這裡都是鬼城)

話都是大家自己在說的
能保佑 輕軌順利完工就好
就像之前剛剛有人說
之前都再討論輕軌會不會蓋
現在確定會蓋了
改討論 運量到底夠不夠 ??

總結:這是好事 相信淡海未來會更好!!
loshihjen wrote:
所以希望政府在輕軌完工後
如淡水人口也確實年年成長
在尖峰期間必須視上班人口
做載運增加的調配規劃!


輕軌的運量各位只怕是算錯了
一開始是規劃5分鐘一班以約35公尺長5節車箱營運載客約260人,如果未來新市鎮往後發展的話,會用45公尺車營運載客約380餘人,班距並可增至3分鐘一班,最多運量每小時可達7千多人。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