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ephyshen wrote:開空頭支票誰都會要怎...(恕刪) 看了報紙,現在部長說以後公眾運輸量大,才會做捷運,還說不要每個地方都蓋捷運,到時候都是無底洞,像北捷還有賺高捷是賠錢。像國外都有一定量的載客量才會蓋~~還說從他開始,要把關 = =講得蠻有道理的,看來除非北大所有建案都住滿人,才會有那個量吧,還是期待繞過收費站的便道或是這種人坐官坐不久,換個部長又可以蓋捷運了 = =
哈..有點蠢的規劃方式在東京或是香港...新開發的衛星城市都是先鋪好地鐵或是電車....解決了交通問題居民自然會遷入...像是香港的將軍澳或是日本的多摩僅有台灣那不成熟的規劃方式...難怪郊區的重劃區10幾20年都弄不起來...(林口/淡水)交通沒解決, 入住意願不高, 成長緩慢 == 人口不夠, 台灣官員又可以說了...人口不夠...不做捷運...無限輪迴惡性循環....20年都弄不好一個衛星城市重劃區奇怪,不是每年官員都出國考察嗎? 怎麼都沒什麼吸收到國外的規劃施政經驗?
螢火蟲季開始了剛剛去看過一片漆黑 蟲鳴蛙叫螢火還沒有很多隻 不過也夠興奮了畢竟從家裡騎機車才20分鐘 不必再去內灣人擠人另外我看到附近山上都已經開滿桐花不曉得三峽有沒有賞桐花的好路線白天賞桐花 晚上賞螢~~~
angelhood wrote:看了報紙,現在部長說以後公眾運輸量大,才會做捷運,還說不要每個地方都蓋捷運,到時候都是無底洞,像北捷還有賺高捷是賠錢。像國外都有一定量的載客量才會蓋~~還說從他開始,要把關 = =(恕刪) ‧‧‧‧‧ 希望偉大的交通部毛大人可以去看看當初臺北捷運的運量,報載台北捷運木柵線1996年三月通車後,平均日運量僅四萬人次,被他嫌得要死的高雄捷運剛起步每天有超過10萬人次的運量。 按這種邏輯,不曉得為何當初臺北市有特權可以在低運量的情況下蓋捷運... 毛部長要不要順便檢討以前的交通部長跟台北市長?
北大特區供給量大,我才敢去看屋買屋*因為這樣以後這地區才會有發展*人潮一多商機馬上到*商機一到地方上馬上繁榮及熱鬧*反之如果供給量小!人口一定少:未來要發展一定很困難!所以歡迎特區內的所有新住民*****
我最近也在看北大特區.但對於交通有些欵慮,有沒有大大可以幫忙釋疑.1.交通車來往永寧站是哪個單位提供的?頻率如何?最晚的班次時間.有許多社區,交通車剛開始都有,但慢慢的減班或停駛.2.現在早上往高速公路或往永寧站的路會很塞嗎?現在交通應該還好,但這麼大個社區都住滿人後,加上學生,現有道路夠用嗎?3.大家貸款成數是多少?有聽說銀行比較不願意貸給三峽,林口和淡水等新市鎮的建案.不然就是成數很高.先謝謝回答的大大了.希望有機會和大家作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