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逛完三井順便再考察林口點燈率,依然暗淡

豪哥大 wrote:
淡水16.24萬人,待售2012戶,比率1.24
三峽 11.28萬人,待售1482戶,比率1.31
林口10.06萬人,待售1709戶,比率1.70
有捷運人口多的區(例):
板橋55.4萬人,待售1963戶,比率0.31
中和41.44萬人,待售1861戶,比率0.45
新店30.03萬人,待售1543戶,比率0.51
哪裏在炒作真是一目了然...(恕刪)



待售戶數
---------------- = 比率
行政區人口數

這比率只能說明行政區內每100人當中可以分配到的待售戶數
ex.淡水區內每100人可以分配到0.012待售戶
但根本無法解釋炒作
除非限制某行政區蓋的房子只準原本就住在該行政區的人買
ex.淡水區蓋的房子就只準原本設籍在淡水區的人買,外地人不準買淡水區的房子
否則算這個比率沒什麼太大意義
因為很多是非設籍在當地行政區跑去買的

如果要解釋"炒作",應該從房價的歷年或歷季增減幅度與新成屋待售期去討論
房價在一定期間漲幅過大,才有炒作的明顯
待售期過長,代表新成屋供過於求,才有炒作的明顯

如果只是待售戶數多,但待售期並沒有特別長
那也只能解釋當地吸引人口進駐的意願高
所以建商願意在當地多蓋房子形成待售戶數多
比例不準,

可以去看看林口地多大,

空地多少??

多多多,林口空地就是多。

南非葉 wrote:
待售戶數 -.這比率只能說明行政區內每100人當中可以分配到的待售戶數
ex.淡水區內每100人可以分配到0.012待售戶
但根本無法解釋炒作..(恕刪)


沒錯,而且換個角度想,待售戶與設籍人口也沒有絕對的關係,待售戶也不見得都是設籍人口釋出要賣的,用這比例來解釋炒作..實在是可


有那麼難理解嗎?
我是以住了多少人跟有多少"空屋"要賣當做假設的前提
換句話我認為這些待售戶數沒有多少是由已設籍的人賣出的
那10.06萬住民跟1.7仟戶長蜘蛛網待售豪宅為何不能是個比值關係?
當然如果對"炒做"兩個字敏感可以自己上591看看
為何搶賣的絕大多數都在文化一二三路範圍內?
為何舊市區這麼多房子沒有一堆在叫賣?
這不就只能推給~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豪哥大 wrote:
有那麼難理解嗎?
我是以住了多少人跟有多少"空屋"要賣當做假設的前提
換句話我認為這些待售戶數沒有多少是由已設籍的人賣出的
那10.06萬住民跟1.7仟戶長蜘蛛網待售豪宅為何不能是個比值關係?

等你解釋來的,果然....唉

這10萬人都持有房子?沒房租屋的人呢?

正確算法
該區域待售戶數/該區域總戶數

想通再來吧!不要不懂,又這麼愛關注林口版

問你住那裡才不會是潘仔啊!
多多多多好多 wrote:
比例不準,可以去看..(恕刪)

就比例不準這件事,難得認同你


多多多多好多 wrote:
.. 可以去看看林口地多大,

空地多少??

多多多,林口空地就是多。.(恕刪)


但這裡你又錯了
空地不代表是可以用來蓋房子的建地...三井、機關用地、影視園區用地以前也都是空地啊...別看到空地就開槍好嗎
退而言之,就算是可以蓋房子的建地,地主如果沒有要賣或蓋,也不會增加供給量啊

而且"多"也不是壞事,從你的帳號我們就應該可以知道了!


豪哥大 wrote:
有那麼難理解嗎?我是以住了多少人跟有多少"空屋"要賣當做假設的前提...(恕刪)


你果然越解釋越模糊...請先說明"住了多少人跟有多少空屋要賣"的比例代表什麼意義,再來才是討論為何這可以論證到炒作


豪哥大 wrote:...
...當然如果對"炒做"兩個字敏感可以自己上591看看
為何搶賣的絕大多數都在文化一二三路範圍內?
為何舊市區這麼多房子沒有一堆在叫賣?....


充滿斷言的說明,什麼叫搶賣?何以這些房子都是在搶賣?如何證明?

而且這些年林口的新建案多是在文二文三間,舊市區本來新建案就很少,掛賣少也很正常,實在是看不出來這樣的論述能證明什麼?

豪哥大 wrote:
有那麼難理解嗎?我...(恕刪)


以林口的人口增長率
不就是會吸引建商來這樣的地點多蓋房子嗎?
自然就形成空屋比例會較其他區域來的高的情況
這不是很簡單可以想到的邏輯嗎??

以林口的人口成長率比較板橋的人口增長率
(如果光比較 增長的人口數 也可以)
如果你是建商, 你會選擇在哪裡蓋房子??

以林口的人口增長率比較新店的人口增長率
以一般的邏輯來推論, 你認為哪邊的待售物件會比較多??


說林口沒有投資客 or 建商在炒作房市
我自己是不相信的
一定有, 這是事實

BUT~~~ 請告訴我, 板橋/新店/新莊/五股 等等其他新北市 & 甚至台北市各區, 甚至...
台中台南高雄
請告訴我哪個地方在房市尚未退燒前, 哪個地方沒有人在炒房??
你住的地方就沒有人在炒嗎?

對於投資客來說, 林口板橋或其他地方, 有話題的, 能炒的就去炒房了
根本不在意這些地方是否是長期良好的居住環境

但對於自住客來說, 會搬到林口的人, 是因為認同了林口的整體城市規劃
認同了林口這一個環境, 所以才會有"人口成長"~~

這樣很難懂? 炒房? 拜託~~ 過去幾年來, 你家附近沒人在炒房嗎??
但是林口的條件就是可以在這樣炒房的大環境中,
吸引到最多人移居的地方~~ 但其他的地區, 是炒完就跑了, 不是嗎?
婚頭老史 wrote:
充滿斷言的說明,什麼叫搶賣?何以這些房子都是在搶賣?如何證明?

而且這些年林口的新建案多是在文二文三間,舊市區本來新建案就很少,掛賣少也很正常,實在是看不出來這樣的論述能證明什麼

對那些不了解林口特性的來說,他們怎能理解老街為何掛賣的少,最怕不懂還來這指三道四

老街都是舊林口人較多,一直以來他們祖厝在這,當然捨不得讓售,但重劃區還是有不少老林口人買在那(住了將近30年...我算嗎 哈哈)
這也是像石碇為何托售量少,不難理解了;但那不代表,很搶手區吧,。那位嘴炮前輩,也能舉托售低就是好嗎?那真該去搶買石碇了,想必房價也會比信義區貴囉 我真笑有人能這樣舉例。

再者,新市鎮、重劃區,建商不來蓋,那還能發展才怪;起初,有投資者進來與建商聯手、共襄盛舉,這是必然現象,否則光靠純住家來購買,建商會有意興建嗎,難啊!
林口現在發展到了階段,投資客退場、讓純住戶進場,這對林口發展才是良性開始,就算拋售潮,壓低了房價,買家會更有意願進來林口,這樣互動也不足為奇;
但又有一論林口房價炒高了,那這又是怎麼回事?不是說大家拋售,房價會低嗎? 總之,說房價低也是那群人、說高也是那群人,最後,讓人看笑話罷
i.BD wrote:
對那些不了解林口特性...(恕刪)

噗,是啊!實價登錄最近一個月成交17筆
也甭蓋了光待售按這個速度就要賣8~9年,投資的就...
賴芊合就可憐了,原價賣都沒人要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