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淡水到北市怎麼不挖條隧道...歡迎討論


gameheven wrote:
我個人絕對贊成改善花...(恕刪)


根本不需要新鐵路,北迴坍方的機率和次數大家去查一下就知道,根本都是幾小時內就可以排除的事件。
蘇花高說穿了就是一個政治凌駕專業上的議題。有幾個有種的政治人物敢站出來和台灣人說,我們其實根本不需要蘇花高,因為現在的鐵路就可以完全做到蘇花高可能可以做到的事情,連蘇花高做不到的事情,鐵路也做的到。就如同民氣可用大家再喊要巨蛋的時候,沒有一個台北市長或是民意代表敢站出來講句理智的話,就是台灣的棒球和運動市場現在蓋巨蛋還太早。等到巨蛋快要蓋好了,又出來一堆OOXX團體和假左派文青來怪東怪西。
蘇花高的爭論焦點根本還不需要放在它安不安全、經費貴不貴、環保問題。
從邏輯上來思考,蘇花高還剩下多少存在的必要?很明顯
當然還是老話一句,如果是為了爭一口氣,爭在地人的面子和地位,OO有所以XX也要有...
那也無話可說

soulpower1217 wrote:
根本不需要新鐵路,北...(恕刪)


很有道理

只是對偏鄉來說
生活在同一個島上
為什麼有些地方可以三不五時放煙火、辦展覽、蓋蚊子館
而偏鄉卻連營養午餐都差一截、學校老師請不到

這已經不單是蘇花高的問題
而是政府長期故意忽視城鄉差距
只發展選票多的地方
造成偏鄉累積民怨爆發

magicalf wrote:
很有道理只是對偏鄉來...(恕刪)



你仔細去看一下台灣的地方政府的經費運用,你就會發現實際上放最多煙火辦最多活動的,就是您口中的偏遠鄉鎮,尤其花蓮和苗栗,我今天不去批評地方政府經費運用的妥善性,因為我不是在地人,我相信一個縣長每次選舉都高票當選一定表示當地人認同他的某些做法。
但我也必須要講,你今天選擇了把錢拿去運用在其他地方,你又怎麼可以抱怨其他項目不夠經費?
況且邏輯上來講也很有趣,因為長期以來覺得受到了歧視,所以我們要"蘇花高"????
如同我之前講的,有了蘇花高就表示不被歧視了嗎?就表示拉近了與北部的差距了嗎??
增加火車運量3倍、花東居民火車票半價+租車優惠、增加台東-花蓮-宜蘭-台北四站直達車,能不能給予花東人更實際的便利?
蘇花高和"在地人的爽度"牽連在一起就註定是悲哀事件,而且說真的,最後倒楣的還是花東人
gameheven wrote:
我個人絕對贊成改善花.
你怎麼知道蘇花高一定比較安全?
那如果蘇花高蓋起來,還是常常崩塌怎麼辦?

那蘇花高究竟要怎麼蓋?
挖一堆超長隧道?整條路高架在海上?
這樣子真的會比較安全?
那經費要多少?

那如果要加強鐵路,還是一樣又回到老問題。
現在北迴鐵路一樣會塌 (只是塌的機率比公路低。)

新鐵路怎麼蓋?
挖一堆超長隧道?整條路高架在海上?
蓋完之後真的會比較安全?
..(恕刪)


之前已經統計過了蘇花的隧道
北迴鐵路雙向改善工程之後, 還產生許多廢棄不用的隧道
蘇花改的計劃當中. 準備將這些單線鐵路隧道"擴孔" 改為公路隧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685124&p=174#23705902

蘇花改 還要再開 8 條隧道
蘇澳 <---> 東澳 平行的有鐵路 新永春隧道 和 永春隧道
1. 蘇澳隧道 0.2km
2. 東澳隧道 3.3km
3. 東岳隧道 0.2km

東澳 <---> 南澳

南澳 <---> 和平 平行鐵路有新觀音隧道, 和廢棄不用的舊隧道..觀音隧道、鼓音隧道 及 谷風隧道
4. 武塔隧道 0.5km
5. 觀音隧道 8.0km
6. 谷風隧道 4.6km
此三隧道可能要利用台鐵閒置的舊隧道群,將原本單孔的鐵路隧道, 擴大成雙向車道.

和平 <---> 和中

和中<--> 和仁<--> 大清水
7. 中仁隧道 3.8km
8. 仁水隧道 2.9km

蘇花高會變成蘇花改,車道由四線道減為雙線, 主要原因是面對破碎的地層 , 工程難度很高 ,及對環境的破壞也未知.
雪山隧道和新永春隧道在開挖時,都碰上大量湧水, 淹沒隧道的問題
資訊的取得不對等,讓蘇花改成了目前改善蘇花公路唯一的解答 , 但是 蘇花改要完工是遙遙無期, 要再花上465億 , 將來可能還要追加預算

但是,在不開新隧道的情況下, 火車多開班次就可以了
蘇花平時的運量,一天只有2萬人次, 假日可以增加到7萬
這表示中間有增班的空間

只要改平板車, 把汽車開上火車, 讓火車把汽車拖過北迴就好了
又快又比挖新隧道省錢,又安全
而且,法國在火車拖運等候區, 還開了 Shopping Mall, 很多英國人來此一日遊兼購物
北迴如果有Auto Trains也可以在蘇澳 花連蓮兩端設休息等候區


瑞士的隧道挖掘技術, 是全球知名的
Furka base Tunnel 是單孔隧道, 所以雙向的汽車, 火車要共用, 要調度
每個小時有一班雙向 地區客車和 汽車載運
再加上一天 10 班 Zermatt 到 St. Moritz 之間的冰河特快車 , 利用率幾乎滿載
北迴鐵路是雙向,有二條鐵軌, 增加運量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 請思考 ? 利用率滿載, 瑞士為何不再挖一條 ?
看了幾位高手的回文,大致上瞭解。
要蘇花高的人其實是爽度大於實用

那好奇問一下

不建新鐵路的情況
北迴鐵路有沒有可能把人潮完全吃下?

台北到花蓮火車票,年節都是瞬間賣完。
台鐵增班能增加到多少?真的可以完全消化?

gameheven wrote:
看了幾位高手的回文,...(恕刪)


看到歐州跨國載車子的影片,我覺的台北到台東鋪一條可以載運汽車的高速火車,可以縮短南北差距時間,也能達到環保,避免塞車在高速公路..
gameheven wrote:
看了幾位高手的回文,.
不建新鐵路的情況
北迴鐵路有沒有可能把人潮完全吃下?

台北到花蓮火車票,年節都是瞬間賣完。
台鐵增班能增加到多少?真的可以完全消化?
..(恕刪)


請參考日本東京都的JR山手線

山手線是鐵路火車, 卻被營運成捷運化, 平均2至4分鐘一班,台北捷運高運量列車,每列車6節車廂;山手線的每列車則多達11節車廂, 一趟車可運載3000人以上!
平均每天運客397.3萬人次

蘇花公路斷路時,搭車人次將超過8萬人次,運輸尖峰時間與往年農曆春節的搭車人潮相去不遠。
去年的 228假期, 則增加到每天10萬人次

目前臺北-花蓮間自強號平日雙向已開行57列次,假日68列次,於週五、週日尖峰班次密度最高約30分鐘1班;有時1個半小時都沒有車

但是和山手線相比,增班空間還是非常大

北迴線平日所有自強號平均利用率為65%,週末假日平均為80-95%。
某些班次達111%,會有站票出現。 不過大部份班次都未滿載, 仍然有空位
http://www.railway.gov.tw/tw/cp.aspx?sn=7461
所謂北迴線一票難求之現象,並不合理, 是有人為操控

過去也發生過,某花蓮藝品店為搶訂台鐵車票爭奪陸客,製造「假性需求」。
藝品店業者先訂花蓮到台北長途票座位,到搭車前三天再退票改為訂短途花蓮至蘇澳。

此舉嚴重排擠花蓮往台北或是花蓮到蘇澳新站的乘客,一般旅客訂不到車票,抱怨連連,也造成台鐵座位虛耗。

台鐵票務不改善, 永遠都是一票難求


理論上至少可以大量紓解,以目前的交通流量應該是足以應付。但要說完全吃下,其實在交通運量上面很難去估計怎麼樣可以完全吃下,更不用說特殊國定假日或是年假這種狀況。本人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敢講太多。但很明顯的目前東部幹線的運量實在太少,晚上九點過後幾乎就沒車北上,台灣很多地方都吵著要蓋捷運,其實我覺得也是一樣的道理,鐵路只要區間車能夠捷運化,還需要捷運嗎?


gameheven wrote:
看了幾位高手的回文,...(恕刪)

herblee wrote:
請參考日本東京都的J...(恕刪)


這才是專業又言之有物的理性思考文章,拜讀!
回到淡水的問題
在72樓已經說明, 德國萊茵河畔的城市, 把沿河道路地下化, 也增加了綠地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5&t=3607329&p=8#46837878

淡水紅樹林竹圍可以仿這種方法, 把中正東路地下化成為"快速道路", 紅樹林到竹圍,關渡, 大約只要蓋5km的地下車道
否則在台二線無法拓寬, 及關渡基督書院下方路段,在地形限制無法拓寬情形下,仍將形成瓶頸。
地下化是最好的方法
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和淡水夕照,都可以保留下來
不懂為何一定要用傳統"拓寬道路"高架的方法

可以像台北捷運在市區施工時, 採用明挖的方式
先封一半的路面, 先挖一半的路面蓋地下車道, 蓋好再挖另一半

在施工期間
交通疏到導措施
1.鐵路運送汽/機車
利用淡水線的鐵軌,在鼻頭街之前的捷運平面路段,造汽車月台,訂製汽車運送板車,把小汽車經由捷運鐵軌, 送到北投機場,接上北投大業路,接上洲美快速道路, 或關渡站,接上大度路
當時未預留汽車月台,這個工程難度高

2.渡輪運送汽/機車
1.淡水渡船頭<=>關渡碼頭 , 接上大度路
2.淡水渡船頭<=>八里渡船碼頭,接上61,64 快速公路
3.漁人碼頭<=>關渡碼頭,八里渡船碼頭

3.淡水新市鎮<=>捷運淡水站之間, 行駛密集的"電力公車",繞行中山路,中正路,沙崙路,濱海路,淡金路
密集的公車, 比輕軌更便宜而且有效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5&t=3008946&p=98#41118385
在新市鎮設置停車場,收很低的停車費或買公車/捷運票免費停車,
讓汽機車留在郊區,不要擁入舊市區,紅樹林

4.增加淡水線的班次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