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三重重劃區房價有下來嗎?

Sakaguchi wrote:
我對你的有些論點有著質疑,當初你曾在別的版面論述新板30萬買得到、新板25萬買才不危險、新板價格崩跌論述,卻在這邊說進安街價格25萬很穩定,還有補漲空間??

倘若新板真的如同你所說25萬有機會,30萬還得考慮??卻可以無忌諱的買進進安街等補漲??

同樣是重劃區,都有屋量要消化,為何進安街說的那麼好,卻貶低你賺錢的板橋??感覺就有點像是大腳、eric、壞哥哥一樣,只是當打手!!
...(恕刪)


房屋買賣的真正價格只有幾種人知道,一買方二賣方三仲介四代書
嚴格說起來又只有買方賣方,而這兩類人也可能因為種種因素報高或報低
大部份投資客只會玩自己熟悉的區域,同時介由不斷交易來了解行情,而且決非買賣個三五戶就能知道,不同時間點行情也隨時在變化,當然不是那區的就更不清楚囉,有些人就會自以為是葉教授要開示大家.
至於進安街,在相對高點進場花了高價買,景氣回升新房子越蓋越好,房價補不回來房子還折舊了,是你也會不舒服,要找些理由安慰自己吧.
desertmoon wrote:
你不是說懶得回應嗎不...(恕刪)

d大想跟辯駁一下你的論述!
正楷峰閣從98.10初開買至昨日99.1.16 由代銷主管口中得知剩3戶4房(原72戶/9店面),雖然後續的挑戰性有點高(一次要買2個車位)一年內完銷應該是定局吧!
當然除了景氣好轉外,正楷峰閣產品本身的因素才是重點吧!您應該也是參賞過才對?!
不好的產品那市場的熱錢有可能注入嗎?!而鄰案的城市美學也不惶多讓原45戶(1/3保留戶)也剩無幾,若是本身的條件不優,想光靠三重重劃區建安街內(仁義街)的招牌是不夠的!
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活,生命才有價值。
tiway wrote:
不優想光靠三重重劃區建安街內(仁義街)的招牌是不夠的!
...(恕刪)

認同的不能再認同了!
對了提醒大家一下,銀行鑑價也是有有效期的,超過三個月以上的成交價格就沒多大參考意義,某個價格賣不掉,或屋主不到那個價格不賣,那不叫行情,那是代表"那個時間點該戶沒那個行情",不然就成交囉,別被洗腦囉!
上一篇有機會再寫,我記得我之前在某一個論壇有寫過一次

看到有人說房價折舊,我用我的解讀解釋一下房價折舊,你可以不用信我,

房價折舊是主觀印象的估價,有沒有標準,其實沒有,我跟朋友投資新店出租套房,25年屋齡
跟27年屋齡,跟30年屋齡,我們看起來折舊都一樣,那銀行看法呢?
銀行的估價確實會算地上物折舊,但是也是很籠統的算,更準確說有些銀行在某些地段五年內的房子,
折舊都算一樣,也就是相差五年屋齡的房子,折舊可以說是幾乎一樣的,2.5年的歌德花園,跟一年的成市美學
其實在銀行看法上,差不多,但是土地會增值,有時候土地甚至市場增值就會Cover過折舊
這也就是這幾年連2手屋都漲的原因,而我個人偏好都是買土地多的建案就是這樣。

至於房屋折舊根不跟的上房屋漲價,這更籠統,因為成交價,隨人而不同,我覺得應該拉長時間來看
比方說十年,你才能看得出是不是真的這樣

tiway wrote:
正楷峰閣從98.10初開買至昨日99.1.16 由代銷主管口中得知剩3戶4房(原72戶/9店面),雖然後續的挑戰性有點高(一次要買2個車位)一年內完銷應該是定局吧!
當然除了景氣好轉外,正楷峰閣產品本身的因素才是重點吧!您應該也是參賞過才對?!
...(恕刪)


我確實看過正楷一案,但是我還是認為會讓這個案子一年完銷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景氣好轉大於他的產品內容
(這並不是說他產品內容不好,請務必瞭解),首先進安街這種走靜巷風格的區塊,真正房價的爆發點是在整
個區塊的價值呈現後才會有(比方說幽靜的整體住宅環境之類的),以目前開發中的區域來說,我認為他是因
為景氣好轉,看屋人潮增多後,在開價差不多的狀況下,購屋者選折產品本身較佳的買入。

不然你覺得桃園的建案產品本身配備好一點,就會有超越市場的表現嗎?我是覺得峰閣拿到金融海嘯時賣,
一樣還是會乏人問津。

峰閣配備確實是進安街當中相對好很多的,但是若拉長時間來看,當你想轉手賣屋時,這些相對好一點的配備
下一個購屋者,領情嗎?其實就不一定了,主觀意識很重要,第一眼社區營造很重要甚至連建商品牌都很重要
,我當初三年前會買那家建商,有一點也就是選稍微沒被罵的建商(保家跟冒得被罵太慘了)

PS:我覺得峰閣比較難賣的還是店面,我最近在看重劃區的店面,壓根就不想買進安街仁義街這種,
之前我唯一考慮過扭折西的店面是面引道的799w店面,夠便宜吧!
我還可以殺呢!結果一個星期就被人掃走了,據說要等後面28F蓋好,退縮就可以博翻身,我覺得
那個掃走的人真有種!哈哈
近來三重重劃區的討論版不太平靜,充斥著一堆非我族類,殺無赦的言論,老是哪幾個熟面孔,占據版面拼命的捍衛自己的社區及觀點,令人倒胃口.一直以來總覺得這個版比起台北縣其他房市特區版的發言及論述較為溫和,中肯.不過看來也快淪陷了!
finecut wrote:
近來三重重劃區的討論...(恕刪)


當隱形人就好了!!

板橋護衛軍

三峽錦衣衛

太多了~

finecut wrote:
老是哪幾個熟面孔,占據版面拼命的捍衛自己的社區及觀點,...(恕刪)


熟面孔?你大概是說我吧!對不起!我今天真的講太多了。抱歉抱歉,下次不講了
desertmoon wrote:
我確實看過正楷一案,...(恕刪)

"我也覺得峰閣難賣的是店面"一間的成本是4千萬
扣除自備款1千萬好了!3千萬的貸款!每月的營收與獲利要多少才能攤平?
又有哪些行業能承擔呢?(目前是2家便利商店)
至於建材好真的爽的自住者!而先建後售的案子本來就不利於走短線的投資客!
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活,生命才有價值。
desertmoon wrote:
熟面孔?你大概是說我吧!對不起!我今天真的講太多了。抱歉抱歉,下次不講了


不會阿! 你講的很好!

實務上分析 也很有見解!

感覺像很專業的投資客!

比起b大 更有深度!!

b大只會拿資訊出來秀

感覺像 代銷公司~

強力推銷 板橋地區~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