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滅修羅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
要到什麼程度的財力、要買得起哪些地段才算是有能力買屋?...(恕刪)
大大,請先從記帳開始吧...
記個2、3年就大概知道1年的平均花費有多少了,看看你的年收入減去花費還剩下多少,再減去每年預計要存下來的錢(這個部分就因人而異了,保守的人就存的多,冒險的人就存的少),剩下除以12就是你每個月可以負擔的房貸金額,就可以反推回去可以貸多少錢。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每月可負擔房貸金額是2萬,用3%利率來反推,約可貸款360萬,以房貸8成來算約可買450萬的房子,也就是要自備90萬;以房貸7成來算,約可買510萬的房子,也就是自備150萬。
再來去仲介網站看看500萬可以買在哪些地段的什麼樣的房子(公寓或大樓或透天),實際去實地逛逛瞭解一下那個地段是不是你喜歡的,不是的話,就要去看看你喜歡的地段要多少錢,假如超過500萬的話,那就表示你要準備更多的自備款才行。
自備款90或150或更多就是你要先存到的,假如你預計5年後購屋,那你每年就要存下18萬或30萬或更多,假如每年存不到這樣的金額的話,一是拉長購屋準備年數,另一個就是,你目前沒有能力去買你想要的房子,這樣有算回答你的問題嗎?
不滅修羅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要...(恕刪)
什麼程度的財力、要買得起哪些地段才算是有能力買屋的那把尺,是在自己的心裡及口袋深度裡...
人當然有旦夕禍福,不管是有房子沒房子的
房子是屬於不動產,它可以賣來換錢,也可以抵押借錢--這可以算是有房子的其中好處吧
遇到大地震垮了房子,更題醒房子要保地震險、火險的重要喔~
最後,就像網友說的「有錢買屋,沒錢租屋」,不管自己是不是曾經擁有過房子~
huanghank wrote:
租屋是一種費用,房租給出去就不見了,
買房子是一種資產,扣除房貸的利息其他的都算是儲蓄,
租房子的人年輕時過的輕鬆愉快,但是可能老了沒賺錢能力時會一無所有,
買房子的人年輕時可能壓力沉重,但是20年後還有房子!
其實就是看人生想要前面輕鬆後面辛苦或是前面辛苦後面輕鬆而已,
平均起來還是一樣的,因為你這輩子就是花你賺的那些錢!...(恕刪)
這種比喻都是沒意義的!只挑對自己的言論有利在做比喻.
誰說年輕 輕鬆愉快 年老就一無所有? 年輕手上有錢可以應酬交朋友 培養人脈關係 說不定因此事業順利 賺的比花的還快!
年輕壓力沉重就一定有房子? 壓力沉重 吃不好 穿不好 整天擔心失業, 老婆跑了 結果得憂鬱症..然後貸款繳不出來 房子被法拍... 有比較好?
比喻這種東西 都隨人掰啦!
不滅修羅 wrote:
辛辛苦苦扛房貸繳了20年好不容易繳完,
有沒有可能遇到道路拓寬,結果房子被強制徵收?
還是又遇到921這種大地震,房子震垮歸零了?
在這個老闆視員工如糞土,把員工當作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年代,
除了公務員,還有誰的薪水可以安安穩穩領滿20年,讓你安心繳房貸?
別再提什麼「沒有XXX,只有○○○的」陳腔濫調了
就算能力再強,難保不會遇到忌才的上司,暗箭傷人的小人
你捲舖蓋走路,說不定有人拍手叫好
大家都很注重養身嗎?對自己的身體都很放心嗎?
身體的異狀有在注意嗎?
檢查結果運氣好是小毛病,運氣不好醫生就說你只剩下三個月..
會不會結婚被灌酒,結果隔天就暴斃在床上?
還有,台灣治安越來越差,
誰敢保證每次出門都能平平安安回家?
不會遇到瘋子捅人、飆仔砍人?
人死了反而一了百了
萬一弄成半身不遂,缺手斷腳的豈不更慘?
尤其是台灣這種只保護加害者人權、漠視受害者權益的地方
有苦誰知?
...(恕刪)
我覺得 你好像受過很大的傷害和刺激...
變的好偏激...對未來充滿恐懼惶恐...
好像租房子 就不會人睡到一半 房子震垮被壓死..
好像租房子 就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回家 治安就會很好..
好像租房子 就不會被灌酒然後暴斃~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