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會有BOT最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口袋空空
既然政府口袋空空就是想引入民間企業的資金去完成建設的目的
政府想來個一石二鳥 不出錢 也可以做建設 然後又有一定比例的回饋資源
一方去釋放利多給廠商 廠商當然是要以自己評估可以獲利為前提去投標
媒體一方面 批評台灣各方面內需不足 企業投資不足 所以造成炒房炒地氾濫 資金無處宣洩
政府沒把民間資金引入做其他適當的商業開發
一方面又批評 政府BOT只要讓利給廠商 就是圖利!
客觀的說 這狀態矛盾到我都懷疑 台灣的與論和某些政客是不是有精神分裂症?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都給你說就飽了,台灣會沉淪這些人都要負些責任!不能就事論事討論
同理心 今天若在場評論的各位 你若本身是企業老闆 一筆大金額投資 勞心勞力出錢出力又利潤極低 你幹不幹?
麻煩討論別偏離人性! 也許現在 貧富差距仇恨 民粹當道 但不能拿來和BOT用一些優惠利益 吸引廠商投標 就叫弊案
這根本是兩碼子事! 至於有人說得 圖利多少才合理 就用法規來訂立 只要條件合情合理 這種圖利 讓民企來建設
讓全民享福利 也算是好事
沒有人投標 就不會有建設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叫政府自己蓋的話 沒錢 沒錢 還是沒錢 另外 沒效率 沒效率 還是沒效率XD
因為民企的建設效率比政府好一百倍 畢竟他們有賺錢的急迫性 越早弄好可以越早回收 政府最重要的是用心監督替全民把關
至於台北市那所謂的五大案 我認為其實只是 圖利多寡的 前朝後朝認同上的不同 這種事情就跟 你問路人你覺得圖利多少
給廠商算合理 100個人有一百種答案! 根本無解 但實際上就是內耗!不過我不怎麼想關心台北市
我在乎的是新莊這地方 別用那種似是而非的觀念去附加在一個 正需要 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 新莊! 民粹 最後苦的還是生
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 沒效率 沒建設 你說這城市 還有前途嗎? 口水能夠讓新莊更好嗎? 台灣從不缺批評者
卻很缺具體實踐和想出對策者!但通常實踐者 又被一堆批評者罵到一文不值 最後放棄實踐 這就是台灣可悲之處 嘴砲當道
能人外逃 惡性循環 報告完畢!
只要政府條件 訂出遊戲規則來去圖利 一切依法 廠商遵照遊戲規則去賺錢 何罪之有? 誰有能力都有資格去投標阿
只要有能力者 歡迎共創雙贏! 你賺錢 你建設 最後圖利全民! 往好的地方想不是很好嗎 把廠商視為奸商 換作是你是
民企老闆 都把你當賊了 你還會去投標BOT? 矯枉過正成語在這裡適合不過了 消耗浪費的還是你我的納稅錢 (提供另一層思考分享給大家)
別說已經成型的有蓋房的(新莊副都心,頭前, 三重重陽, 五股, 三峽北大)
光還在整地的就有多少?
三重, 板橋, 新店, 土城...., 光我看到的就一大片.
搞這些重劃區是花政府的錢吧, 但最後得利的還不都是那些建商.
重劃區很好, 讓市容變整齊了, 人們也喜歡, 但是那裡蓋出來的房子硬是比其他地方開價高出許多,
到底是造福市民, 還是造福建商?
是在蓋房子給人住, 還是在提供物件給投資客炒地皮?
Leach wrote:
搞這些重劃區是花政府的錢吧, 但最後得利的還不都是那些建商....(恕刪)
重劃不是政府白花錢給建商得利,
政府是兩手空空,先從平均地權基金或借貸的方式先借到資金,去做徵收與發包重劃.
重劃完會標售土地,讓建商出錢競價,政府把標售的金額扣除借來的支出成本,
通常政府還有賺錢,並沒有花到你納稅的錢.
(地主則是配地或換現金,先不管)
建商砸了大錢,就得蓋房賺回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最終居住者間接出了重劃的錢.
你願意花錢買居住品質,建商才有辦法回收購地成本以及利潤.
建商認為能賺才願意標地,政府能賣掉回收成本才有辦法持續重劃.
而政府重劃賺的錢,也是用在市政建設上,那筆錢會列再重劃盈餘有部分限定用在當地.
比如說電影中心的預算一部分是從副都心盈餘拿錢,頭前樂活館也是重劃的錢去補助.
甚至蓋捷運也向重劃區的盈餘撥錢.
在這個政府-建商-新居民的現金流遊戲中,
想買重劃區的也是自己願意花多點錢買居住品質,沒有人逼迫.
建商買地土地成本多少,營造約多少,利潤多少大概都算得出來,不合理可以不買.
如果不重劃,當然也行,只是市容就是維持原樣.....沒有素地可發展而逐漸老化.
沒有建設的地區,往往會慢慢沒落,雖然房價也會相對親切.....
這現金流遊戲的問題是...重劃蓋馬路蓋公園都要錢,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若政府/建商沒有虧本, 重劃區價格就一定比週圍舊市區貴.
政府重劃不想虧本賣地,要是政府虧了就真的是政府錢去補虧損...
建商標到地也不想虧本賣,要不然寧可養地,或根本不去標.
政府建商都沒虧本那重劃成本是誰出的,當然是房價疊高後變相轉嫁給新居民.
如果你不買重劃區或已經住附近,就沒加入這個政府-建商-新居民的現金流遊戲.
但是由於重劃的盈餘帶來許多新建設,重劃區週圍舊市區也一樣享受建設成果.
所以大部分人都得到好處....所以別說只有建商得益.
若有壞處...大概是不管新舊房都買不起的人,
眼看某區域因重劃及建設投資而節節升高....一堆高級住宅卻買不起.
所以現在又多了社會住宅概念,可彌補這缺點.
政府本來可賺更多,但留一部分不賣,做成社會宅,
讓買不起的也能用低成本租屋得益於重劃區.
(因為有重劃,政府拿到配餘地,才能分一些給社會住宅用)
該質疑的是紅單炒作的投資客,對本地建設發展沒有幫助,卻墊高成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