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7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stocklee wrote:
借轉http://w...(恕刪)


這絕對不是假消息!! 我相信costco 一定會開
可是推崇新市鎮的人為何不反思costco為何不開在新市鎮呢?
如果新市鎮真的那麼好的話,那麼costco選在關渡的決定是不智呢還是他們已經看到新市鎮的未來了呢?

hktcanada wrote:
這絕對不是假消息!!...(恕刪)

開在關渡這裡一方面可以吸收淡水的消費力 令一方面也可以吸收北投的消費力

可謂一舉兩得 如果淡水沒有淺力 幹嘛還蓋 只不過交通方面將會是一大問題

hktcanada wrote:
這絕對不是假消息!!...(恕刪)


costco是大型量販店,看的從來不是一個地區的市場,而是整塊大區域的,
開在新市鎮,吸引到的只有淡水、關渡、三芝等地的居民,
北投高速公路一開就到內湖,比假日塞車來淡水還快,
八里64號一開就到中和,也比假日塞車來淡水快,
但蓋在關渡! 通吃淡水、三芝、八里、北投這區域。

對住家而言,costco不是每天必去的點,
不必開在住家旁,否則還會有交通擁塞的困擾,其實是嫌惡設施,
反正去costco必開車,開在關渡反而對新市鎮而言更好!

pendesmix wrote:
costco是大型量...(恕刪)


完全同意
看看內湖的例子
內湖好市多並沒為週邊區域帶來任何附加的商機
也沒帶動房價
它的存在只是在週末製造一條排隊的車龍而已
因為車子排隊進去採買
幾小時後買完了就拍拍屁股離開了
新市鎮道路已經夠小
淡水假日已經夠塞
真的不需要好市多來湊熱鬧
我們家習慣是每1~2星期去一次家樂福
每3~4個月去一次好市多
這樣看來
新市鎮需要的是家樂福的對手大潤發而不是好市多
其實我更想要的是B&Q或Homebox這種店

freedomtin wrote:
溪福集團在淡水之前的...(恕刪)


溪福集團及新月建設的新月Plus建案,更改外觀顏色,大門變小,現在還不準有聯署的住戶去看屋,說要等全部完工才能看..剛好這幾天看到一篇文,上面好像是寫溪福集團要推出愛琴灣新建案,我猜是不是不敢再用月這字眼,不知道這次會有多少投資客跟單純的消費者買單

這次購買溪福集團及新月建設的預售屋學到的經驗就是,反正樣品屋看到的,建商之後都可以去工務局做修改,然後在跟住戶說,一切照圖施工,因為圖之後已經去做過修改了,所以當初給你的圖都不算,要依照建商之後去工務局申請修改的圖為準,而契約書裡附的的圖,之後也都跟你說是示意圖,接待中心銷售員跟你說的話,真的聽聽就好,很多住戶當初聽銷售員說,就是這個大門啊,就是這麼大這麼氣派呀,外觀就是這樣呀,唯一獨特的風格,絕對蓋好後就是這樣,等你買單後,蓋了之後,建商在給你說,外觀顏色,建商有修改權喔,契約書上都有寫,而契約書給你的範本看完之後,要在去簽約時,銷售員又會在正式的契約書上用筆寫,加註了好幾點,然後跟你說這些都要簽字,像是交屋保留款,應該是要5%,契約書上面在跟你修改成5萬元,當你簽下後,你在去問建商為何不是5%,他會跟你說,你已同意簽暑,不得反悔,打電話去這些政府機關,不是回我說,這不是他們負責的,就是叫我訴訟

所以買預售屋的消費者,其實真的不用看樣品屋,反正之後建商都有權力更改,政府機關以及消保官只能回應,你們只好去告建商了,可憐的消費者,在台灣買屋真的要自求多福,而政府能幫你什麼把關什麼,我看到契約書上的條約,對消費者一點保障都沒有,而且建商還可以加註更改,這次買預售屋的教訓告訴我,一切只能自求多福

Boni_Nina wrote:
完全同意看看內湖的例...(恕刪)


我也是期待B&Q + HOLA複合店進駐,
再多一間大潤發可以有更多選擇!
且這些大賣場都還可以再整合餐廳進駐,又方便停車!
最好是大橋蓋好後又有outlet城進駐更好

不長眼 wrote:
這個時候要以每坪不到十萬元的價格去徵收?
政府再賣給建商50W/坪?


不是這樣的

淡海新市鎮的開發是採取"區段徵收"
(若不了解區段徵收建議可先上網查一下)

基本上原地主是可以領回開發之後的土地的
只是必須負擔一些的費用來當作管線&道路施工以及公共設施等的開發經費
通常這些費用會以一定比例的土地來代替,稱之為"抵費地"
這一方面也是考量到原地主手頭上未必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

而且,新市鎮二期可接受原建物保留的標準相對較為寬鬆
像崁頂地區的一些別墅在規劃上就是採用"暨存建物"的方式保留下來
其他地方也可以提出此類原建物保留的申請

並不是10萬買50萬賣那麼簡單....
新北市103年9月份房市

另外,中和區及新店區因 9 月份有新成屋大批移轉 ,致移轉量較大

資料來源:新北市政府地政局
jimjimesmoody wrote:
溪福集團及新月建設的...(恕刪)

完全同意這位大大所說的,預售屋就是炒房的其中一個手段,講什麼買未來的潛在增值,進去代銷
每個都跟你講會漲多少,完全沒有一位代銷是認真站在一位自住客的立場著想
若真的想要自住,還是找新成屋比較保險~預售屋真的風險很大...一個過來人的心得分享
目前衛生下水道好像都已經接管完成
但是
還未實際使用???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 18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