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57651216 wrote:
只是提醒新北舊軸心要表現出五鐵共構該有的水準,不要標題僅顯露出要噴了,和內文都只在貼哪家公司又進駐了,適合人居住的環境都沒討論個字,怎麼就一整個著急和亂比起來了,人數和比例都搞不清楚了...
就說這些地方就是早上上班晚上下班離開,因為交通便利所以可以住較遠到居住環境好的地區如北市或新店,這樣才能兼顧工作與家庭
這區適合的是租店面賺午餐錢,和租住宅給單身但不在意環境老舊髒亂嘈雜的人
幾個月前,某位住在偏遠地區的說板橋是昨日黃花,今日又一位同樣是住在偏遠地區的說板橋是新北舊軸心
這些人要有一個基本認知:
1.雙北地區發展早的地方,最大型或最重大的建設,政府和私人早就投注在這些地方,例如: 中央或地方的行政中心、大眾運輸路網、精品百貨、國際五星飯店、企業總部...........
偏遠地區剩下的就是次等或相對不重要的建設:
看看機捷的班距、路線、連車種都還分直達/普通車
再看看機捷沿線放的都是次要機構
例如新莊行政院聯合辦公大樓(進駐的部會大部分是次要再次要的部會)
還有林口國家檔案館(找個便宜的偏遠地區空地,蓋一個國家高級倉儲館)
2.你所謂的舊軸心,沿線一路從南港經貿園區、信義計畫區、東區、台北車站特定區、西門町、新板特區、府中、遠東通訊園區,經過的都是雙北最精華的地段,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區,而且在地形上只有一條新店溪阻隔!
反觀機捷沿線經過的,都是發展相對落後或偏僻的地方,而且在天然地形上,不僅被淡水河和二重疏洪道雙重阻斷,在泰山到台地之間,台地到機場之間,又被一層層的大片山坡地阻隔!
結論:
任何自創、發明、想像或編織會有所謂"新軸心"概念的人,都是不切實際的妄想!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F%E5%8D%97%E7%B7%9A
板南線,路線代號為BL,路線代表色為藍色,是臺北捷運一條營運中的路線。依興建期間與階段營運所使用的路線名稱,又可分為南港線、板橋線和土城線三個路段,這三個路段是以西門站、府中站為分界,西門站以東為南港線,西門站到府中站為板橋線,府中站以南為土城線。
板南線為台北捷運路網中首條東西向路線,也是全路網運量最大的路線,連結了板橋車站、臺北車站、南港車站三座三鐵共構車站。過去台北捷運公司曾以藍線的名稱整合原本是獨立定名的南港線與板橋線,但又同時將列車實際上是直通運行的這兩條路線合稱為板南線,並在土城線通車後仍持續使用此名稱,過去也曾合稱南港-板橋-土城線。
由於台北捷運的路線系統在松山線通車後路線不再有重大變革,配合此路線的通車,台北捷運公司於2014年10月11日宣布重整營運路線的名稱與編號,回歸初期規劃時的原始設計。其中「板南線」的路線名因使用已久、廣為民眾所知悉而不進行更改,但另行增加數字編號,稱為5號線。後2016年10月,再度變更路線編號,取消數字改採用英文編碼做識別,板南線依路線顏色-藍色之英文縮寫為「B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