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蘆洲房價


wyn1 wrote:
都說是“早年二重疏洪道的拆遷戶“了,為何又說住在長安街的“當地人“少?怪怪!

而且為何“二重疏洪道的拆遷戶跟中南部北上工作的新進住民“的教育水準和收入會比較差?

我到覺得當地人的收入水準比較差!

長安街跟二重疏洪道是同樣的地方嗎?長安街區域在三十五年前是什麼景象你知道嗎?請自行去理解一下二重疏洪道的拆遷歷史背景你自然會明白我說的根據何來,憑"感覺"說話只能是嘴砲。

Cougar21 wrote:
長安街跟二重疏洪道...(恕刪)


你自己在前文說:這個地區主要都是住早年二重疏洪道的拆遷戶跟中南部北上工作的新進住民

我覺得奇怪的是:長安街算不算是蘆洲?這些人“早年“就住在長安街為何不能算是“當地人“?

還是蘆洲人還需要分個先來後到?
wyn1 wrote:
你自己在前文說:這個地區主要都是住早年二重疏洪道的拆遷戶跟中南部北上工作的新進住民

我覺得奇怪的是:長安街算不算是蘆洲?這些人“早年“就住在長安街為何不能算是“當地人“?

還是蘆洲人還需要分個先來後到?

所以說你根本不知道該區域的歷史背景

"早年二重疏洪道的拆遷戶"指的是本來就住在長安街該地點的人嗎? 二重疏洪道拆的是長安街的房子嗎?

二重疏洪道的原居民跟三十多年前聚居在台北市周遭衛星城市的中南部北上工作居民,無論在經濟條件跟平均教育水準都偏低這是客觀的事實,不是憑你"感覺"說了就算。而且本文不是在跟你爭誰是真正蘆洲人,區分居民的社群分布還有歷史環境因素才是重點,不要一直劃錯重點好嗎。


清心自在 wrote:
蘆洲可不是蛋殼區喔...(恕刪)


蘆洲算蛋白區??
清心自在 wrote:
新北第幾環完全不是...(恕刪)






Cougar21 wrote:
所以說你根本不知道...(恕刪)


"早年二重疏洪道的拆遷戶",這些人20年前就搬到長安街了!

"三十多年前聚居在台北市周遭衛星城市的中南部北上工作居民",這些人依你的意思30年前就搬來這了,

這些人還不算是蘆洲人嗎?

這些人“經濟條件跟平均教育水準都偏低“不就代表了蘆洲人的經濟條和教育水準偏低!我的意思和看法就是這樣!

還是他們不算“當地人“,所以他們不能代表蘆洲?
timeaisonai wrote:
依照你的圖來說.....(恕刪)


不知為何,三蘆這邊常常有人在畫這種圖.但一樣以近北市為主要訴求的
永和反而沒人在畫這種圖.

類似圖在土城VS蘆洲那一篇被打臉打很大.事實上三蘆進台北市也是
會先經過大同與萬華和士林三區.

真正要講地理優勢,永和是確實比三蘆好的.因為公認的北市精華區,
離三蘆是有段距離的,不若永和方便.
清心自在 wrote:
新北第幾環完全不是重點
因為蛋黃是在台北而不在新北
介紹雙北的地理位置給你認識
紅色部分就是所謂的蛋黃區
也就是台北市核心位置
至於蛋白區或蛋殼區
請自行依相對位置判斷








======================================================================

哈哈! 上面自嗨的圖就別再一直拿出來誤導別人了,最好三重就是這麼靠近蛋黃!


三重自古早以來最喜歡虧板橋過了橋是萬華,現在大家才發現原來三重過了橋也只是大同區和萬華區,甚至到蛋黃區的距離也沒比板橋近多少!



事實的真相: 下圖中,各條白線是三重和板橋分別過橋後到台北蛋黃區的距離,三重沒比板橋近多少啦!

krissijr wrote:
==========...(恕刪)


而且,那張圖的三重面積跟板橋一樣大哩。
krissijr wrote:
=========...(恕刪)

你已經讓別人的樓歪了
還要來這邊繼續放火?

示意圖只是要讓你了解蘆洲為何能夠快速進入台北市中心
至於圖的比例是否精準應該不比實際行車時間來的更有說服力

數字會說話
論捷運至台北各區的行車時間
蘆洲幾乎完勝土城
至於開車及騎車進台北市中心的時間就更不用比了
蘆洲鐵定完勝

況且該樓是拿土城與蘆洲比
而非板橋與三重比
更非板橋與蘆洲比
不知你為何老是搞錯方向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