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林口近期購屋

zwan wrote:
我想說我並沒有要吵什麼,只是發現一些有趣的統計數據讓大家參考看看,結果就出來一堆護航軍XD


小弟昨天回應若您購屋,日後戶籍是否也先登記一人而已
你並無回應,若答案是登記一人,那你所提的每戶人口數下降意義在哪?

最初你的誤將戶數成長大於人口成長數,由主觀意識定義為餘屋過多
後來了解戶數的意義,轉而討論每戶人口數,試圖解釋現象成因
係因投資客設籍,所以戶籍登記數大於人口成長數

但卻忽略整個目前台灣的家庭人口結構變化,與現時稅務的狀況
投資客應不會為節稅,將戶籍遷到政府鑑價仍低,並享新市鎮減徵的林口
實際居住的自有住宅,反而付出更多的房屋地價稅,不符合常理推論
其次若你購屋,受否也降低每戶人口數比?
所以推論你之後也是投資客?

北市與新北市不同的福利政策與學區考量,工作租屋人口等無設籍登記
許多潛在人口數難以計算,其實林口實際戶數、人口大於官方數據

數據本身的信效度已有誤差,再加上研究者主觀解讀
甚至連研究者本身的狀況都不符推論時,小弟實在不知道
這樣的數據研究還有什麼意義?不客觀的研究者成見,能得出客觀的結論嗎?

透過統計的數據去分析,但卻沒有真正理解數據的意義
以研究者的成見解讀數據,反而讓數據失去價值
另外非你族群就是護航軍,這標籤貼的很大
每天五公里啦

高速公路計程收費、施工我清楚的很

反正林口~台北怎麼算都是一半通行費
zwan wrote:
我只是藉由這些數據顯示出來的感想
1.人口成長速度開始衰退,繼續下去人口可能開始減少
2.人口戶數比降低速度過快,高出新北市整體平均非常多

又是一次錯誤解讀,人口成長曲線趨緩,不代表會逆轉為減少
已遷入定居的人,會因為人口增加變慢了,所以賣屋遷出?
另外....你到底了解每戶人口數的意義嗎?你若置產是不是也又降低每戶人口數?

zwan wrote:
我想這之中應該沒有表示任何對林口房價看空或看多的言論

老實說你開樓第一篇就是看空了,
zwan wrote:
雖然有很多利多消息,自己也還滿喜歡林口的環境,但總覺得目前林口的行情價都算是超漲了

但評估多空都是你個人的自由,當然風險自負,不是嗎?

zwan wrote:
反而是一堆護航軍覺得我在喊空林口房價,是不是間接表明你們希望林口房價繼續漲,甚至漲翻天,才可以讓你們的"財富"不至於縮水?

又是主觀意識作祟...或是該說抹黑嗎?
說到底是你個人很在意漲跌才是真實的吧

zwan wrote:
我說過 林口的好我不是不知道,我也喜歡林口不擁擠的環境,夏天天氣也涼爽,我這樣說的話,是不是就覺得我是盟軍了?
我購屋置產是要自住,我不想再當房東的屋奴,我當十幾年別人的屋奴了,我想有生活品質,想有一個安穩的居住處所。

小弟不覺得需要以敵對或盟軍來看待,都是住在林口的居民
需要這樣二分法分類?不喜歡或是不能接受價位,就再找其他適合自己的
絕大多數的人購屋都是自住需求的,小弟也當過很長時間的租屋族
但很多的事物是需要累積的,財富、經驗、能力等等都是
無需詆毀他人,就能顯得自己的高尚
zwan wrote:2011.4.6
最近開始在林口尋找兩房的房子,在仁愛路之前的

看房子也看了幾個月,在林口這區域該看的房子似乎也看得差不多,
成交價從一開始打聽幾乎都20up,到最近聽到幾個案子17萬成交的,
其實已經離我心目中林口合理價也差不多了,
只是便宜的案子幾乎都是多少有點缺點
,所以都沒跟進。所以我目前已經打算先租房子了!

zwan wrote:2012.6.1
現在是連20年的老屋都可以開到超過20萬,實際成交應該差不多17~18萬。
4-8年的中古屋20萬的幾乎也快絕跡了,不超過20萬的,幾乎都是有重大缺點的房子,我不想跟自己辛苦賺的錢過不去。


我點了一下閣下的發文2011.4.6,去年年初就開始看房,已經一年多了,
發言內容與情緒和您現在的有很大的出入,而17萬不買的決定是你自己下的.

相對於現今閣下不誠實的說法,沒有做出理想判斷,沒辦法如己所願就指責,怪天怪地怪他人,就是不怪自己?過程不當成學習,只在乎有無如己所願,
悲哀與自我的人性?這樣的個性?以上發言我負任何言論責任.

多少有點缺點的房子與有重大缺點的房子之間可是天壤之別,
沒有100分的房子不懂嗎?75分就是好住家,不懂嗎?
不選最好的,只選自己財力負擔下,最適合自己的,不懂嗎?
既然不懂,沒資格抱怨.
在我看來,真的有問題的就是你,
雖然很多購屋者(80%以上)就是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猶豫不決,很正常,
但是事後只怨天尤人,不檢討自己的卻不是人人都是.
只挑仁愛路以前?中山路也是好居所不是嗎?
在去年談到仁愛路以前17萬的一般房子,
沒有勇氣下手,問題出在你,老天有給你機會,你自己錯過了.(或許以後會有,請耐心等待,勿抱怨)


我個人最好的朋友,一直想買房,2006年底我新婚買在林口,對於沒有做功課的人來說,
那時的環境,很少人下的了手,2007-2009好朋友來我家,3年來3次都沒說什麼,
2010年過年來我家,他回去後打電話給我,請我幫他看房子,我嚇一大跳,
林口他本來是看不上眼的,2010年3-7月,居然看了半年的房子(包含台北市),猶豫不決,瞻前顧後,
那時我告訴他,林口已經起漲一段了,時間不站在他那,雖然可以慢慢挑,
但是做決策也太溫吞了,我告訴他,平心靜氣來說林口本來就該有15萬以上的能力,

2010年8月,運氣很好幸福市開賣的第2天上午,剛好我開車經過,終於看到開賣,
為了這個27年的好友(買房心態也是不好啊,一直想買全新的,唉),我每天在葡萄藤注意訊息,
開車也刻意繞過去看一下,當場我請假2小時,下去看一下格局與價格,
雖然不便宜,雖然我自己也不會買,但是1個小時的思考我判斷,全新成屋今天不買,
沒有機會了,這是這半年來的最佳全新屋機會,我打電話給我朋友,兩個人有點火氣的談了一下.

我說,真的不便宜,但是這是最後機會,如果你明天不請假來看,林口就不要買了,不買也不錯,
我的口氣真的不好(真的很煩,要不是為了20幾年的交情,何必跟你大聲),
我朋友氣歸氣,冷靜想了一下,晚上就全家去了(從木柵),結果太晚到,代銷關門了,
又打電話給我抱怨(購屋者真的很不理性,唉),隔天他請假一早就到(難得的果決),
選了4房50坪,高樓層,無限視野,16.8萬,不便宜,但是卻是2010年我評估最合理的全新屋價位了.
2010.11交屋,2011.8月入住,老婆與小孩都很適應.

回首這個決策,幫朋友比幫自己難很多,即使是27年的好朋友,也很難知道真正在想什麼,
非常多人永遠無法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我主觀認為貴不貴不重要,客觀看待在這一時間帶以及未來趨勢合不合理才重要,

就我認為,我的好友,7年後可能回台北市居住,只要7年後原價賣出,賺到生活即可.

版主要抱怨可以,請先檢討自己的決策過程,才有讓自己進步的可能.一直抱怨只是降低自己成長的空間.
zwan wrote:
我想這之中應該沒有表示任何對林口房價看空或看多的言論,反而是一堆護航軍覺得我在喊空林口房價,是不是間接表明你們希望林口房價繼續漲,甚至漲翻天,才可以讓你們的"財富"不至於縮水?


人貴自知,可惜你不懂,你的發言只因三主因所以遭到駁斥,

1.言語矛盾-明明發言看空,可是又自相矛盾,以下有發言節錄.
2.數據的解讀,邏輯錯誤,顛三倒四.
3.發言的語氣,指責抱怨,令人反感


至於看空,確實是沒問題,林口不是沒有看空的部分,要很小心,
但是閣下不停給許多人戴帽子,氣度真是不佳.

以下節錄閣下空言,再強調一次,看空是十分ok的,
但是不誠實的言論,令人厭煩,
自己沒有好的判斷才怨天怨地,也十分不智.


zwan wrote:
但總覺得目前林口的行情價都算是超漲了
感覺未來A7跟A9的便宜合宜住宅開始預售跟動工之後,林口房價應該不妙
但想到之後的七八千戶的合宜住宅蓋好之後,一坪15萬,
加上目前林口房子蓋的亂七八糟,到處都在蓋,但是空屋也已經一堆了,
以目前林口隨便都20~30萬的房子,以後到底還有誰會想買

但目前行情已經炒作的有點過頭,觀察林口最近的人口遷入數目也沒成長,甚至減少
未來若又有更大的供給量,感覺不跌也很難


看空就看空,說一堆-沒有表示任何對林口房價看空或看多的言論做什麼?
不因自己利害關係,據理力爭的看多或是看空,才是令人佩服,

最後發言請精準一些,一個高出生率,目前成長率還是居首,族群年輕的區域,因為人口成長趨緩,
會被閣下推論人口繼續下去可能開始減少,要不要檢討邏輯,
再強調一次,很多發言並不針對房價,而是針對你的思考不周密,情緒用語過多而來.

我也曾看空林口 在前年底去年初 而當時我們手上有幾間房子
關鍵不在於價格 而是在於市場秩序
記得我曾發過文 同時在01跟葡萄藤 在此不再重複

市場脫序與瘋狂是當時最大的隱憂
剛好也是在6161兄協助朋友下完決定後
所以我贊成奢侈稅 也認同這是不揠苗助長的辦法

沒有人是完美的 事物也是 自身更是
猜測樓主應該還未婚
幸福的婚姻不在於追求完美 而是相互包容與欣賞
置產亦如是 處世亦如是

我喜歡論壇 在於友直友諒友多聞
可惜裡面不少卻是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
其實就像修羅場的試煉!
我就講一句

里程收費後,林口到台北松江路的通行費從40元變16元,這是利多還是利空

原來一趟的錢,變成來回還有找

房價比台北低、通勤成本降低,建商跟仲介不會拿來做文章嗎?

還有自住的話

忠孝路買不起就買仁愛路,仁愛路買不起就買中山路,中山路買不起就買中華路、舊市區,反正騎車開車多3~8分鐘而已,難道仁愛路之後就不能住人嗎,告訴你,仁愛路~中山路之間的湖南里可是有戶籍人口13526人居住(全新北市排名第二),學區可是最紅的頭湖國小(額滿學校)

林口20萬以下的五年的中古屋一大堆,樓主自己看不上眼,又沒到那個能力,整天怨天尤人,期待房價下跌

告訴你,醒醒吧,總統大選已經選完了,公平正義到死都看不到
嘖~嘖~嘖~
里程收費後,林口到台北松江路的 當然是「利空」 工程受益費之「變形版」

使用者付費.. 其他原本不收錢的..要開始收錢了!!
難道除了上下班, 車子別處都不跑了嗎?

到處都「嗶嗶扣錢」!! 扣到哪裡? 大概自己都會搞不清楚!
到時候「天龍國高架道」付錢暢行無阻!! [平面道路]給想省錢的去塞!

趁早學會搭公車轉捷運吧! 回林口時間別太晚~ (下車牌處 很多'暗摸摸'~)

還有胖大您一直重複po文 會不會太幼稚呀?
這裡243樓!

這裡還直接開一版!

我搬回大安區時, 還請大大別太想我!!
我沒有要出來選「民代」, 不用這麼「高調」為我宣傳呵~



是,我若購買是先登記一人,但統計數據是整體的變化,去探討其中一些個案本來就沒有實質意義,重點在整體反應出來的趨勢。

人口戶數比下降速度新北市第一,而且是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如果比較整體新北市平均跟其他類似的新重劃區下降速度
淡水十年下降0.35
三峽十年下降0.55
新北市整體平均是十年下降0.33
林口十年下降0.7

我想也不多做什麼評論,讓大家參考這個數據就好了,
底下是新北市各區域人口戶數比的變化趨勢



至於人口成長速度衰減這是確定的事實,沒什麼好懷疑的,甚至未來人口可能開始減少,但我從沒說過人口如果減少的話,林口房價會跌這結論。
底下是林口人口淨成長數 (遷入+出生)-(遷出+死亡)


數據我只是讓它歸於數據,對於房價看空看多,每個人可以自行評論。
但我一開始對林口房價看空的理由不是基於這些數據,而是我覺得大量合宜住宅對林口房價的影響。

之前某樓也有提到林口合理價就是4~8年房子約16~20萬,這也是我覺得合理的價位,但目前林口房價大多位於不合理價位,也是讓我遲遲不敢下手的原因,我看房子看一年多,去年差點買成,但我從沒後悔過,買房子不是買什麼消費性商品,我是要自住非投資,會猶豫不決就是覺得有點小瑕疵,以後自己住也不開心,每個人理想的房子跟可接受房屋的缺點不同,也不用硬叫我要去住中山路或中華路....

對於居住正義這件事,尤其當這陣子在找房子這段時間,更讓我覺得這國家的不正常,也頗感慨。常常在外面餐廳吃飯時,就聽到鄰近桌的人在討論房地產,更覺得大家好像都抱著掏金夢一樣來林口買房子一樣,房子是用來住的,是公共財產,抱著多買幾戶來賺錢這種心態真是要不得。反正政府繼續放任下去也好,房地產也才可以早一點泡沫。其實每次我經過林口那棟歪歪奇怪的房子都很覺得很納悶,怎麼那麼好的警惕在那邊,大家好像都沒在怕的一樣XD


zwan wrote:
是,我若購買是先登記...(恕刪)


這篇發言的口氣與敘述有非常大的不同,與之前的發言方式相比,算是十分理性的溝通.

林口看空的最大關鍵於,他的房價是周邊新市鎮最高的區域,其他的數據僅供參考.

至於人口淨移入,我反而認為非常重要,要是人口移入減少,代表吸引力不在,從房價的角度,危險.
不過5月還有299人,還算可以.

最後關於合宜住宅,這種全國申購,10年閉鎖的狀況,吸取許多原本不在此區的需求者,
不見得在籌碼上有很大的影響,林口的籌碼從來沒有少過.

何況多數林口人不反選手村建設,反的是選在運動公園及周邊,又沒有善盡規劃與溝通的責任,

如果有非常好的規劃與溝通,對於地方建設以及人口移入也有不小的幫助.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