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新板特區的生活機能

昨天去了新板特區辦事情,

經過了最近才通的神隱地下道後到了大遠百,

發現幾個一些地方可以改善:

公共標示系統混亂,由於三鐵共構,有台鐵、捷運、高鐵、在板橋站內有的是單獨寫捷運、高鐵,有的是單獨用英文MRT,THR,HSR,TRA等等這些英文簡稱我想很多老外是看不懂的,或是要強迫這些老外玩拼字遊戲。最好同時是中、英與CIS一起標示,另外有的是用CIS的車體外型符號或者捷運的CIS,說實在真是難理解一樣的東西竟有如此多種標示,當然,這也不是只有板橋車站獨有的現象,台灣的公共空間標示實在還有進步的空間。還有部分燈箱標示功能已經改變了的部份也不重做,用一塊台鐵藍色的貼布貼起來,看來頗突兀,標示燈箱上方立面處布滿塵土,搭電扶梯時看得一清二楚,也顯得對於清潔的細節並不注意,或者是燈箱內的燈管不亮,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維修。標示系統也讓外國人覺得莫衷一是,縱然硬體已經漸進完成,但是這些做得不好仍難稱完善。

環境維護只要是環球、大遠百、高鐵、捷運維護區域的品質與清潔都做得還不錯,與台鐵的就是不同,台鐵的區域陰暗、陳舊、斑駁缺維修,磁磚與地板鋪面多處破損以及白華等,接縫五金生鏽處處與電扶梯溝槽以為是浸過舊機油後拿出來的,黑色的陳年汙澤令人看了難受,不禁令人懷疑真的是一個只是用不到10年的現代化站體??難道因為不同單位的管理後,真的是一個區域、兩個世界??

站體內走廊仍多處漏水,以及多處梁柱等其他許多位置如天花,灰塵已經厚到不行了,有些地方積塵厚道我懷疑或許自板橋站驗收使用以來,那個地方從來沒有派人去整理或打掃過。也不見外國現代化公共設施無時不刻見到清潔人員打掃清潔與用心擦拭。如果連整潔這個都做不到,看來還需要給新板一些時間。

另外一點,這麼大的站體與複雜的動線,或可設計讓出來乍到的旅客可以有邏輯找到的"集合點",畢竟,在地下站體內,難理解車站周遭的幾條馬路名稱。什麼"東一門","西二門"什麼的真的是給熟人看的,生人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可能"青龍門","白虎門"可能還直觀些,至少之道哪裡是左哪裡是右。不然就"板橋東口"西口,南口,北口的像是日本車站可能也不錯。

當然新板整體的規劃得相當不錯,瑕不掩瑜,要改善這些也不需要高科技,只是要管理層有sense 外加用心而已。我們也很希望這些屬於我們有機會使用的公共設施空間能夠更為完善。終究,桃園機場足以引以為鑑。
lpviva wrote:
什麼"東一門","西二門"什麼的真的是給熟人看的,生人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可能"青龍門","白虎門"可能還直觀些,至少之道哪裡是左哪裡是右。不然就"板橋東口"西口,南口,北口的像是日本車站可能也不錯。



小弟我資質愚鈍,實在不解,東一(二、三、...)門、東口這樣的標識有何差異? 不是都指東邊的出入口嗎? 為何 東口就可以清楚,東(一)門就會不清楚。

東西南北不就是最直接的嗎

另外,左青龍右白虎,搞不好知道的人更少。而且左右要以何為基準? 以面北、面南、面西、面南來定左右 ? 這應該更不清楚吧。
只要活著 就一直做模型與拍照
青龍門,白虎門只是小弟的反諷板橋車站的門口標示而已,沒別的意思,不好意思造成你的誤解。只是常去廟裡走動的朋友,就自然明白這兩個門的位置了。
台鐵板橋站感覺不出一流都市車站的樣貌
HI,BABY

pds1 wrote:
台鐵板橋站感覺不出一流都市車站的樣貌


不知台灣哪個車站符合您一流都市車站樣貌的標準?

rienhard_yeh wrote:
另外一點,這麼大的站體與複雜的動線,或可設計讓出來乍到的旅客可以有邏輯找到的"集合點",畢竟,在地下站體內,難理解車站周遭的幾條馬路名稱。什麼"東一門","西二門"什麼的真的是給熟人看的,生人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可能"青龍門","白虎門"可能還直觀些,至少之道哪裡是左哪裡是右。不然就"板橋東口"西口,南口,北口的像是日本車站可能也不錯。


與台北車站相同,板橋站每個方向也都不只一個出口,所以不用類似東1門或東2門之類的命名,說真的也
沒有什麼好方法,左青龍右白虎,但左邊三隻青龍,右邊三隻白虎,你要怎麼跟一個跟這三隻神獸完全不熟
的人稱呼左邊第一隻青龍?沒錯..就是"左邊第一隻青龍"(西一門),而非青龍的名字或其它代號.

其實板橋站已經滿單純的了,地下就一個大十字路口,公車站和客運站在整個最長直線的兩端,地下道也是,
捷運站和台高鐵分別在較短直線的兩端.

台北車站才叫複雜,,每次要橫越它的地下空間就一整個痛苦.

xieb wrote:
與台北車站相同,板橋...(恕刪)


板橋車站是仿台北車站的啦

以前常約人都約 台北車站 "南三門"

祝福人壽比南山之意

但是台鐵真的要加加油了

今早在趕火車就在刷卡入口處跌一個四腳朝天

火車跑了,身上見紅,屁股又痛

摸了地板原來剛剛有人用濕拖把拖過

唉~~一大早就沒好罩頭

xieb wrote:
與台北車站相同,板橋...(恕刪)



目前捷運板南線上的台北車站(BL7)的轉乘的確比較複雜而跟板橋站(BL2)比起來並不會比較好....

不過它從中山北地下街連通道到台北車站的規劃和商場做得比較完整,但也有點像迷宮!


至於一流都市車站的樣貌,在國門雙子星大樓共構的台北車站(A1)完成之後會有新的局面,

台北機場捷運將可以辦登機及行李託運,成為繼吉隆坡、香港及曼谷,亞洲第四個提供這項服務的捷運系統。

startup wrote:
目前捷運板南線上的台...(恕刪)


小弟並不覺得可以辦登機及行李託運 是所謂一流都市車站的樣貌的必要條件.
而是像外觀/整潔/交通工具的便利/良好動線規劃/多語文導覽服務等等的落實,才
是個一流都市車站的必要條件.以這種標準來看,這種車站目前不存在於台灣,也不
會因為一個還在打地基的大樓與又延後通車的機場捷運好了之後就有所改變.


外觀/整潔/交通工具的便利/良好動線規劃/多語文導覽服務, 這樣似乎還不夠吧?

今年二月底到三月為期一個月的 機捷公共藝術展就在新板特區的板橋車站B1有先呈現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3-tHi9ntWs&feature=related


話說機場線明年早日完工當然對板橋站也有加分的作用,

但前提是環狀線共構別因為不專業的環評而延宕~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