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lightenc wrote:
既然是自己住為什麼要在奢侈稅前咬牙買下?
你是想賣嗎??
有句話說,現實是理想的唯一基石
做任何考慮都應該有個基本的B-Plan,再定期檢視環境與本身的變化做決定
不會一成不變
自住的意思,除了自己住之外,還包括自己家人住
買雍河院是長輩帶去看,看喜歡就跟著買,當時哪知道後來有奢侈稅這玩意?
後來幾位仲介找上門,中途下車不符合我的長期投資價值,完全沒興趣
但也不表示永遠不會賣,你如果現在一坪出75我就賣
2010年底買雍河院的想法是:
貨幣供給居高不下,利率長期低檔盤旋
手上現金越來越不值錢,拿來買預售屋剛好,兩年(代銷原來說三年才蓋好)繳七百多萬
產品有長輩加持,交屋時若漲一成就賺三百萬,以本金算接近40%
扣利息、仲介等等費用賺30幾趴也不錯
如今交屋時上漲已經超過一成
看房子蓋得不錯,遇見幾位鄰居也相當投緣,覺得後勢看好,找設計師提案裝潢
這邏輯有什麼難懂?
T大,跟建商買也有可能買貴,奢侈稅剛出來時也有人賤價賣
奢侈稅是打帽客與仲介,當時等於限制了供給,如今房子不是更貴了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