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aflyer wrote:
國父思想裡面有有所謂"漲價歸公、照價收買"的制度
有個疑問,
如果要按"漲價歸公"的遊戲規則, 那土地跌價, 政府要不要拿錢來補?!
tnaflyer wrote:
不過我們原來"中華民國政府"就有這種制度。
如果以前有照這種精神玩, 就不會有"公告現值, 公告地價"這兩種東西.
按照孫逸仙的說法, 只要一個地價就好了
為何被老蔣小蔣一搞, 變成兩種價格, 然後政府照自己有利的方式使用這兩種價格?
(課稅用公告地價, 徵收用公告現值)
tnaflyer wrote:
現在就算國民黨一天到晚把國父搬出來,國歌唱很大聲,在乎的不過是能不能繼續執政,創黨理想、立國精神早就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這你就錯了.........
老蔣在大陸為何不實施土地改革? 為何跑到台灣就可以成功實施地改?
知道真正的原因後, 對照一下就知道為何小馬上台想推也推不了.
或許應該說, 無論藍或綠上台都無法有效壓制房價(地價)
除非......外來政權.
wh22tw wrote:
最好的做法是學德國,...(恕刪)
現在財產交易所得是合併在綜合所得稅課徵
課稅級距最高最高,也不過 40%
避稅的方法也很多
另外
如果是用預售屋換約這個方法賺到的差價在課稅技術上是無法課徵到的
台灣的稅制還太粗糙了...
◎加強房貸徵信地區:
˙台北市 台北縣10個縣轄市(板橋市、三重市、中和市、永和市、新莊市、新店市、土城市、蘆洲市、樹林市及汐止市)
為何不見三峽、林口、淡水三個目前造鎮建案一大堆的地區,央行還是怕得罪建商。所以先從炒超高的地區先管制。
◎買第二戶房貸限制:
˙最高貸款成數不得超過該房屋擔保品鑑價7成
˙不可以有寬限期
以上在一個多月前就開始實行了,大多數銀行都被管的乖乖的˙
對同一擔保品,不得另以修繕、周轉金或其他貸款名目,額外增加貸款金額
因為銀行想盡辦法不得最好客戶,只好想辦法七成加一成信貸或是直接全部改成理財型額度貸款
◎生效日期:6月25日
即日起實施害死了一堆已經答應顧客貸款八成的業務,也害死了一堆銀行被客人申訴
◎適用金融機構:銀行、信合社、農漁會信用部、壽險公司、郵局、農業金庫
為什麼這樣管制?因為大多數銀行在一個多月前就遵守規定,但是少數超大銀行不甩央行,還有後面的一堆非銀行體系沒管制到,所以大家一體適用
以上大家瞭解了吧
好處?政府有在做事,十大民怨之首房價,壓低了?
大家提到的投資客 最近都沒辦法下手 因為不好貸款? 非也...人頭大家聽過了沒?找一個乾淨的人頭,沒有貸款有收入短短貸他八成半年賣掉還是賺一手 再說 有實力的投資客 其實不一定需要貸款 或是貸少一點也OK的 所以管制管到的就如同前幾樓大大說的 管到沒錢的投資客
對一般大眾沒影響嗎? 錯....管制房貸 銀行擔心房市崩盤 所以先將整個貸款成數調降為七成 問題來了 大家都一樣只是有寬限期 但是自備款要提高對吧 三成自備款 舉例:800萬房子 在永和大概只有不到30坪 原本只要準備160萬 兩夫妻工作六七年有機會存到(有點難) 現在要準備240萬 怎麼辦 借信貸? 於是一般首購族 要準備更多自備款 要繳更多利息 還要背更重的房貸加短中期信貸 壓力絕對更重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