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成交價不能單單以價格來看
例如
林口住一容積120每坪土地成交單價15-16
住二容積150每坪土地成交單價28-32
住五容積300每坪土地成交單價40-70
商業區容積500每坪土地成交單價60以上
大家可以參考明年1月7日國有財產局開標公告第13項林口住二土地標售的價格來預估一下房價
高雄市的平均土地價格是否比林口高可能大家要查一下個人的了解好像機會不大
(開發係數不一樣會影響到價格)
土地價格會因為自由經濟市場的競爭而波動
如果大家只算到建築成本不算土地成本的話這樣會失真
房地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不可取代性就是地段
大家想去的地方房價就自然會高
這些都是自由市場的導向
要不然所有房子都是國家蓋土地都是國家出那就是計劃經濟連阿共也不敢這樣做
ANTARCTICA wrote:
我請教nsbbe一個問題就好.
你口口聲聲說不可能, 請問中南部新大樓一坪10萬~12萬成交價的比比皆是, 且建設公司都是喊得出名號的. (有些還是上市櫃建商)
而且很多建案還在捷運站旁邊(高雄市), 且品質也不錯, 建商照樣賺飽飽的, 那人家是怎麼做到的?
我不知道這算是選擇性失明還是轉移話題,這我就真的不懂了
hjm5830 wrote:
抱歉喔~
我不是來討戰的
我是高雄在地人
只是想更正一下
高雄10~12萬/坪的建案是建商早上好幾年前取得的低成本土地
現在您說的土地行情有的真的已經飆得如你所說的高了
但據我了解...土地取得成本如此高地狀況之下..建商方面已經有聽到推案單價要往上拉高到25~40萬/坪
請參考
A大您所謂的中南部新大樓.....在捷運站旁嗎?
中南部泛指的區域太大了,不過有捷運已通車的是高雄,未來通車的是台中
小弟朋友恰巧在這附近都有人買房,去年的成交行情是14萬
您所指的中南部10~12萬,到底是哪?
若是在捷運站旁,在請問是目前的成交價嗎?
小虎先生 wrote:
十萬元國宅絕對可能!
所以,林口這些建商,賣到十四五萬以上的,賺翻了!
您在自己的發言中,都有點出國宅與一般建商公司售的房子有差異
公設多灌水,與建材等級不同,這您都同意,又怎會如此類比?
另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
政府目前打算徵收的地段是荒蕪一片,預計10萬/坪收購(成敗與否未知)
建商買地蓋屋的卻是另一塊區域,已知的成交是65萬/坪(一段時間以前的新聞)
目前也有人說最近已搶到90幾萬/坪
以大樓土地持份12~15%來算吧!65萬X0.12=7.8萬,若是15%則為9.75萬
就算以一坪6萬建坪的費用來算,7.8+6=13.8(萬)或是15.75(萬),這樣叫做賺翻?
更不要說若真有成交90幾萬的地價了..........
像之前的2000億低率房貸補助,表面上是幫助了買不起房的人,實質上卻讓房市起死回升
且已有房的多數人,很多也不希望自己家的房價下跌,也就不會去支持抑制房價的政策,反而會去支持讓房價上漲的利多政策!
在都會區要房價庶民化,看來似乎是不可能!
除非政府抽高價的空屋稅、豪宅高稅率,好讓炒樓的空屋釋出及抑制帶頭漲的超高房價
不過要如何讓已有房的多數人「不要去期待房價上漲,轉而支持房價庶民化」,這個反而更困難
要是無法讓已有房的多數人「不要去期待房價上漲,轉而支持房價庶民化」,就無法讓一些靠選票的政治人物去反對房價上漲、支持房價庶民化!
有時候在想
其實房價的高低
是已有房的人要房價漲,和要買房的人要房價低的拔河賽
以過去和現在而言,已有房的人選票一直大過於要買房的人選票,所以目前經濟回穩下要房價跌似乎不成氣候
也就是如此,讓炒作房價的人和財團有機可賺,加速房價大漲!
個人覺得
要都會區房價庶民化的重點,不在政府、財團、政治人物
而是在於如何說服已有房的多數選民「不要去期待房價上漲,轉而支持房價庶民化」才是重點
或許是有建設公司得罪到他,或是看不順眼都OK
但是總不要選擇性的去看自己想看的消息
林口目前A8/A9附近真的沒有10萬出頭的新建案
不過一坪12萬的房子目前林口也還能找到
只是不在捷運站旁,是約3KM外的距離
當然未來也是可以用公車接駁轉乘捷運
差異就在於方便性問題與目前生活機能的問題
政府打算興建的是A7週遭
目前A7附近算是荒蕪一片,無生活機能可言
再者....最後的建案完成地會是走路就能到A7站嗎?也還無從得知
林口台地上的A7/A8/A9三個站
A7是最靠近工業區,與坡地邊緣的區塊
生活品質以目前來看應該很難與A8/A9相比
許多人說的對,不應該在還有10萬出頭的北縣部份區域去做10萬國宅
因為並無打壓北市房價的效用,感覺上只是做做樣子或另有所圖
今天若是做在更高價的區塊,那才是真正打壓到房價
為人民對抗高房價初一點點力量
不喜歡林口,那就別來林口看屋買屋,這是個人選擇
想批評也是很正常的,有言論自由與主張自我意見的權利
只是有時避重就輕,實在還蠻難看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