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那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買的
買國宅有一些資格限定
假如有50戶國宅出售的話
可能有20戶(舉個大概)給特定身分者承購(例如低收入戶等)
另外30戶才開放給有條件限制的一般民眾承購
而那30戶還不是通過資格申請、有錢就買得到,最後還要經過公開的電腦抽籤
有抽到才能買
另外還有一個我一直不清楚的地方
那就是給低收入戶保障戶數的德政...不懂...
以現在嚴格審核低收資格的政策下
低收者已經苦於奔波於平常生活基本開銷了
哪來的餘錢再來想到買房子??
當然拉
有聽說有本事的人可能在抽中國宅後
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再轉賣出去賺差價
所以我認為
即使便宜的國宅
不是人人可買人人都買得到
即使便宜的國宅
不是人人想買人人都覺得讚
即使再怎麼便宜的國宅
它還是會因為有心者的因素而變得不便宜
所以結論是---有沒有平價住宅,對一般住宅波及不大,對投資客來說才有差(可能又是個賺錢的機會)
另外
最近因為朋友的關係也在看北大的房子
代銷、房仲、法拍都有看
有個心得是
同樣是北大特區,挑房子地點也很重要
同樣是法拍,佳園路跟學勤路的拍價就有差
當然拉
買房子有時候就是個自己跟房子的緣分
有時候再貴的房子
你看不順眼就是看不順眼
言重了一點
其實北大不是沒有缺點,而且是缺點很多
但是其他地方的社區建案都完美嗎
不見得吧
如同自己生的小孩,在父母眼中都是可愛的
每個人會買在這裡當然都會把優缺點拿來評比
當優點大於缺點時才會買
只有豬頭才會反向購買吧
所以我們會著重優點也是常理
北大的缺點,多著呢,只是不是每個人都看重
北大的缺點1~~~交通不用講,北大的死穴
我以前在板橋大馬路旁的新建社區,開價46萬,成交37萬
那裏有啥優點,不就是生活機能佳,學區近,交通方便(離捷運站200公尺)
但是看到37萬~~~~~~這不就是缺點,太貴啦!受薪族誰買得起!?
這不算缺點嗎??或許你姓陳,老爸當做總統,或是樂透中頭獎,或是家財萬貫,放火燒都燒不完
對於我們這種一個月只有數萬收入的老百姓,只能當夢想吧
不過除了價格,那個地段有啥缺點?住久了你就知道~~~~吵死啦!
如果窗戶隔音沒弄好,你會半夜想拿石頭砸那些X蛋飆車族!
北大交通問題很糟糕,但是晚上保證安靜一夜到天亮!缺點嗎?見仁見智吧
北大的缺點2~~~商店少
如同剛剛說的板橋大馬路旁,商業發達阿,很好阿,
但是三不五時就有新開幕或是折扣廣告,然後天天廣告發財車停在門口用大喇巴播放,
而且都是晚上環保局督察人員下班後才做,知道沒人處理!
一樣的問題造成汽機車亂停,人行道上騎機車還給你按喇叭叫你閃順便給白眼
北大缺點3~~~餐廳少,外食不易
但是當你家裡樓下開餐廳,而且是很髒亂的餐廳,每天油煙往你家裡排,垃圾亂放老鼠一堆
你會很想放把火燒了它,但是~~~你可能只會做一件事,悶不吭聲或是搬走,像我從板橋逃到這裡
北大不是沒這種事,大義路上兩家知名餐廳和飯館,油煙問題就造成他們社區大反彈和抵制
北大還有啥缺點,大家努力想吧,愛睏,來去睡!
鐵雄說此區要進駐7萬人口 . 不過建商的說法還是打個折吧 , 只要有5萬人口入住 , 那北大特區就已經贏了幾個鄉鎮的人口了 .
目前北大特區人口12月份的還未出爐 . 不過按本月三峽和樹林合計共增加488人來看 , 人口數應在21000人上下 .
以5萬人口為目標 , 現在已經超過40%入住人口 , 今年要超過50%的話 , 還得再增加4000人左右 . 以4000/12 = 333人 , 也就是北大特區每個月平均需要增加333人 , 到年底北大特區人口就能達到25000人 , 目標值5萬人口的一半 .
北大特區近3年人口變化
96年增加5177人
97年增加5475人
98年增加5628人 (還有12月增加人口未計算 , 加進來可能超過6000人)
99年增加????人
從北大特區這三年人口變化來看 , 要增加4000人在一年不是什麼難事 , 可能七八月就能達到了 .
以一年增加5000人略估 , 今年底人口數為26000人 , 明年底人口數為31000人 , 後年底人口數為36000人 .
實際上這三年人口成長數都高於5000人 , 而且呈現上揚趨勢 . 後年底人口數要再比36000人多4000人也未必不可能 . 3年後人口達到36000人算正常 , 40000人口也不意外 . 有賴新建案的加持 , 讓北大特區人口成長動能持續 . 當然生活機能和交通建設的越來越完善 , 也能吸引更多猶豫中的人 , 移民到這來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