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4

今天去副都心跟頭前看屋心得

Taosl 大,你用的紐約高架的參考圖確實是High Line, 是用1847年建造的鐵道改建的,用意並非是行人穿越路橋,而是爲了保留有歷史意義的舊鐵道,發想將它改成空中花園
1999年開始計畫,完工啟用是2009年,這樣的年資算不算新設計我也不確定

我去年從紐約回來前,還沒聽說過紐約有其他類似的新設計....

Wikipedia 或Google 都可以找到關於high line 的資料和照片
補充:我上一篇回覆high line 的設計,用意不是要繼續在這邊爭論九曲橋好不好

單純提供我所知道的訊息
身為頭前段住民,天橋去新北站是一定要有的,只是要是由頭前無法過去,那就希望可以有頭前地下道去副都心段再跨天橋(或者這區段採用地下手扶梯直達)過去新北站.

由頭前地下段穿越思源路到副都心,工程好做也無徵收用地和寬度不足問題吧?
地下道我在香港九龍城看過通往舊機場的地下道,為了讓行人 旅客及住民可以往來大馬路,那個地下道也是採用 二側樓梯+中間斜坡設計.

為何一定要天橋? 是怕淹水嗎? 那擋水設計應該就可以搞定吧,捷運地下化進出口不也是這樣.
jack1970 wrote:
身為頭前段住民,天橋...(恕刪)


做地下道
我們早就建議過
被工務局否決了
理由是地下管線太多

而且這個路口是個大淹水區
以前一下雨就淹水
可以淹半個車輪高
雖然目前附近做了抽水站
最近啟用了
可是不是貼著這個路口設抽水站
官員是不是也怕這一點
不得而知

總之
被否決了

但是從福德二街或福德三街或福德一街做個地下道穿過思源路再連結上天橋
天橋設在思源路西側連結國際創新園區
這個大家綜合起來的想法
感覺也不錯
但是要考慮到地下道要避開捷運墩柱

所以嘛
我要大家集思廣益
就慢慢可以摸索出來一條路

各位是人才
促進會需要各位加入
集體創意

carriewutw wrote:
補充:我上一篇回覆h...(恕刪)


請多多提供意見
促進會就需要這樣的人才
謝謝喔

taosl wrote:
做地下道我們早就建議...(恕刪)

地下管線太多....雖然我不是專業,但是至少知道除非特殊管線,否則一般管線深度並不會高於怪手挖角的最大深度.
做地下通道成本是高於天橋沒錯,但是如果跟綿延數公里的空中走道比起來,建造費用,日後維修費用,夜間照明費用加總氣來,很難說服空中廊道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Mr.Steve wrote:
也相信我們的環境會愈來愈好,我相信促進會並非獨裁,凡事一定有討論的空間
並不會如您所說的手法粗暴、早有定見!
...(恕刪)

Steave大,多謝解說.當初的確是心裡有些不快.覺得怎麼好像是一副已經要打鴨子上架
的樣子,但加入促進會後,跟陶理事長交換幾次意見,感覺上理事長在此議題上也是很有彈性
可能是網路上的文字上容易產生誤解吧!我也不好意思.也很高興大家能在這些議題上逐漸
達成共識.既要達到過馬路的目標,也能維持重劃區開闊的視野.

大馬路上原本就有各種交通建設,加個天橋也是合情合理,相信阻力也會降到最低

另外我有一個另類的想法.
不知是否有機會將上頭前那塊角地變更成商業用地.
商家是追逐利益的,也比較能接受利益交換, 有個天橋在那哩,就是人潮的保證,
比如說,如果是蓋個速食店,結合天橋出入口, 讓大家都解套
小建議~

其實福德三街和中央路通了,有紅路燈可走的話可從產業園區那有天橋到新北站也很方便的.

也不一定要用天橋或地下道來跨過思源路,必竟鼎峰前就有天橋了.

不用攪那麼多天橋,也可省下很多經費.

那邊有一個紅綠燈真的會對思源路的車流有那麼大的影響嗎?



canon0502 wrote:
Steave大,多謝...(恕刪)


頭前端那塊角地
我們也找陳明義議員去想辦法是否可以變更容積率
給地主多一點容積率
但是要他讓醫點土地出來做天橋墩柱

都已經再努力了

Otago wrote:
我是副都心的住戶,希...(恕刪)


這群公家機關公務人員真的很官僚,上次為了某個問題打電話去檢舉
對方竟然回應頭前重劃區不是沒住什麼人嗎?
聽了整個火氣上升欲往上舉報,對方才肯派人處理

公務人員一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種心態真的要不得!
也辛苦促進會的人長期要跟對方磨來磨去,辛苦了!
  • 10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