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6

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平價宅當道,地政局今公布8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

新北市仍由淡水區守住寶座


北市由文山區以376棟奪下寶座,中山區以292棟退居第2,第3名則是內湖區278棟。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統計,

北市8月交易量較7月微增3%,

新北市衰退11%,

台中量微增4%,

高雄則受到氣爆受災影響,交易量大減15%。





10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odko wrote:
你可能要思考一下,台...(恕刪)


高捷與北捷都是第三軌供電,你確定能用在輕軌!!!
我認為不必執著於架空線,架空線的優點也不少,
高雄軌輕的土建工程相對容易,也較少徵收問題,
但其西門子系統應該會比架空線系統貴,而可靠度尚待驗證,
更別論應用在淡水長站距有徒坡的環境

另一個重點是,架空線和大電容供電都是供電系統,和行控無關,
未來如果電池科技進步,使車廂能依賴電池供電就能行駛,
買新的車廂就能使用了,也不會造成太大額外的工程經費,
畢竟軌道規格、付費系統、行控程式都和供電方式無關....
屆時如果新車試車OK,架空線拆掉也是很容易的

pendesmix wrote:
高捷與北捷都是第三軌供電,你確定能用在輕軌!!!
我認為不必執著於架空線,架空線的優點也不少,
高雄軌輕的土建工程相對容易,也較少徵收問題,
但其西門子系統應該會比架空線系統貴,而可靠度尚待驗證,
更別論應用在淡水長站距有徒坡的環境

另一個重點是,架空線和大電容供電都是供電系統,和行控無關,
未來如果電池科技進步,使車廂能依賴電池供電就能行駛,
買新的車廂就能使用了,也不會造成太大額外的工程經費,
畢竟軌道規格、付費系統、行控程式都和供電方式無關....
屆時如果新車試車OK,架空線拆掉也是很容易的
.(恕刪)


當你要推翻別人論點,要先看清楚別人提供的資料與文字,上面提的都是高雄輕軌不是高捷北捷重軌,圖片連結都提供了,也不需要提付費系統、行控程式......等塞了一堆與供電技術無關的東西,拿這些術語充場面,會讓你對於論述其供電系統與你所質疑的陡坡論點薄弱,但以高架橋支柱為依地形架設高低不同的支柱,畢竟輕軌不是雲霄飛車不會玩傾斜度過高的行駛路線.


高雄輕軌都已運抵等試車就能知道他的性能,高雄政府官員也調侃為了不破壞美觀,高雄都不使用高空電纜,北部輕軌還在搞落後的電纜,架了一堆電線桿醜得要命.

odko wrote:
當你要推翻別人論點,要先看清楚別人提供的資料與文字,上面提的都是高雄輕軌不是高捷北捷重軌


高雄輕軌位處平面,沒有陡坡。
事實上高雄輕軌也不是全部都是無架空線,
機廠裏面應該就是架空線系統。
在仁愛橋上,可能也會設架空線,是安全的問題。

淡海輕軌綠山線有6%的陡坡,長達500公尺(初估)。
義山路路口也差不多有5%。
不敢說現在的無架空線技術技術一定爬不上去,
至少現有營運中的無架空線系統,沒有一個系統是這樣的環境條件。


odko wrote:
當你要推翻別人論點,...(恕刪)



你原文"你可能要思考一下,台灣現有的捷運那裡有架空電纜的捷運?"
要說我看錯,你也挺硬凹..
如果你單指輕軌,那台灣沒半條開始營運,何來有你說的"捷運"?
有營運的捷運只有北捷跟高捷

沒有人提雲霄飛車,別學媒體去誇張別人的意思來斷章取義,
只要正常爬坡就遠比平路耗功,質量愈大功耗提升愈多,
更別提坪頂路到鄧公路長達1KM的站距。
你愛支持高雄輕軌就去支持,沒必要也來批評淡水輕軌,
我也沒否定高雄輕軌的做法,只是你一開始認為架空線醜以外的缺點不合理,
你要執著於架空線醜我也沒否定你,只是指出架空線也是有優點的不行?
何必為了你愛的高雄輕軌而來否定淡水輕軌,
"高雄政府官員也調侃為了不破壞美觀,高雄都不使用高空電纜,北部輕軌還在搞落後的電纜,架了一堆電線桿醜得要命"
就像你的連結新聞標題一樣無言,高雄輕軌列車進港值得高興,但何必去批評台中BRT?
一樣何必來批評淡水輕軌?
個人是對各地的大眾運輸系統發展支持的,也樂見各地的系統成功並有效解決交通問題,
輕軌至今對台灣都是陌生的,發展各種系統是好的,不必集中於單一技術。


有人知道人文中九這塊地,這兩天為什麼有怪手在整地嗎?
中九是在那兒?
有什麼消息嗎
masella wrote:
有人知道人中九這塊地...(恕刪)

就是G5站旁邊那塊

微笑的喵 wrote:
中九是在那兒?有什麼...(恕刪)

masella wrote:
有人知道人中九這塊地...(恕刪)


淡大附中?


masella wrote:
有人知道人中九這塊地...(恕刪)
  • 18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